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朝元曲多,元朝为什么会出现元曲

引子元朝,在历史上存在了不到100年,但是却纷乱动荡了90多年,不过老百姓的精神世界,因为一样东西的存在反而更加多姿多彩,没错,就是“元曲”。那元曲是怎么诞生的呢?我们来捋一下。三、元曲是文化相互交融

引子

元朝,在历史上存在了不到100年,但是却纷乱动荡了90多年,不过老百姓的精神世界,因为一样东西的存在反而更加多姿多彩,没错,就是“元曲”。那元曲是怎么诞生的呢?我们来捋一下。

三、元曲是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继承了传统文学,相互交融的必然结果。

元曲

分元散曲和元杂剧两种形式。

一、元散曲

元散曲和宋词的比较,其实这个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例如∶

《天净沙•秋思 》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一首元曲大家都非常了解不过了,“天净沙”是曲牌,“秋思”是题目,但是有时候我们还是经常会跟宋词搞混,元朝为什么会出现元曲,举个例子∶,

《青玉案·元夕》

——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回元曲繁荣的原因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短暂的,但是国力空前强大的,元曲能和和唐诗、宋词并例齐名是非常了不起的,元代戏曲兴盛原因一、 戏曲兴盛的基本前提1、 城市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2。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而这首词中“青玉案”是词牌,“元夕”则是题目。

音乐大融合

到后来渐渐的分成了两个流派∶高雅派和通俗派。

一、高雅派∶受到文人影响,提高了词的文学水平,而且有了许多要求,比如格式和对文字的要求,就这样发展到宋朝,就达到了词生巅峰,到后来词就成了高雅文学,渐渐的跟音乐就没有了关系。

二、通俗派∶金朝占领北方后,对民间的曲子词加入了一些游牧民族的音乐,在金朝末年就形成了元散曲。配的音乐叫曲牌,与宋词相比,所填的词也更加口语化。到了元朝,由于文人又把散曲的文学性提高了,相应的影响力也变大了,就这样,元散曲在元朝时期也达到了巅峰。

虽然宋词和元散曲看起来相似,但曲子和格式都有很大的差别,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元散曲的直白和通俗、口语化,普通百姓都能够听得懂。再举个例子∶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是不是再往下就不会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摘自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服老》。有了这个特点,元散曲很快就在百姓中流行起来。

为什么元朝元曲多

二、元杂剧

元杂剧和元散曲用的音乐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把元散曲用音乐组合起来,再配上戏文将其表现出来,就成了元杂剧,比如元杂剧的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白朴的《梧桐雨》等。

元曲的发展兴盛原因是;一,元代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民族相互纷争的战乱局面,出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虽然是不平等的,但是各民族带来的文化成果却促进了元曲的发展。二,元代统治者重视商业这是和其他朝代不同的地。

元杂剧在我国戏曲届中的地位非常高,是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因为在中国戏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有能与鬼神沟通的巫和傩、春秋战国时期的俳(pai)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汉朝的蚩尤戏(演出者头戴牛角,而相互觝触)、隋唐的歌舞、宋朝的滑稽戏等等,形式有很多,但都不能称作戏曲,真正成熟的戏曲要有歌舞、有表演、有故事。

上一篇 2023年05月29 10:41
下一篇 2023年06月06 13:27

相关推荐

  • 曹雪芹与元曲,曹雪芹是谁

    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元代:白朴关汉卿是元代戏曲作家。曹雪芹是清代名著《红楼梦》作者。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司马迁是西汉时期

    2023年04月13 216
  • 看破红尘的诗句,大彻大悟看透人生的诗句

    中国是一个诗词歌赋最为发达的国度,没有之一。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笔耕不辍,留下了汗牛充栋的作品,尤以唐诗、宋词最为人所津津乐道。凡我大中华人士,无论文化水平如何,都能吟上几首。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场

    2023年04月11 285
  • 不识庐山真面目下一句,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怎么接

    电视剧尤其是古装剧中,成亲入洞房之时,常有这样一句台词“春宵一刻值千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

    2023年05月13 255
  • 儿童急走追黄蝶的下一句,儿童急走追黄蝶的小练笔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题为《村居》的小诗,很多人都不陌生。这首诗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至今已逾30年。但说起这首诗的作者高鼎,人们怕是会一

    2023年04月16 288
  • 春水诗句,春水最好的十首诗

    《春水》【唐】杜甫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译文1.关于描写春水的经典诗句关于描写春水的经典诗句1.描写春水的古诗名句春水碧于天,

    2023年05月21 244
  • 相思的诗句意思,相思古诗全诗的意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首先,《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评论家一般都认为是王维创作的,是一首借咏物而寄托自己思念某人(其实也是让某人思念自己)的诗。全诗自然明快而又委婉含蓄

    2023年05月20 261
  • 从来佳茗似佳人全诗,从来佳茗似佳人下一句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宋·苏轼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是出自苏轼的《次韵寄壑源试焙新茶》。

    2023年04月24 300
  • 春风十里不如你下一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全诗

    —回复『早安』,迎来一天好心情—◆◆◆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十里,亦不如你。十里春风不如你,三里桃花不及卿!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初相识,明眸流转、巧

    2023年05月25 312
  • 元曲里的另类之美,元曲之美

    元代磁州窑瓷器中,那些带有文字装饰的器物,在不知凡几、琳琅满目的器物中愈外引人注目,匠心独具的先古工匠运用竹签剔划或毛笔书写的方式,通过“真、草、隶、篆”各种书体,在器物上随意挥洒出了雅正善达的唐诗宋

    2023年04月10 259
  • 描写木棉花的优美诗句,最经典的写木棉花的诗

    生无绿叶衬红妆。蒙尘纳垢吐芬芳。1、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宋杨万里《三月一十雨寒》释义:姚黄魏紫这样的牡丹极品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

    2023年04月14 307
  • 猪油蒙了心下一句歇后语,猪油蒙了心

    “在历史深处打捞那些即将消失的传说。”这是作家王双华时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这些年,他在地方文史资料中爬梳研读;在乡村间奔波寻访,采访了许多经历过抗战年代的老人,终于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硝烟飘过盐河》(江

    2023年04月17 331
  •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下一句是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文案

    节气简介2021年2月3日22点58分39秒,太阳到达黄经315°,此时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下一句是,“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出处:南朝·梁·萧绎《纂要》:一年的计划是春

    2023年04月17 2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