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惊叹开栏语】
浩如烟海的历史间,有先贤的脚印,亦有普通人的生活。
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人们发现了天空与大地的规律,知晓了风的方向,归纳出日月星辰的走向,总结出指导植物种植的24节气,种植这个农耕文明的秉性,在历史传承中愈发鲜明。
时至今日,当国人探索的脚步已经踏入太空,社交媒体上“月球究竟能不能种植?”“火星的土壤怎么样?”依旧是大众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漫长的过往中,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美,追寻美,诞生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产生了传统艺术和实践。一代一代人们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互动,这些文化传统被不断地再创造,最终形成了满足人类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0月1日起,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非遗美文欣赏栏目“一声惊叹”,自混沌而来的这一声惊叹,划破了人类直立行走之前的漫漫长夜,于是,爱与工具、大地、技艺一同诞生。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诗出自东汉末年曹操的《短歌行》。这句诗的意思是:有什么可以排解我的忧愁,那就只有美酒了。(相传酒是杜康发明的,所以常常会用杜康这个人名来指代美酒)原诗如下:《短歌行》 【汉】曹操 对酒。
那么,此刻,我们与非遗共在。
浩瀚若星空的唐诗,是不是都是用美酒浇灌出来的奇异之花?在那个时代,每个文人似乎都能喝几盏,喝下后都能让诗意的翅膀翱翔天空。
那盏酒
一碗水在午夜深处醉了,醒来变成了酒,变成了沉睡的火焰;半袋子小麦煮熟后,不小心也醉了,一把拧出了醉意,拧出了清澈的月光。只要田野里长出的果实,都能醉成一池美酒。酒是满天霞光,酒是烈日普照,酒是一万亩夏日露珠的凝聚,酒是五谷杂粮上流下来的汗滴。
几千年来,酒的光芒始终不灭,照耀着华夏大地,诗意着每一座城池和村落。几千年来,酒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痴狂,为之沉醉不知归路,为之写下了不朽的华章。曹操面对酒,写下了流芳千古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浩瀚若星空的唐诗,是不是都是用美酒浇灌出来的奇异之花?在那个时代,每个文人似乎都能喝几盏,喝下后都能让诗意的翅膀翱翔天空。
——你看李太白,经常举杯邀明月,是何等的诗意、浪漫和豪迈,以何解忧唯有杜康还是何以解忧,你看他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你看李太白,经常举杯邀明月,是何等的诗意、浪漫和豪迈,你看他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诗词。很多人不理解曹操所说的“杜康”到底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杜康被称为酒圣,因为传说杜康是酿酒的鼻祖人物。《说文解字》有记载“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国君,道家。
——你看杜甫,尽管已经身患糖尿病,但依然要饮酒。他的一生穷困潦倒,他想用酒浇灭内心的焦虑,移除孤独和失落。但他面对自己千疮百孔的身躯,最终不得不停下手中杯盏,显得多么无奈啊,你看他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你看少年王维,意气风发,帅气潇洒,满身侠气。在一身才华的支配下,他天南地北地游荡,他高朋满座,推杯换盏。他的组诗《少年行》,第一首就写出他作为年轻诗人的豪迈:“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再看那风度翩翩的王勃,他犹如纵横天地之间的雄鹰,在自己最年轻的时光里,借助万丈才华,一腔热血和满腹经纶,在刚刚修建而成的滕王阁上,目视远方,尽情豪饮,结果酩酊大醉,醒来后环视八方骚客,欣然提笔,一挥而就了夺目千古的《滕王阁序》,最后还不忘谦虚几句:“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据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里说:“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可见当时的场面,文笔惊得宾客们目瞪口呆。
说实话,我喝酒时似乎没有产生过难受和难以下咽的感觉,喝在口里的总觉得那么醇香,那么美味,刚到舌尖上,有淡淡的苦味,咽下去后,食道里是暖烘烘的辣味,而后从牙齿缝隙里渗出来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甜味,让整个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如今过了不惑之年,不管是在外面吃饭,还是家里吃晚饭,缺了酒就像一顿饭失去了灵魂一样,总觉得饭难以下咽。只有喝那么几杯,才觉得美味佳肴是如此可口。有时候我在问自己,这喝酒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一帮朋友在一起时喝,一个人在家时也喝。经过仔细回想,我终于在幽深的岁月底层为自己打捞起了那清晰的碎片。
大概是九年前,我辞去了报社的工作,只身进入大上海拼打,除了工作,每天形单影只,孤独无助,夜夜听着地铁驶过花木镇时发出“嗡嗡…嗡嗡…”的声音,犹如寂寞的水从我灵魂里流过一样。有时候出门站在阳台上,看着星空下远方黑沉沉的大海,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每当此时,我都会转身,从柜子里拎一瓶酒出来,用53度的热烈来打发午夜寂寥的时光。
