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陆游的作品,什么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在《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其他散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磋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可说是文人咏怀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先秦到两宋,凡是进步的文人,即使处在最黑暗的时代和最坎的境遇中,无论怎样昏酣遗世,在内心深处总还多少保留着一点立功立德的理想。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象元代这样善恶颠倒、是非不分;这样把文人打入社会的最底层。因而元代文人对现实大多是彻底绝望的:“青史内不标名”、“把功名富贵都参破”(张养浩《辞官》),“无是无非快活煞”(孛罗御史《辞官》),仕途顺利的文人尚且作如是之想,压在社会下层的文人也就可想而知了。马致远的《秋思》正是将这种看穿一切的普遍情绪提到历史的高度来认识,更集中更凝炼地反映了元代愤世疾俗者的共同心理状态。

70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恬退

酒旋沽,鱼新买。

满眼云山画图开。

清风明月还诗债。

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

归去来。

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对当时社会不满的心情。“懒散”、“无甚经济才”,表面上看似乎是自谦,其实更是反语与讽刺。尤其是“无甚经济才”句,响彻着与当时社会及传统文化的不和谐的音调,昭示出作者的清高品格。

71.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睡海棠,春将晚。

恨不得明皇掌中看。

“霓裳”便是中原患。

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

怎知“蜀道难”!

这首曲子借唐玄宗与宠妃杨玉环终日游戏作乐,发出了兴亡之叹。但作品对杨玉环的责备重于玄宗,表明作者由于历史观的局限,仍有“女人祸水”的消极思想。这就减弱了这首咏史诗的份量。但全曲造词清新、畅达自然,后世流传甚广。

72.马致远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一曲,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字,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起首三句为鼎足对,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这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

73.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紫芝路

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剌剌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

该曲前四句对比着来描绘汉君王和小单于的不同心情。汉君王思念昭君而北望,表现出无限的痛苦与懊悔;小单于则面对昭君举杯畅饮得意欢唱。作者此种描写,对前者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对后者则带有民族意识的憎恶。曲的最后三句是写昭君身处异域时对家乡的思念。正如杜甫《咏怀古迹》所写的那样:“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识昭君青春的面容,什么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魂灵只有在月夜才能归来。)这支曲也可以说是和作者的杂剧《汉宫秋》有着同样的主题。,

74.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夕阳西下、百鸟入林,在外劳作的人也大多回家了。酒店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连酒幌子都不再飘荡。一切都慢慢地静下去,黑下去,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可能是晚归的渔船,也可能是赶路的航船,但送来的只有橹声和灯影。渔人散落的居所沿水分布,空气里弥满着花香,连水好像也变得香了。当一切都归于无声时,小桥流水旁卖鱼人也溶于夜色之中,一切都浸入了止水般的恬静和宁谧。全曲仅用二十七个字便写出了江南渔村的闲适生活。元代西揭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马致远的这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表现出向往宁静生活的主题。全曲境界清淡闲远,远浦,酒旗,断桥,茅舍,远景近景,相得益彰,显得清疏而又淡雅。

75.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

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

纱窗外蓦然闻杜宇,一声声唤回春去。

晚春时节的“一阵风,一阵雨”,就要把春天带走,而不是“风雨送春归”。风卷起满城飞絮,雨摧落花满城。这形象地点化出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突然听到纱窗外杜宇声声啼叫,“不如归去”,希望杜宇把春叫回去,春欲归去,又是暮春时节,时间的流逝特别快,更带惜春之情。

76.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77.马致远 [双调]蟾宫曲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78.马致远 [双调]拨不断•叹世

