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先简介作者及有关他的故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他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先简介作者及有关他的故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他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所以又称陈思王。后人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曹植才华横溢,诗文写得非常好。南朝的文学评论家钟嵘在其著作《诗品》中写道:“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意思是:陈思王曹植的诗文就像人类之中的周公与孔子;也像有鳞片有羽毛的动物之中的龙和凤凰……另一位南朝文学家谢灵运也很佩服他,曾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一石是十斗)成语“八斗之才”,即来源于此。

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操的长子曹丕做了皇帝后,忌恨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弟曹植。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就要把他处死。曹植听了,刚走几步,就吟出六句诗来;即我们要讲的这首诗。因为曹丕要曹植七步之内作成,所以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

最后,欣赏这首诗。

一 巧用比喻,弹奏弦外之音。

曹植的这首诗是被曹丕逼着写的,而且是必须在七步之内作成,否则处死。在这种情境下,一个胆小的人就算平时会写诗,恐怕也吓得没词儿了。可曹植则不然,他不是急着随便想出几句来保命,而是从容不迫地用巧妙的比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你看,前四句不仅叙述了燃萁煮豆这一人们熟悉的生活现象,而且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萁”在釜下凶狠地燃烧而煎熬釜中“豆”的过程。

如果说,曹植吟出前四句后,曹丕也许尚不知他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当曹植吟毕后两句,曹丕可能就会脸红出汗了!天啊,“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当曹丕听到这两句时,他会想什么呢?曹丕会不会想:这是说谁呀?“萁”与“豆”是“同根生”,难道我曹丕与曹植不也是同父同母所生吗?而我现在如此对待弟弟,不就如同“萁”在煎熬“豆”吗?在釜中“泣”的哪里是“豆”,那分明是我的弟弟在啜泣啊!他终于听懂了诗中的弦外之音。于是,曹丕感动了,羞愧了。

这就是曹植的手足情怀,这就是子建的“八斗”之才!

《七步诗》——两汉: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二 用词精炼、形象、生动。

说精炼,是指往往只用一两个字,就能表达好多意思。如,“汁”与“羹”这两个字都是表示事物的名词,粗看起来,只是用来告诉读者燃萁煮豆要做什么,但仔细琢磨,原来,这样做的最后目的是要把豆子粉碎,使之先成为“汁”,然后成为供人吃的“羹”呀!于是,这个燃烧着的“萁”之无情和残酷也就不言自明了。

说生动,是指善于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如,“泣”这个字写得太恰当、太生动了,真的是前无古人。如果仅仅说是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拟人”一下,那“豆在釜中泣”写成“豆在釜中悲”“豆在釜中吟”“豆在釜中啼”“豆在釜中哭”“豆在釜中号”等等,不也行吗?仔细想想,诗中写“豆”在釜中被煎熬的声音,用“吟”“啼”“哭”“号”,虽然都是拟人,但,哪一个也不行;只有“泣”字,才能最准确、最恰当、最生动地形容“豆”在釜中的那种忽大忽小、忽断忽续的声音,而这种声音与人在伤心时的啜泣声极其相似。更何况,“泣”与“汁”“急”同韵,更增加了全诗的和谐美。

三 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全诗

文章结尾时还要补充一点内容,就是要告诉读者,这首诗还有一种版本是这样的: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上一篇 2023年04月19 13:15
下一篇 2023年05月19 03:03

相关推荐

  • 元曲中散曲和剧曲,元曲分为剧曲和散曲

    第一讲“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第一课“什么是曲及曲的产生”一、什么是曲及曲的分类1、什么是曲?我们所学习的曲,主要是指元曲。什么是元曲呢?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广义讲,它包括了盛行于元代的杂

    2023年04月18 271
  • 描写雨后的诗句,雨后意境很美的诗句

    夏日炎炎,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来一场及时雨。雨霁天晴,呼吸着雨后清甜的空气,感受雨后的清新凉爽,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如此清晰和明朗,雨后意境很美的诗句,让人置身于美好之中!,今朝新雨霁,关于雨霁的诗词,去欣

    2023年06月06 276
  • 元曲精选封面文案图片温柔,文案封面

    唐诗宋词元曲在历史地位上一直都是并列的,即便平时我们读元曲读的少。元曲雅俗共赏,一代代的名家,写下了许多自然酣畅的作品,至今读来,让人回味。在唐诗宋词里,春天是绚烂多姿的,文案封面,在元曲中,春天又有

    2023年04月20 315
  • 石花七品元曲天净沙

    为了回馈社会,传递关爱,在三八女神节之际,特别推出重磅福利。活动时间:2020年3月8日至2020年3月31日。优惠对象:@全国游客。优惠政策:凡购买以下任意一个“4A级或5A级景区门票”即可免费赠送

    2023年04月12 253
  • 唐诗宋词元曲有必要背过么,必背唐诗宋词元曲

    说来惭愧,在学校的时候,必背唐诗宋词元曲,对语文历史没什么兴趣,因为那时觉得它们除了背就是记,没有情景体验和人生感悟真理解不了,一点实用性都没有。步入社会,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静下心来无意间看了几篇唐诗

    2023年04月12 213
  • 不拘小节上一句,大事不拘小节下一句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经常被人们提起的意思是:做大事的人,不用注意生活小事。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这个解释还是不够准确,甚至有可能造成误解。我赞成“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说在做大事者要抓

    2023年04月12 287
  • 已婚相见恨晚的诗句,最打动婚外情人的情话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次遇见,于茫茫人海中,于车水马龙中,真正能走到心里的,却有几个?在世间颠沛流离时,若能邂逅一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际遇,该有多好。《节妇吟》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

    2023年04月11 255
  • 励志诗句,不负韶华的励志诗词

    诗,是为了表达心志、抒发情志而存在的。即所谓“诗言志”。有关励志的诗句1、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李商隐《陈后宫》2、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3、奏恺乐,归

    2023年05月30 283
  • 一切刚刚好下一句,不早不晚一切刚刚好幽默句子

    如何撩成熟女人,记住这三点。如何撩成熟的女人呢?姐姐好姐姐香。但是姐姐不好撩。这个视频我做了很多调研总结出来的方法。有很多男人看到自己心目中的女神就一股脑的扑上去,不早不晚一切刚刚好幽默句子,这是一种

    2023年05月09 285
  • 徐庶进曹营下一句,三国杀中貂蝉的离间算锦囊吗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句说对于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来说绝对不会陌生!没错,它讲的就是徐庶的故事!徐庶原名叫徐福,三国杀中貂蝉的离间算锦囊吗,早年为人报仇,后来得以获救,才将原来的名字改成徐庶!获救之后的

    2023年05月23 246
  • 描写下雪的诗句,描写雪的唯美诗句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最美好的夜,莫过于下雪的夜。雪夜,描写雪的唯美诗句,倚窗听雪,万物萧然,天地间一片沉寂。在雪夜里,有酒相伴,读书写诗,一幅美好的画卷。大雪拥蓬户寒梦不成归,十五首雪夜的诗词,欣

    2023年05月10 256
  • 芳华的诗句,青春不负最美芳华诗句

    满庭芳,词牌名。因唐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诗句而得名,又一说得名于柳宗元“偶地即安居,满庭芳草积”。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等。有平韵、仄韵二体。《满庭芳·山抹微云》【宋】秦观山抹微云

    2023年06月01 22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