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舞起源于什么,标准舞起源于

戏曲知识大全【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元曲是在唐诗、尤其是宋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此前的格律诗词的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词

戏曲知识大全

【中国戏曲史】

元曲舞起源于什么

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元曲是在唐诗、尤其是宋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此前的格律诗词的有选择的继承和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词”作为一种古典格律诗的样式,最初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歌楼市井,但虽着社会的发展,它。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

角抵戏是汉代兴起的一种戏剧样式,标准舞起源于,是古典戏剧的雏形,《东海黄公》是汉代角抵戏的代表性剧目。东海黄公即黄帝、白虎即蚩尤的变相,《东海黄公》戏是对黄帝蚩尤神话的改造和颠倒化呈示,是古时旱巫与雨师的争胜斗法,是上古巫术祈雨仪式的后世再现。

东海黄公

南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元军大举进攻南宋,给予元曲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元杂剧源自宋杂剧、金院本。剧作家痛经变乱,对社会人生颇多感悟,写出了深刻思考人生处境与命运的剧本,通过“情”来透视社会。而散曲创作则内容广泛。

《东海黄公》表现人虎搏斗,但它不像一般的角抵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根据特定的人物故事演出的一段情节。戏里人物的造型、冲突的情境、胜负的结局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其间还有举刀祝祷、人虎相搏等舞蹈化的动作。它第一个突破古代倡优即兴随意的逗乐与讽刺,把戏曲表演的几种因素初步融合起来,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

元曲起源于“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

踏摇娘

从北齐到唐代,女角色或由男扮,或由女扮,已有衍变,并非一格。历史悠久的面具已在戏中应用;后世戏曲脸谱或已萌芽,如《踏摇娘》中的丈夫,《拨头》中的遭丧者。

咏谈容娘

中国后世戏曲源于民间且不断衍变发展的这一特点,已历历可见,如《踏摇娘》的不同记载──包括故事情节,角色数目,名字,官职,女角色扮演者之性别,作品名称,以及伴唱、伴奏等等。此外,还可以看到从民间进入宫廷的特点。例如从《踏摇娘》蔓衍而出的《咏谈容娘》,唐代常非月的诗作《咏谈容娘》描写了它在广场演出的盛况。

1、 发源于金词 根据学者研究散曲产生于金元之际,产生于民歌俚谣。金代的词已经出现曲的特点,倾向俚俗、率直、诙谐、浅白。金词对大量北方俚歌俗调的吸收,金词中的许多词牌实际上已经是亦词亦曲,很多词在文学风格上。

元曲舞起源于什么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由优伶演变而成。五胡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官员贪污,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hú)。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角色外,还有女角色出场。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俗讲是古代寺院讲经中的一种通俗讲唱,流行于唐代。多以佛经故事等敷衍为通俗浅显的变文,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其主讲者称为"俗讲僧"。这种俗讲源于寺院传统的唱导,俗讲僧尊为法师,俗讲在唐时因帝王的支持而发展到鼎盛。俗讲技艺由寺院走向民间,成为民间转变,终又进入宫廷,受众遍布唐五代时中土社会的各个阶层。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救母图

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等。唐玄宗天宝七载 (748)至八载,是现知变文最早的确切年代。六朝时曾有《骑马变图》、《九宫变图》及《宝积经变》、《法华变》、《弥勒变》。唐初又有张孝师的《地狱变》以及《降魔变》等,都是图画。晚唐有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诗,有"画卷开时塞外云"句,可知变文与变相图相辅而行,都可以简称为变。变文既演说佛教故事,又演唱历史故事,还可以演讲当代时事。

企业回可以了解下北京东城区东岸音乐实验学校,原中音鼎石。该学校作为北京仅一所的专业国际音乐中学,学校借鉴国外音乐学院的大学本科及预科课程设置,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可以衔接国内外大学的音乐课程,让学生能提前适应音乐学院学习模式和内容,。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

中国宋元时期兴盛一时的民间艺术演出场所"勾栏瓦舍",是中国戏剧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不光与中国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戏剧--杂剧与南戏的演出相联系,而且也是当年全国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宋朝的一些大城市,有固定的娱乐场所,人们称之为瓦舍,也叫瓦子、瓦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也称钩栏、勾阑勾栏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在宋元时期专指集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成为盛极一时的名俗。

杂剧图 宋

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的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又分为两段,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到了南宋,杂剧变为三个部分,即"艳段""正杂剧""杂扮"。"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又称"杂班"或"拔扣"。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