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

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

一场恶梦。

曲子表现了作者浓重的叹世情绪。在作者看来,古今英雄争王称霸,做得高官显赫,但最终化为尘土,这如同做了一场恶梦一样,没有什么意义。不难看出曲子中流露出的历史虚无感和厌世感,这也是元代文人作品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79.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这支曲子写傍晚小山村雨过天晴的秀美景色。仰望天空,天空明净如洗,晚霞又照得满天光华绚艳,景色极为迷人。山村小镇四周的山峦,笼罩在夕阳的光辉里,给人一种柔和而明丽的感觉。本来就很美的像是小镇屏风的山峦,经过雨水的洗濯,又在夕阳的映照之下,还飘散着薄纱似的水汽,显得格外青翠,像是在原来的绿色上添上一层绿色。天上的晚霞和四周的山色,给这个山村小市增添了静谧气氛和美丽景色。

80.马致远 [双调]清江引•野兴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

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元代前期整个社会就已经变得腐败黑暗,马致远在半世飘泊之后厌倦了世事,遂生退隐之心。这支曲子即是表现他隐居乡村的村野逸情。在远离尘嚣的僻远乡村,人际关系变得简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繁琐俗事也少了不少。闲来无事听蝉鸣、看葵花开放,又看前来采花粉的蜜蜂,高枕而眠进入了梦乡。像庄周梦蝶一样,作者也在梦中分不清自己和蝶了。

81.范康 [仙吕]寄生草•酒

常醉后方何碍,不醉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

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此曲多嬉笑怒骂,看去似乎作者对人生已经厌倦,“但愿长醉不愿醒”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消极反抗。小令先以设问形式肯定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接着连用三个与酒相关的“糟腌”、“醅淹”、“曲埋”等词。把“功名”、“兴亡”、“虹霓志”全部予以否定,具有振聋发聩之力。视功名如粪土,宁愿在壶里乾坤中寻找生活的寄托,也不愿到名利场中去追腥逐臭。

《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

82.曾瑞 [南吕]四块玉•叹世

罗网施,权豪使。

石火光阴不多时。

劼活若比吴蚕似。

皮作锦,茧做丝。

蛹烫死。

此曲表现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平之鸣。抨击以权设网,陷害良民的贪官污吏,认为他们做恶多端到头来做茧自缚,害人犹如害己,其下场必然可悲。是作者对贪官污吏及黑暗的社会现实又一愤怒的诅咒。

83.曾瑞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闺情

才郎远送秋江岸,斟别酒唱阳关,临歧无语空长叹。

酒已阑,曲未残,人初散。

月缺花残,枕剩衾寒。

脸消香,眉蹙黛,髻松鬟。

心长怀去后,信不寄平安。

拆鸾凤,分莺燕,杳鱼雁。

对遥山,倚阑干,当时无计锁雕鞍。

去后思量悔应晚,别时容易见时难。

这首小令描写了思妇的微妙复杂的思夫之情。全曲先是细腻地描绘了女子与爱人江岸惜别难割难舍,后又多方面描摹她思念情人的种种心态。而丈夫不在身边,也懒于梳洗打扮。脸也不搽香粉,眉是长愁锁,头发也不再光洁整齐,将女子思夫的深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84.曾瑞 [南吕]四块玉•酷吏

官况甜,公途险。

虎豹重关整威严。

仇多恩少人皆厌。

元曲陆游的作品

业贯盈,横祸添。

无处闪。

吏治的黑暗,在元朝尤甚,像关汉卿的《窦娥冤》所反映的那样,这首曲子,也形象地讽刺与警告了使用严刑峻法的官吏,指出他们虐杀百姓,必有恶报,无好下场。是对他们的当头一棒。作者对元朝酷吏的专横多有体验,因而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批判力量。

