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谁写

张继《枫桥夜泊》家喻户晓,今通行本皆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及普及读物中,皆与此同。虽读者对此诗交口称好,然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却鲜有人

张继《枫桥夜泊》家喻户晓,今通行本皆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及普及读物中,皆与此同。虽读者对此诗交口称好,然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却鲜有人作深入思考。如:一、“月落”无定时,如何利用周围的物色给它以准确的时间定位?二、苏州河畔本无枫树,诗人何来“江枫”之吟?三、既然是“月落”之夜,何能辨识江边的树种?四、“愁”在何处?诗人何得对“愁”而眠?这诸多问题,皆直接影响着对诗意的正确理解。特别是“月落乌啼”,姑苏城外寒山寺是谁写,若不能准确定位,便会导致整首诗叙事逻辑上的混乱和事物之间的矛盾。

关于“月落乌啼”的时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夜半”时分,与最后一句“夜半钟声”相呼应,如施蛰存云:“因为严寒,乌鸦都无法睡眠,所以还在啼唤。半夜里已经月落,想必总在深秋或初冬的上弦。”(《唐诗百话》)刘学锴云:“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色和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有密切关联的三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唐诗选注评鉴》)另一种认为应指天将曙时,如元杨士弘《唐音》十四卷云:“说者不解诗人之活语,乃以为实半夜,故多曲说。殊不知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乃欲曙之后矣,岂真半夜乎?”清代黄生也称:“从夜半无眠至晓,故曰钟声太早,搅人魂梦耳。”但诗首言将晓,末写夜半,非常理之叙事,故黄生又认为此乃“章法之倒叙”,“此已晓追写昨夜之况也”(《唐诗评三种》)。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

笔者认为,“月落乌啼”最合理的时间定位应该是黄昏。这不仅由“林空噪暮鸦”的自然现象可以证明,而且从第二句中也可以获得印证。今本第二句作“江枫渔火”,如果对事物作情景还原,便会发现其问题所在。因苏州城外的江边,根本就没有枫树!尽管今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版本,包括唐人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皆作“江枫渔火”,但毕竟与事物本身相违。幸好宋人旧籍中发现了另一种版本。南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吴曾《能改斋漫录》、胡仔《渔隐丛话》等,录此诗“江枫”皆作“江村”。在寒山寺俞樾所写刻的诗碑碑阴,有附记八行,其云:“唐张继《枫桥夜泊》诗脍炙人口,惟次句‘江枫渔火’四字,颇有可疑。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可宝也。”又附有七绝云:“幸有《中吴纪闻》在,千金一字是‘江村’。”碑侧有江苏巡抚陈夔龙题记,肯定俞樾之说云:“《中吴纪闻》载此诗作‘江村渔火’,宋人旧籍,足以依据。曲园太史作诗证明之,今而后此诗定矣。”但俞樾为何说“‘江枫渔火’四字颇有可疑”,而“村”字是“千金一字”呢?因碑阴字数有限,俞氏不能展开说明。详加思考便会发现,“村”之一字,不但可以拨开本文开首的重重疑惑,也打通了整首诗的逻辑障碍。“江村”即江边的村落,“渔火”是渔船上的灯火。苍山日暮,正是家家灯火亮起之时。“江村”中的闪闪烛光与渔船上的点点灯火,都在讲叙着家人团圆的故事,而漂泊在外的游子于此时倍感孤寂和凄冷。“断肠最是黄昏后”,思家之心使诗人眼中的“江村”和“渔火”,都变成了剪不断的新愁。所谓“对愁眠”就是指对着“江村”“渔火”燃起的新愁而眠。而薄暮时分“江村灯火稀”以及“渔火闹黄昏”的生活规律,都将首句“月落乌啼”的时间定位在了黄昏。黄昏,太阳落山,月亮还未升起,乌鸦的噪声扰得客心缭乱,秋夜的寒气渐渐袭来,江村和渔船上家家团圆的灯火,引起了客子无限的乡愁,使之彻夜难眠,夜半钟声更增加了客心的惆怅。诗之叙事井然有序,并无所谓“律法未免太疏”之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

还原后的诗作也向我们提出了另外的问题。第一,为什么不直接用“日落”?第二,“江村”为何被改为“江枫”,且后者几乎成为唯一选择?首先,因为无论“月落”还是“江枫”,都具有更浓郁的诗意。月光独有的温柔和神秘,使其本身具有绝佳的审美价值。特别是在乡思类诗作中,月意象更具有勾起乡愁的独特功能。如张溢《寄友人》:“共看今夜月,独作异乡人”;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因而在此诗中,“月落”比“日落”具有更强的情感投射。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全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

