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全诗的含义,赋得古原草送别题解

中唐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小诗歌咏了春草的无限生命力,又融入了哀而不伤的离别之情,

中唐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小诗歌咏了春草的无限生命力,又融入了哀而不伤的离别之情,特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早已成为人们赞美生命之蓬勃、顽强的句子。不过,这首看似简单的小诗,古往今来的诗评家却有各种不同的解读。

主流观点认为,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写于贞元三年(787年),赋得古原草送别题解,当时,十五六岁的白居易初到长安,准备进士科考试。当时进士科考试的一项就是考作诗,白居易的这首诗可能是考试习作。不过,也有一些题前加“赋得”的诗作和科考没有关系,多是咏物诗,且很多是借咏物来送别。比如钱起《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戴叔伦《赋得古井送王明府》等。从诗歌内容来看,白居易这首诗属于这一类。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写给友人的送别诗,送别的地点是长安城东南著名的景点乐游原。乐游原是长安城的最高点,地势高平轩敞,站在乐游原上远眺,长安城的景致尽收眼底。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和杜牧的“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均是以乐游原为题的诗作。

这首诗有个很出名的典故。《唐摭言》中记载,青年白居易尚未成名时,拿着自己的诗作拜谒顾况。顾况有些不屑地说:“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不过读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后,顾况改变了看法:“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认为白居易有如此才华,能在长安城落脚没有问题。后来这个故事又被其他史料屡次引用,所以流传很广。

“离离原上草”的意思是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出处:该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

从诗作内容来看,多数人认同这首诗“咏草送别”的主题。如古典文学专家程千帆认为,这首诗的内容沿用《楚辞》中的传统意象,由春草而及别情,但它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对平凡的生物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的歌颂。

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3、 【注释】。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含义

编选《唐诗三百首》的清人蘅塘退士对这首诗有不同的注解,他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是一篇声讨小人的诗歌。蘅塘退士给这首诗加了几句批语,其批第一、二句云:“诗以喻小人也。”批第三句云:“销除不尽。”批第四句云:“得时即生。”批第五句云:“干犯正路。”批第六句云:“文饰鄙陋。”结尾二句批云:“却最易感人。”意为野草象征小人,野火象征君子对小人的痛恨和愤怒。诗明写野草的繁茂,暗指小人如草一样得势,君子遭排挤陷害,才造成友人的远离。

意思是: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一、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

蘅塘退士的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太多认可。如果按照这首诗作于贞元三年(787年)的说法,白居易当时只有十五六岁,尚未涉入政坛,应该不会对政坛有太多接触和了解,不太可能写这种政治意味浓厚的讽喻诗。明朗积极的青年更可能关注的是春草的蓬勃生命力,用荣枯的野草来寄托自己的别情。

“离离原上草”的意思是“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离离”的意思是“形容青草茂盛的样子。”【原文】: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唐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含义

还有另一种解读,认为这首诗寄予的对象是恋人湘灵。白居易青年时期与一个名叫湘灵的姑娘相恋,两情缠绵,但是因为求学、仕途等原因多次分别,后来因为其他原因分手。此后几十年中,白居易写过很多首怀恋湘灵的诗作,还有两首明确提到了这个名字。有学者推测,这首诗作于诗人与湘灵盟生恋情之初的贞元九年(793年),这是两人恋情发生之后的第二次分别,故而诗中有“又送王孙去”之说。还有一条线索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草和送别的情绪,与其他白居易写给湘灵诗中的“草”的意象相因应。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含义

这听起来有些牵强,不过这首诗是不是作于贞元三年(787年)也确实有待商榷。按照通行的白居易年谱,他十五六岁时在江南,尚未到长安,前往长安的时间至少在贞元五年(789年)之后,而那时顾况已经被贬为饶州司户,所以这首诗有可能是在江南时所作。古典文学专家傅璇琮也认为,“长安居大不易”的故事未必是真事,不能作为依据来论证顾况和白居易的事迹,也不能据此来确定这首诗的创作年份。白居易十九岁那年可能在苏州见过顾况,也有可能《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作于此时的苏州。