85.曾瑞 [中吕]山坡羊•自叹

南山空灿,白石空烂,星移物换愁无限。

隔重关,困尘寰,几番肩锁空长叹,百事不成羞又赧。

闲,一梦残;干,两鬓斑。

该曲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虚度年华的悲叹。起笔“南山空灿,白石空烂”,借用宁戚自荐典故,感叹自己的一事无成。“星移物换愁无限”表示作者对岁月流逝的忧虑。“隔重关,困尘寰”,前一句讲的是有心报国,却被关山阻隔,难见天子;后一句则是感叹自己虽然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却困于下层社会。作者只有紧锁愁眉,仰天浩叹。思想情感表达得极其哀绝凄婉。“百事不成羞又赧”,是紧承上句而生发的心理感受。“闲,一梦残;干,两鬓斑”,封建时期的文人,虽然以啸傲烟霞为高逸之举,但治国平天下的功名念头却抛舍不开,这种矛盾的心情,便是独善其身的举动与兼善天下的理想之间的冲突。虽然曾瑞“洒然如神仙中人”,但此刻心境,也是失落空虚羞交加。在这样的社会中,作者无论进退都陷入一种尴尬境地,这是由不得个人决定的。回天乏术,只有一声感叹。

86.白朴 [双调]得胜乐

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

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

87.白朴 [双调]得胜乐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88.白朴 [中吕]阳春曲•题情

陆游的作品有《书愤》、《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沈园二首》等。《书愤》一诗,诗人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既是诗人个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游山西村》。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此曲表现少女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强烈愿望,语言质直有力,颇有古代民歌小调色彩。“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说明任何好事都像瓜儿要先苦后甜一样,历经磨难方能成功。“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古代少女居于深闺,从小就被家长严加看管,但是人的自然天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却关锁不住。最后少女的态度表达得极为分明,口吻犀利,活现出一个冲决封建罗网的女子形象。

89.白朴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黄芦岸白蘋渡口。

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

不识字烟波钓叟。

90.白朴 [双调]庆东原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

那里也良谋子牙!

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此曲和《渔夫》篇有着相似的思想主题。在这里,作者劝友人且莫贪恋功名富贵,尽早辞官归隐。表现出作者本人超脱、放达的思想和潇洒的性格。白朴借姜子牙、陆贾、张华等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说明元王朝不重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可久恋。此曲内蕴着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有着对历史的发展与人的命运关系的敏锐观察。

91.白朴 [越调]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92.白朴 [越调]天净沙•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该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具体环境。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它与上一首《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

93.邓玉宾 [正官]叨叨令•道情

天堂地狱由人造,古人不肯分明道。

到头来善恶终须报,只争个早到和迟到。

您省的也么哥?

您省的也么哥?

休向轮回路上随他闹?

在元代的文学中、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迷信是极为普遍的,这给下层文人许多安慰,但也麻痹了人们的反抗意志。此曲独树一帜,不乏唯物主义思想。开始的“天堂地狱由人造”一句和最后一句“休向轮回路上随他闹”使人如当头棒喝、催人猛省。全文有着现实和豪放的品格。

94.王伯成 [中吕]阳春曲•别情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

闷愁山重海来深。

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雨夜,在梦中思念自己多情妻子的男子刚刚醒来,这时,才想到妻子已不在身边,只有枕边留下来的残香作伴。围着被子,主人公仍能感到寒冷,也许是心中的凄冷使然。因为他的闷愁像山一样重像海一样深,曲子写出了男子别妻后相思之情的浓烈。

95.王伯成 [仙吕]春从天上来•闺怨

巡官算我,道我命运乖。

教奴镇日无精彩,为想佳期不敢傍妆台。

又恐怕爹娘做猜。

把容颜只恁改。

漏永更长,不由人泪满腮。

他情是歹,咱心且捱。

终须也要还满了相思债。

陆游作品有:据汲古阁所刻《陆放翁全集》,计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剑南诗稿》85卷(其中有古近体诗9138首);《放翁遗稿》3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家世旧闻》。

初恋中的少女对一切都敏感多虑,虽然不一定相信命运,但卦相不好也整天无精打彩的。恐怕父母看出自己的行径、想化妆又不敢。在这种等待中,日子显得特别长,在情感的折磨中少女不禁流泪了。同时,她担心的还有男子的变心与否,心情极为复杂,这几乎是单纯的少女所承受不了的。

