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先简介作者及有关他的故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他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先简介作者及有关他的故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他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所以又称陈思王。后人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曹植才华横溢,诗文写得非常好。南朝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其著作《诗品》中写道:“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意思是:陈思王曹植的诗文就像人类之中的周公与孔子;也像有鳞片有羽毛的动物之中的龙和凤凰……另一位南朝文学家谢灵运也很佩服他,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一石是十斗)成语“八斗之才”,即来源于此。

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操的长子曹丕做了皇帝后,忌恨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弟曹植。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就要把他处死。曹植听了,刚走几步,就吟出六句诗来;即我们要讲的这首诗。因为曹丕要曹植七步之内作成,所以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

最后,欣赏这首诗。

一 巧用比喻,弹奏弦外之音。

曹植的这首诗是被曹丕逼着写的,而且是必须在七步之内作成,否则处死。在这种情境下,一个胆小的人就算平时会写诗,恐怕也吓得没词儿了。可曹植则不然,他不是急着随便想出几句来保命,而是从容不迫地用巧妙的比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你看,前四句不仅叙述了燃萁煮豆这一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而且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萁”在釜下凶狠地燃烧而煎熬釜中“豆”的过程。

如果说,曹植吟出前四句后,曹丕也许尚不知他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当曹植吟毕后两句,曹丕可能就会脸红出汗了!天啊,“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当曹丕听到这两句时,他会想什么呢?曹丕会不会想:这是说谁呀?“萁”与“豆”是“同根生”,难道我曹丕与曹植不也是同父同母所生吗?而我现在如此对待弟弟,不就如同“萁”在煎熬“豆”吗?在釜中“泣”的哪里是“豆”,那分明是我的弟弟在啜泣啊!他终于听懂了诗中的弦外之音。于是,曹丕感动了,羞愧了。

这就是曹植的手足情怀,这就是子建的“八斗”之才!

《七步诗》——两汉: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二 用词精炼、形象、生动。

说精炼,是指往往只用一两个字,就能表达好多意思。如,“汁”与“羹”这两个字都是表示事物的名词,粗看起来,只是用来告诉读者燃萁煮豆要做什么,但仔细琢磨,原来,这样做的最后目的是要把豆子粉碎,使之先成为“汁”,然后成为供人吃的“羹”呀!于是,这个燃烧着的“萁”之无情和残酷也就不言自明了。

说生动,是指善于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如,“泣”这个字写得太恰当、太生动了,真的是前无古人。如果仅仅说是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拟人”一下,那“豆在釜中泣”写成“豆在釜中悲”“豆在釜中吟”“豆在釜中啼”“豆在釜中哭”“豆在釜中号”等等,不也行吗?仔细想想,诗中写“豆”在釜中被煎熬的声音,用“吟”“啼”“哭”“号”,虽然都是拟人,但,哪一个也不行;只有“泣”字,才能最准确、最恰当、最生动地形容“豆”在釜中的那种忽大忽小、忽断忽续的声音,而这种声音与人在伤心时的啜泣声极其相似。更何况,“泣”与“汁”“急”同韵,更增加了全诗的和谐美。

三 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

文章结尾时还要补充一点内容,就是要告诉读者,这首诗还有一种版本是这样的: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上一篇 2023年05月04 07:42
下一篇 2023年05月25 23:28

相关推荐

  • 藏古今学术的下一句,环境清幽藏古今学术下联

    写人记事过五关,斩六将。亲贤臣,远小人。鸿门晏,桃园盟。孙行者,祖冲之。言必信,行必果。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登高极目,览水送归。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名扬四海,声震八方。物华天宝,人

    2023年05月26 225
  • 元曲诗人代表作,元曲代表人物及作品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诗词君要介绍十首优美的元曲。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读了一遍就会爱上。《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023年04月12 272
  • 大海诗句,赞美大海的经典诗句

    《观潮》陆游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涛头汹汹雷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映青山行。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关于大海的诗句如下:1、海上

    2023年06月04 215
  • 关于要下雪的元曲作文结尾,关于下雪了的作文结尾

    冬至后,地球开始寒冷的模式,各地大雪飘飘,银装素裹,可惜,从小雪开始就盼望的雪花却久久不能亲眼见到,只有读有关大雪的诗歌,想象雪花漫天的情景。而古诗词中的雪永远洁白清凉在我们心底。虽然冬至已过,而雪花

    2023年04月17 249
  • 帝辛亵渎女娲的诗句,帝辛题诗亵渎女娲

    受到商纣王帝辛淫诗的调戏,盛怒中的女娲娘娘为何不能直接除掉他“梨花带玉争娇艳,芍药笼烟聘媚妆。但得妖挠能举动,娶回长安侍君王”。商朝第28代皇帝的纣王帝辛,帝辛题诗亵渎女娲,因为题的这首淫诗,给自己和

    2023年05月02 309
  • 思念故去父亲的诗句,思念逝去父亲催泪诗句

    《怀念父亲》七言绝句八首其一天人一隔五秋冬,每到清明思更浓。雁去来年犹可见,我哀归处不相逢。其二节到清明思念长。我来祭奠纸和香。4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思念的诗句《赠别》44

    2023年05月18 220
  • 关汉卿元曲书法作品,元曲大家关汉卿的作品有哪些

    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左右),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

    2023年04月21 215
  • 带比喻的诗句,含有比喻的诗句100个

    古代文豪们留下的众多佳作中,含有比喻的诗句100个,含有比喻的诗句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日,我们来了解一下那些“国民度”不高

    2023年05月15 274
  • 学习诗句

    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6、书籍

    2023年04月20 263
  • 疫情诗句,适合用在疫情当下的古诗

    抗疫诗词十二首:四面楚歌重抖擞七绝二章·十七年后又见钟南山贤哉国士世无双。不信瘟神不伏降。四面楚歌重抖擞。再披霜发过长江。阽危二度出山林。劲草真金国士心。一席诤言排众议。信知定海有神针。——————·

    2023年04月17 231
  • 元曲精选头像动漫可爱女,动漫头像女生可爱萌

    唐诗宋词元曲:(文末有领取方式)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抒情方式,唐诗起于韵律,宋词重于感情,元曲颂于舞台。中国四大名著都产生于明清时期,成为古典小说的经典代表。然而说起诗词,动漫头像女生可爱萌,恐怕无

    2023年04月16 270
  • 关于睡觉的诗句,把睡觉说的有诗意一点

    春困夏乏秋盹冬眠,秋天也是睡眠的好时节!秋深时节,拥衾而眠,听着潇潇秋雨和风飘洒,或者听着音乐进入梦乡,把睡觉说的有诗意一点,好好享受秋天的闲暇时光!,秋雨夜眠唐-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

    2023年05月24 25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