南戏

南戏是在宋杂剧脚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就形式而言,它综合了宋代众多的伎艺,如宋杂剧、影戏、傀儡戏、歌舞大曲,以及唱赚、缠令等在表演上的优点,与诸宫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所有宋代存在的民间伎艺都是南戏综合吸收的对象,说唱文学则是其叙事方式的主要来源。由于它是在其他伎艺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又能兼采众长,所以能后来居上;另外,由于其他伎艺在表演上有许多地方可以与南戏沟通,使得伎艺演员也能熟练地掌握新兴的南戏,当南戏受到观众的欢迎时,他们便改弦易辙成为南戏演员。而演出队伍迅速扩大,也促进了南戏在东南各地的繁衍。南戏不仅使用南曲,而且也吸收了北曲的曲牌,创造了"南北合套"的形式。南北合套的运用,丰富了南戏的音乐,对其南北合流具有重大的影响。

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元曲舞起源于什么

元代街市图 元杂剧演出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传统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上一篇 2023年05月23 01:12
下一篇 2023年06月06 15:42

相关推荐

  • 盈盈一水间下一句,盈盈一水间的后半句

    推荐:文/陈二虎【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

    2023年05月11 256
  • 元曲巅峰之作100字,元曲简介300字左右

    10: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1、关汉卿:代表作中最出名的有《感天动地窦娥冤》、《关大王独赴单刀会》、《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其他作品有《钱大尹智

    2023年04月14 232
  • 莫愁前路无知己全诗,莫愁前路无知己类似的诗句

    《别董大》胡莎莎演唱《赠卫八处士》里,杜甫与昔日好友重聚,他动容地写下这样两句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参(shēn)商,是天上两颗星星的名字。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商星居于东方卯

    2023年05月12 311
  • 未来的诗句,寓意未来很美好的诗句

    ■其实很简单,就像放风筝,把握住手中的那根线,然后放飞它,放飞自己的梦想,就算线断了,也不用奇怪,因为那没什么,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就算是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捡起梦想的风筝,继续放飞,相信自己

    2023年06月01 234
  • 描写庐山的诗句,庐山最好的十首诗

    李白先后五次来到庐山,写下40余篇诗词。他在走遍千山万水之后,评价庐山说,“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壮观也”。生性豪放的李白喜爱庐山是不言而喻的,但他抱负远大,不甘归隐

    2023年04月11 236
  • 有求必应下一句,感谢有求必应的句子

    去珍惜那个舍得给你花钱的人。不管这个人是亲人,爱人,还是蓝颜。红颜,或者朋友。因为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够花的。舍得给你花钱的人。不是因为钱多。也不是因为他傻。赐福仁善,护民安邦。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

    2023年05月16 292
  • 永远到底有多远下一句,永远的就是永远的

    陈昂说,我所有的好运都是读书得来的。永远的就是永远的,陈昂说,艺术家都讲究趣,艺术的趣,生活的趣。不懂艺术的人看他们傻的可怜,懂艺术的人却感觉他们“傻”的可爱。陈昂说,最奢侈的生活方式是与艺术为伴。艺

    2023年05月20 285
  • 500元曲面显示器推荐,曲面屏显示器推荐

    华为MateView系列自发布以来一直成为关注点,惊艳的外观、颠覆的功能,为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曲面屏显示器推荐,广受消费者好评。华为MateView凭借卓越的品质和全新的体验成为了消费者追捧的

    2023年04月20 263
  • 折花逢驿使的下一句是什么,折花逢意识后面一句是什么

    陆凯,南朝宋诗人。字智君,代人。曾任正平太守。与范晔友善,尝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晔,并赠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后人因以“一枝春”为梅花代称,并作词牌名,折花逢意识后面一

    2023年05月08 289
  • 元曲四大家乐乐课堂

    白朴,字仁甫,字太素,号兰谷,祖籍山西。白朴自幼便遭遇兵荒马乱的岁月,所以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的情绪,因此,他并没有去追逐官场的名利,而是用作品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墙头马上》

    2023年04月14 302
  • 早发白帝城全诗的意思,早发白帝城古诗还是什么意思

    中国人,早发白帝城古诗还是什么意思,几乎没有谁不知道李白的,就算是对古典诗词毫无兴趣的人,他也会说这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浪漫诗人,也是我们青春梦想的完美化身。他

    2023年04月23 227
  • 喜鹊的诗句,写喜鹊最有名的诗

    春韵心曲(组诗10首)1、喜鹊声唶唶,俗云报喜鸣。我属望雨候,厌听为呼晴。--喜鹊[清]乾隆。译文:喜鹊叫声喳喳,民间传说它是为报喜才来叫的。我本属意希望能看到下雨的时候,最厌烦的是有人在一旁要天晴。

    2023年06月06 28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