96.李致远 [越调]小桃红•碧桃

秾华不喜污天真,玉瘦东风困。

汉阙佳人足风韵,唾成痕。

翠裙剪剪琼肌嫩。

高情厌春,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

自古咏桃花之作颇多,此首独以汉家美人写桃花风韵,情调顿出。细描姿色,淡点慵情,把桃花给写活了。而以美人伤情喻桃花于东风春雨中之伶仃神态,堪称绝笔。结尾以武陵人作结,点明了自己爱好自然风物的美好高洁情怀与隐逸之情。

97.李致远 [双调]落梅风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这首小令状写离情。前三句写景,后二句写情。头两句,夕阳西下,春雨丰足。“风吹皱一池寒玉”初看是外在世界的描写,其实亦是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不妨视为过渡句,第四句“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才开始正面点题。尾句“杜鹃声莫啼归去”,表达了主人公企盼离人早归的殷切之意,用语含蓄,但却使相思的凄苦表达得更为深沉。

作品集 《剑南诗稿》 85卷 《老学庵笔记》 80卷 《渭南文集》 50卷 《放翁逸稿》 2卷 传世佳句 诗: 0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0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98.李致远 [双调]水仙子•春暮

荼縻香散一帘风,杜宇声干满树红。

南轩一枕梨云梦,离魂千里同。

日斜花影重重。

萱草发无情秀,榴花开有恨秾。

断送得愁浓。

99.李致远 [双调]折桂令•读史

慨西风壮志阑珊,莫泣途穷,便可身闲。

贾谊南迁,冯唐老去,关羽西还。

但愿生还玉关,不将剑斩楼兰。

转首苍颜,好觅菟裘,休问天山。

100.白贲 [正宫]鹦鹉曲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

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么)

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

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乍看该曲是礼赞隐逸生活,实则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说自己是个不识字渔夫实为对社会的愤激之语。以下所描绘的自由自在的渔父生活,也可作如是观。“算从前错怨天公”的“算”字,是习用的勉强承认的词。“错怨天公”何事作者没有明讲,我们可推知其所怨乃是天公没有给他安排一个能够发挥才能的地位。“甚也有安排我处”也并非从心里表示满意。此处“甚”字,也是带有勉强承认的语气,实质是对天公的安排,极大不满,暗含着怀才不遇的怨愤。这种情绪,在元代一般汉族文人中普遍存在。当时,在民族歧视政策下,汉族文士多不能为国所用。白贲自然亦然,只是作些地方小官,且为时短暂。这支曲道出了当时一般文士共有的心声。

101.贯云石 [双调]寿阳曲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

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新伙刚到,离人就要分别,月夜江水,离愁满溢,江水中的月儿也同人一样不圆;悠悠画船,独自东去。冷落孤寂之景,增添了几多凄凉的离愁别绪。而这还只是开头的第一夜呵!以后将是无数的夜、无尽的相思,末句最是含蓄悠远,造成了延宕的审美效果,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能使人对离人别后的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作审美想像,加以补充。

102.贯云石 [双调]清江引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

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此曲系作者辞官后写的。他辞官是因为看透了“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的官场险恶。当时一个处于高等民族地位的官员,尚总感到这种朝不保夕的危险,于此可见元朝上层统治集团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与倾轧。因此,避开是非之地,找一个桃花源式的生活之处成为作者远祸保身的理想。这支曲子深刻反映了当时为官者的这种心态。

103.贯云石 [中吕]红绣鞋•欢情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

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

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此曲的抒情主人公乃是一位年轻女子。开篇一连叠用八个“着”字,生动别致,真实地表达了恋人难得相会、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急切心情。他们对不容易到来的相聚极为珍惜。所以才有诸多的热烈动作,而且又有听、数、愁、怕时间飞逝的心理状态。“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情未足”的重复,更加重了恋人们的急切与恐惧。五更将至,这位女子竟然发出了:“天那,更闰一更儿妨甚么!”的呼喊,完全为痴情中人之语。如此歌赞男女欢爱,尤其是女性的热烈与大胆,在元曲中不是多见的。

104.贯云石 [双调]殿前欢

楚怀王,忠臣跳入汩罗江。

《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

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

为甚不身心放?

