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译文
元曲白朴天净沙秋思,桃红柳绿的春山可望,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起。楼阁上,女子卷起帘拢,凭栏远望。庭院深深,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
桃红柳绿的春山可望,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起。楼阁上,女子卷起帘拢,凭栏远望。庭院深深,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
天净沙·冬 元代: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创作背景:白朴生于动乱之年,长于亡国之邦,于龆龀之龄就经历了家国破亡之变,在兵乱中逃难,于流离中失母。父亲白华先仕。
庭院之外,黄莺啼啭,燕子飞舞,小桥流水潺潺,红花随风飘落。
注释
和风:多指春季的微风。
阑干:即栏杆。
帘栊(lóng):窗户上的帘子。栊,窗户。
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
元代散曲家白朴《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译文: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卷起帘拢,凭栏远望。院中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院外。
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赏析
天净沙·冬 元代: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译文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
这是元代白朴的一首咏春小令。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这三句是说,桃红柳绿的春山可望,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起。楼阁上,女子卷起帘拢,凭栏远望。庭院深深,杨柳依依,秋千轻轻摇动。这是写“春天之静景”。
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此句话意思是门前正飘落着美丽的雪花,我们在这里喝酒就什么事情都不要提起了,只管赏雪吧!
“春山”“暖日”“和风”,只六字,三个名词,就将春天的气候特征道尽了。春日的美好,用这六个字,想来是极其合适的。“阑干”“楼阁”“帘栊”,虽然同样是写室内之静景,却在这些室内静景的背后可以感受到一位闺中女子的存在。正是这位女子在眺望“春山”“暖日”“和风”,作者不说破,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想象空间。“杨柳”“秋千”“院中”,同样六字,三组名词,则是写室外之静景。同样,在室外之静景中,依然可以感受到闺中女子的日常闲适。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两句是说,庭院之外,黄莺啼啭,燕子飞舞,小桥流水潺潺,红花随风飘落。这是写“春天之动景”。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天净沙冬原文是: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翻译具体如下: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