“江村”与“江枫”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作者创造的诗境,而后者是在脱离事实本身之后,读者再造出的诗境。“枫”字携带的色泽与内涵,超越了“村”字,在历史的选择中胜出。所谓诗境再造,通常发生于古典诗歌脱离创作环境后。在以纯文本形式传播的过程中,后世读者的审美实践逐渐代替作者本人的意、志、情,介入诗歌的修改,进行再创造。考“江村”之改为“江枫”,即属于此。“枫”字由来一是承接有关秋思的传统意象,自屈原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枫”与“江”结合以嫁接愁绪的表现手法得以不断继承发扬,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青枫浦上不胜愁”,就将美感与哀感发挥到极致。此外,枫叶与江水都有关于时间的暗示,前者来自由青转红的生物特性,后者源于“逝者如斯”的深入人心的生活譬喻;另一方面,“枫”还与“霜”经常联系在一起,如唐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余干旅社》),宋张抡:“霜叶舞丹枫”(《朝中措·渔父》),这当然也是因为枫叶转红之际正是秋霜到来之时,秋季的寥落感扑面而来。“枫”字前与“霜”呼应,后与“江”结合,从季节轮常、时光易逝两个自然特性,触及人们伤时悲秋的穴点,给予了人力尚不可为的强烈暗示,因此打通了人心之间的共通感,愁绪得以叠加输出。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5日13版)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是夜半钟声到客船。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文赏析: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上一篇 2023年04月21 03:07
下一篇 2023年05月09 09:54

相关推荐

  • 带血字的元曲,带血字底的字

    65.[南吕]四块玉-恬退马致远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66.[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

    2023年04月17 262
  • 风拂千条柳下一句,风吹千条柳求下联

    一是为法官减负。法官团队不需要再做任何的送达工作,只要在内网下达送达的指令并将需要送达的案件交接给集约送达中心,整个送达执行的工作都在集约送达中心完成,然后集约送达中心会将送达的结果和相应的证明材料再

    2023年06月06 250
  • 蜂的诗句,蜜蜂十首有名的诗

    提到蜜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再熟悉不过的一种小昆虫了。可能还会联想到小时候,蜜蜂十首有名的诗,“掏马蜂窝,冒险采集蜂蜜,不幸被蜜蜂蛰到那种痛苦的表情等。”​蜜蜂的行为,一直被人们视为:勤劳、勇敢、务实

    2023年05月14 272
  • 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什么,明月几时有的全诗

    谈到北宋,明月几时有的全诗,名耀史册的三苏父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各式各样的人物逐一浮现在记忆中。,但大多都是仕途失意之人,即使官拜太师的苏辙,除了文学

    2023年04月11 242
  • 夜晚的诗句,描写夜晚的优美古诗

    秋天是万紫千红的,红叶、白水、青山,赏不尽的美景。秋天美,秋夜亦美。秋月夜,花影扶疏,星光点点,耳畔萦绕的一阵“啾啾”秋虫浅浅的吟唱。使人犹如身处静谧的夜色之中,在这伴着微弱虫鸣声的微风中,秋的韵味已

    2023年05月09 294
  • 李花怒放一树白全首诗,李花的最著名十首诗

    “春国送暖百花开,李花怒放一树白”。阳春三月,雪白李花竞相绽放,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李花的最著名十首诗,一片清新怡人景象。,​过萧尚书故居见李花,感而成咏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

    2023年04月30 278
  • 贵在坚持下一句,贵在坚持前面一句

    不要因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想要到达的地方。坚定信念,斗志昂扬是成事儿之必要因素!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只要坚持这份信念和斗志,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和失败都一定能将其克服。“斗志”就是一种敢于

    2023年05月14 230
  • 日落黄昏的诗句,适合发日落的朋友圈

    一、《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描写黄昏和日落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勃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

    2023年04月10 238
  •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孤风远影碧空尽下一句是什么

    识别二维码,你会发现惊喜哦!快来点击吧!作品全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你好,1、下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作者唐代李白3、原文:《黄鹤楼之送

    2023年05月25 280
  • 任尔东西南北风上一句,耳东西南北风前一句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上一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1、原文《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

    2023年05月11 268
  • 元曲的格式定律是什么,元曲是什么和什么的总称

    第四讲“元曲的韵律、律句形式”上节课我们对曲调、曲牌,进行探讨,并了解了《天净沙》的写作要点。下面请朋友们回答几个问题;1、什么是宫调?2、北散曲经常使用的宫调主要有几个,分别都是什么?北杂剧所使用的

    2023年04月19 306
  • 形容心情很压抑的诗句,表达心情极度郁闷的诗句

    1.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白居易《种桃杏》2.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封神演义·第五回》3.此心安处,良辰美景,般般称遂。——元好问《水龙吟陈希夷睡歌,有契予心,因衍之》4

    2023年05月10 21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