这首诗的意思是: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这首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首先附上全诗原文及译文,方便我们来解读这首诗。【原。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03:41
下一篇 2023年04月17 02:28

相关推荐

  • 久旱逢甘霖下一句是什么,久旱逢甘露下一句诗句

    南宁11月27日,在南宁青秀山举办的第七届菊花展上,久旱逢甘露下一句诗句,市民纷纷前来赏花观看表演,乐享初冬周末休闲时光。通讯员朱小明摄11月27日,在南宁青秀山举办的第七届菊花展上,市民纷纷前来赏花

    2023年05月18 214
  • 形容雪景的诗句,赞美雪景的诗词

    多地初雪已至,我们为大家准备了100句关于雪的诗、词、文,就在赏雪中领略诗人那浓浓的雪中情意吧。1、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查辛香《清稗类钞·咏罗浮藤杖所作》2、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23年05月10 300
  • 偷得浮生半日闲上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闲,坐看云卷云舒

    偶尔看到一首佳句,“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这首唐诗出自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偷得浮生半日闲,坐看云卷云舒,看来从古至今,人们的心情都会有意气消沉,无聊失落

    2023年06月01 232
  • 关于勤奋好学的诗句,关于勤奋刻苦读书的古诗

    ”新学期到了校园内又响起琅琅读书声这些励志古诗文也送给每一个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你读书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

    2023年05月03 240
  • 励志诗句大全霸气的,励志霸气的诗句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文学家、诗人。作为“建安文学”的领袖,曹操的诗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南朝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评

    2023年05月15 210
  •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完整诗句,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

    在诗词里,亲情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友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爱情是“春天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在诗词中,找到最诗意的解读。想自己写一首极美的诗

    2023年05月09 323
  • 荡秋千的诗句,荡秋千的优美诗句

    秋千的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古今艺术图》载:“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齐桓公伐北戎还,始传入中国。”时至今日,秋千还是我国很多民族共有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1、《点绛唇·蹴罢秋千

    2023年04月26 307
  • 山的诗句,赞美山景的诗句

    插画师|寂阳山之美,或可在古诗词中见其之秀丽,见其之险峻,见其之崎岖……外出旅行,总免不了观山峦之美,每个地方的山都因地势不同,姿态各异,各有千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山”的古诗词,日后见秀美

    2023年04月14 260
  • 关于燕子的诗句,赞美燕子的绝佳名句

    导语:燕子学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燕子的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燕子归来依旧忙。——谢克家《忆君王》2、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3、燕子经

    2023年06月05 261
  • 形容花开得很美的诗句,赞美花朵绽放的诗句

    锦带花开,绚烂多姿!锦带花,又叫五色海棠、海仙花,花色艳丽,远看犹如一条锦带缠绕在枝条上,故得名锦带花。锦带花以其灿烂夺目的身影,得到了人们的赞叹,在文人墨客的手中,锦带花的美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云

    2023年04月25 241
  • 雨字诗句,带有雨字的飞花令100首

    燥热的夏日,期待有一场淋漓尽致的大雨,冲刷心中的烦躁,冲掉这烦闷的空气。夏天的每一场雨,都会让人神清气爽,淋漓痛快。夏天的那场大雨,是苏轼笔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突然来去的阵雨,是陆游诗

    2023年04月21 306
  • 人贱自有天收的下一句,人贱必有天收前一句

    十五岁那年,在一个百无聊赖的深夜,我趴在床头点了跟寂寞的烟,刚抽上两口,我爸推门进来了,我习惯性给我老爸发了一根烟,老爸接过去点上,谁也没说话,静谧的时光在父子两的指间慢慢流逝。老爸吐了一个不太标准的

    2023年06月06 22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