那时下班,除了偶尔约朋友穿过张杨路的黄浦江隧道,去浦西的“新天地”喝酒外,就是蹲在空空荡荡的房子里读书、发呆。尤其是读着唐诗宋词的时候,看着古人饮酒,似乎也触动了我的味蕾,总会为自己斟满酒,一边读一边喝,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喝醉了,醒来时总是霞光满天,鸟声沸腾。
周末时,因为一个人,孤独到可以与一朵从窗外开进来的海棠花或石榴花说一上午的话。于是我再次提起了笔,再次开始写诗,认识了天南地北的许许多多诗人。张二棍就是其中的一位。大概是六年前,他来上海参加一个诗歌培训班。夜里,大雨滂沱。他在电话里说到了上海,我冒着雨将他接了回来,阿姨老早就为我们做好了饭。
我与他一边饮酒,一边聊诗歌,也聊他作为一名地质勘探工作者的苦恼与孤独。不知什么时候,一瓶53度的酒已经喝光了,接着又拧开了一瓶,又被喝了个精光。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八点。他揉了一下眼睛:“快走,八点半是开班典礼。”由于酒刚醒,不敢驾驶车辆,喊了一辆出租车后,一路狂飙,风驰电掣地赶到了浦西,还好没有迟到。
也因为诗歌,认识了一位在北京某所大学就职的诗人,视频聊天时他看着我喝酒,自己也端起了酒杯,又是一场大醉。这场酒后大概过了三天,我收到了一个从北京快递过来的巨型包裹,也不知道谁邮寄的。等打开后,才知道是北京的二锅头,全部是半斤装的,整整一大箱。包裹收到了,也接到了他的电话:“看到你一个人在上海,又喜欢喝酒,我就邮寄了一大箱。”这箱烈性二锅头,我似乎整整喝了半年,每次喝时都会想起远在京城的他。
在上海的那三年,彻底养成了吃饭必喝酒和一个人喝酒的习惯,现在似乎已经改不掉了。我再次将记忆的触角深入到岁月之河的最深处,似乎找了这一生第一次喝酒的影子和滋味。
唯有杜康解忧愁上一句如下:这句话上一句是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话出自魏晋时期曹操的《短歌行》。第一首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
看来,一个人的喝酒不是一天半天所能养成的,需要烈酒长时间的滋养,才能如此。如今每次与三五好友一起吃饭饮酒时,总是说起酒的历史,说起酒的起源,说法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那么酒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酿制的呢?“酉”是“酒”的本字。该字自甲骨文中到小篆,均从水、从酉,酉亦声,其义为酒。《易·困》中说:“困于酒食,朱绂方来。”《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道:“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说文解字》中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䟽仪狄。杜康作秫酒。”《释名》中说:“酒,酉也,酿之米麴,酉泽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这些年代久远的古籍文献,把酒的发明者、酒的作用、酒的酿制方法、饮酒的后果基本都说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在中国文化中,有广袤无垠的神话和传说。根据最早的传说,酒是这么来的:史前时代,猿猴群居于深山密林之中,善采百花野果,并将其聚积于洞穴石洼处,在时间的流逝中,野果逐渐腐烂,且其中所含有的酵母等成分便会自动进行发酵工作,最终变成了酒。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这说明在黄帝时期,人类已知晓谷物酒的制作方法。近年来,考古学家不断证实着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人工酿酒。1979年,在山东营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M17”中,出土了一组成套的酿酒器具,即大口尊、沥酒漏缸、接酒盆、盛酒瓮等实物。
从以上文献中可以知道,酒有多么遥远的历史,几乎在岁月烟云深处找不到最初的真正的源头。在我的故乡陇南十万大山深处,藏着一种年代久远的酒,曾经在历史上有“烈酒出横川”的记载。横川,即现在的红川;烈酒,即现在的红川酒。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早在唐乾元年间就已出现,杜甫当年流落到成县时,曾写下“酿得万家合欢液,愿与苍生共醉歌”的千古名句。明清时期,横川酒的酿造规模空前盛大,烧酒作坊多达三、四十家,以绵甜爽净、香醇甘冽、香味协调、余味悠长、酒体丰满的特点而闻名。
现在想来,我人生第一次喝酒,饮下的就应该是红川酒。因为在那个时代,我的老家被大山紧紧围困,外面的酒很难进来,即便有,也因为价格高,村民们是不会喝的。而红川酒是地产酒,价格便宜,当时也很流行。
在我的老家,以前在年关临近时,经常有农家人自己做酒,当然是最原始的酒了,度数不高,不辛辣,深受农人的喜爱。在少不更事时,母亲有一年冬天将一些煮过的酒糟倒在了院子里去喂鸡,结果一顿饭后出来,家中十几只鸡都躺在院子里呼呼大睡,祖父乐的哈哈哈大笑道:“你看这酒劲多大,鸡全部吃醉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醉酒。
往事如烟,不堪回首。如今多少年过去了,藏在岁月里的那一盏烧酒,不仅没有褪色和褪味,而且越来越醇香。也是那一盏盏酒,点燃了我青春的激情,打开了诗歌的大门。也是那一盏盏酒,让我在人生最不如意的年月,有了一份陪伴和希望。也是那一盏盏酒,化解了我在花木镇时整吨整吨的孤独和寂寞。也是那一盏盏酒,让我认识了那么多天涯海角的朋友。
那盏酒,在光阴里宛若一勺月光,清澈,明亮。那盏酒,像一缕燃烧的火焰,温暖,迷人。那盏酒,也是一句诗,始终在我心里飞翔,或奔驰。
《短歌行》曹操 唯有杜康的上句是“何以解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