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105.贯云石 [正宫]小梁州•秋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鹭鸶藏。

金风荡,飘动桂枝香。(幺)

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潮漾。

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此曲为贯云石晚年隐居杭州时所作。他对风光秀丽的杭州怀有深厚感情。该曲极尽西湖秋色之美。其所描绘的乃是一个略显善意的清爽、沉静的境界。其深层则是其淡泊名利、飘然出世的思想。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西湖亭亭玉立的芙蓉,静静地觅食的白鹭。菊花怒放,满目秋光,金风习习,桂香送爽。登高远望又见钱塘波涌,一派长江大河气象。湖水清澈,江潮滚动,天边已挂斜月,两三行新雁掠过天空。此曲所择取的景物和意象,都极富秋之神韵,作者又能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使得情景合一,加大了情的深度与景的厚度。

106.贯云石 [双调]折桂令•送春

问东君何处天涯?

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随柳絮吹归那答?

趁游丝惹在谁家?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此曲写女子伤春。作者以问句开端:主宰春天的神你到远方何处去了?这里只剩下西下的落日和啼叫的杜鹃,以及漂流桃花的溪水。远山淡淡,芳草茂密,残霞隐约。这些都是描绘春天的景物,但它在一个满腹哀怨的女子眼中却失去了明媚,染上了伤愁。接着,主人公进一步发问:柳絮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空中的游丝挂到谁家呢?她的思绪也如同柳絮一样被风吹走,连琵琶也懒得弹拨,喜欢荡的秋千也荡不起来了。不知不觉间,月亮已照在窗纱上了。这首小令文雅、含蓄、沉静,写尽了一位思春的青年女子的哀愁。

107.贯云石 [双调]清江引•咏梅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这是一首优美的咏梅言志的散曲。全篇咏物,句句不离梅花纯洁高雅的品性,同时,又是字字言志,正是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的写照。他辞官而隐居,就是此曲的最佳注脚。曲境活泼,格调明朗,如首句“南枝夜来先破蕊”之俊俏,末句“有时节暗香来梦里”之顽皮,都令人满口生津,回味无穷。其韵律谐美,用语工巧,也是少见的,如动词“破”、“泄漏”、“交”、“惹”、“来”,都极恰当地表达了梅花的特征,且有拟人手法之传神。修饰词“先”、“偏宜”、“有时节”、等都有分寸,又不呆板,很是活泼。而“暗香”一词写梅花香之妙,虽借用前人诗,却另有新趣。

108.贯云石 [双调]清江引•咏梅

芳心对人娇欲说。

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

茅舍澄澄月。

包藏几多春意也。

此曲咏月夜梅花。起用拟人手法,“娇欲说”三字,意蕴无穷,写尽梅花的动人神态,惹人怜爱。然后由近及远,由眼前之梅花说到四周之物色:“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明月清辉,淡烟飘渺,梅花解人,这一切的一切,自然包含有无限的春意!作者是在写景,同时也在抒情。在传神写物的同时,细腻地吐露着自己的微妙情怀,情景交融,物我浑然,自能引起读者共鸣。

109.贯云石 [双调]清江引•惜别

若还与他相见时。

道个真传示。

不是不修书。

不是无才思。

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这是支描写男子叹惜与情人离别之苦的小曲。小曲妙在不是直抒别怀的苦味,而是采用“节制”的笔法来表达这种郁结的情感:先是虚拟与情人相见时告白自己的心迹,继则采用“否定”的口吻,委曲道来,极写自己的情致深长;接连四个“不”字,以盘马弯弓之笔法,故作吞吐顿挫之语气,不独将“我”的心迹抖落得酣畅淋漓,而且将曲中“情势”推到高潮,又为后一句设下悬念,使读者忍不住要弄个明白:倒底是为什么?于是,“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句一出,便使人体味出那种表白中所隐含的深挚情感是何等的绵长而宽广!整支小曲句短情长,曲折深妙,似抑还扬,韵味无穷。

110.贯云石 [双调]清江引•立春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这支小曲本为应酬之作,细审全曲,有“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各句皆用了“春”字。乃为赋前所定。但作者并未囿于作曲所限,而是扣紧“春”字,全方位地展现立春时节的春景春情,写得清新自然,情趣横生。首尾两句是从风俗角度描绘立春之际的古老而又新鲜的迎春仪式:女子戴金钗,剪彩为燕;人们扮神鞭土牛,则为“迎春”之俗。中间三句从树梢、水池、地气诸方面渲染出生机初绽的春意,读时令人有春风扑面之感。整首小曲用词极有分寸、“杪”、“始”、“初”皆准确地点出立春时机万物苏醒,生机萌发的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

上一篇 2023年05月12 18:50
下一篇 2023年06月05 03:11

相关推荐

  • 屈原的经典诗句,屈原最出名的一句

    1、原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处:《离骚》译文: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2、原文: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浊我足。

    2023年04月16 241
  • 带有柳字的诗句,带柳字的诗句50首

    柳在诗词中,代表着离情别意。人们在送别时,会折柳相赠。带柳字的诗句50首,当春天来临时,柳条抽芽,点点青翠,喻示着春天的到来,而那随风飘荡的柳条,又何尝不是离人的点点思念呢。30首柳的诗词,其中,有美

    2023年05月25 215
  • 师恩如海下一句,师恩如海,倾我至诚

    敬爱的老师: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您与我相逢数年,教我以人道,授我以书华,感我以秉性,沐我以恩泽。如今笔顿于此,心下无限思绪,只记得您一片恩情如海,长润我心。不由得回想起高考的前一晚——也就是昨晚,您如

    2023年05月25 299
  • 描写霍去病的诗句,描写霍去病最有名诗句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刚刚登基。这时候的霍去病才刚一岁,对天下所发生的事全然不知,他们一家子都生活在平阳公主的府中,姨妈卫子夫是府中歌女,舅舅卫青是骑奴。正常来说,霍去病长大后也会在公主家里做个奴隶,

    2023年06月06 216
  • 现代诗元曲乐府有哪些,元曲代表作

    有一个词叫诗语,意思是诗的语言。对于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诗语”。可以让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分辨能力,更上一层楼!【古体诗、近体诗、今体诗】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2023年04月16 280
  • 关于青松的诗句,关于描写青松的诗句古诗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松为“岁寒三友”之一,是植物中的寿星,关于描写青松的诗句古诗,有“百木之长”之美誉,曾为无数文人墨客歌咏。苏东坡一生爱松,据《东坡杂记》记载,“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

    2023年04月22 217
  • 日入愁未息的上一句,形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句子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唐·孟郊2、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登科后》唐·孟郊3、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梅花落》南北朝·鲍照4、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2023年05月21 225
  • 雨的诗句古诗,雨的古诗30首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4.山下

    2023年04月23 245
  • 关于同学的诗句

    十首古诗致青春:愿你青春无悔,韶华不负青春属于有梦想有追求的人。只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青春就属于你。时间带不走年轮。流年带不走青春,青春永不散场。《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2023年05月04 249
  • 描写迎春的诗句古诗,迎春的古诗词句

    《青烟威文学》作者:梁文君/彭宇昭/毛峰/朱开道/金登仁/张桂华/徐运民/汪转户七律迎春花文/梁文君(山东莱阳)棱条有意接韶光,覆雪凌寒信守常。灼灼玲珑舒玉洁,戋戋点缀簇金黄。赊来暖日孤诚著,借得熏风

    2023年05月15 233
  • 元曲叨叨令怎么写,元曲的拼音怎么写的

    9.《双调·蟾宫曲·春情》元朝·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10.《一枝花·不伏老》元

    2023年04月20 277
  • 洛阳牡丹甲天下全诗,洛阳牡丹甲天下典故

    洛阳牡丹甲天下典故,【诗词学习】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2023年04月30 21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