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喻为连绵的群山,那么,诗歌就是群山之峰。”诗歌蕴含着丰富而美好的情感,是一个人心灵的远方。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阅读唐诗宋词的感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一句句诗词歌赋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积淀成“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童年时代,尤其需要蕴含了传统文化精髓的古典诗词的浸润。哪个孩童记忆中没有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哪个孩子没有摇头晃脑地吟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正是有了这些记忆,才有了文化认同。
这是有必要的。读古诗欣赏古诗,能使人心情愉悦,就像懂音乐的人聆听音乐一样,这是一种艺术享受,只有懂艺术的人,才能从中获得快乐,艺术是喜欢艺术的人得到的精神食粮。经常背诵古诗或能信手赋诗一首,可以陶冶性情,提高。
具体而言,读古诗究竟能培养儿童哪方面的能力呢?特级教师黄荣华将为我们来答疑解惑。
下文首刊于《中华读书报》2021/03/24。
黄荣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上海市语文名师基地主持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
近些年常被年轻的妈妈们问及,小孩子读古诗有什么好处。我也一直在回答这个问题,但每次都是在不同的场合,回答也就有一些侧重。今天就在这里做一次较集中的回复。
总的来说,古诗是孩子们学习母语的典范,因为古诗是最有民族根性的汉语,是最精粹的汉语,是最富诗性的汉语,是最具想象力的汉语,是最多彩的汉语。
分开来看,读古诗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培养良好的语感
人的语言到底是怎么习得的,还不得而知。但普遍认为,培养良好的语感是语言习得与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人对语言的综合感觉能力,包含对语言的理解力、判断力、想象力、联想力等,涉及心理、情感、思想、道德、审美等诸多生命经验。因此说,语感的形成不是学习某个单项知识就可以获得的,它必须是对生命经验方方面面的综合、融会、贯通才可以获取的。从这个角度看,语感就是某个生命体对其所存在文化的灵约与灵通。这样的灵约与灵通,自然是需要无数次的耳濡目染、身行体践才可能发生的。因此也可以说,语感,尤其是良好的语感,是一个人沉潜于生活与文化深处后对生活与文化的洞察、洞悉与洞烛。
一个人从出生,甚至在胎儿期,就已经在感觉母语了。当孩子第一次有需要地喊出“妈妈”或“爸爸”这个词语时,妈妈或爸爸的形象特征以及对孩子的特殊意义等综合经验就包含其中了。但可以说,这个“妈妈”或“爸爸”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孩子经历了无数次“妈妈”或“爸爸”的认知才喊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妈妈”或“爸爸”这个词语背后,实际上有一种生活与文化的综合象征意义,是需要多次反复地通过不同角度认识的叠加才能获得的。
仔细想一想,我们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这样的具有某种生活与文化综合象征意义的语言之中。所以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
经典古诗因其高浓缩性,内含极其丰富的民族心理、情感、思想、道德、审美等经验,几乎每个词语都是一个具有生活与文化综合意义的象征体,一首诗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所以,当孩子学习古诗时,其实就是进入民族心理、情感、思想、道德、审美等民族综合文化经验的象征森林中。
因此,不断地、反复地进出古诗,感觉其声韵,识察其情思,体味其妙趣,默而识(记)之,究而通之,成而化之,就一定能获得有关民族心理、情感、思想、道德、审美等民族综合文化经验形成的语感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感,不仅欣赏得了古诗,而且在表达自我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诗情诗思诗精神。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护持人性善根,滴灌诗性种子
中国最早的历史著作《尚书》(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中的《周书》开篇《泰誓》就说:“惟人万物之灵。”这是说,万物有灵,而人最有灵。
“明明德”,即彰明人内在的澄明德性。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总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孔子设计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大路。中国古代教育此后基本上是沿着这条大路走的。
第一层,“诗”作为一种美的结晶,作为一种凝结了诗人美的情思的语言艺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形式美的艺术样式,是人的生命成长教育的开始。
但是,如果你真的去体会,唐诗宋词是何等美妙的艺术啊~~~ 有的像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不就是一幅幅美。
第二层,读诗人在“诗”这种具有独特形式美的语言艺术的激发、激荡下,产生生命的跃动,进入联想与想象的诗性生命的成长历程中。
第三层,读诗人再将从“诗”这种具有独特形式美的语言艺术中激发、激荡的联想与想象,投到具有诗的品质的世象万事中,世象万事又具了“诗”的品性。
孔子说的“诗”当然是指他删订的《诗》(汉代后称《诗经》)。但我们今天不应拘泥于《诗经》,而应当将“诗”的内涵扩展为一切美丽的诗,当然就包括了古诗中所有美丽的诗。
一是可以打下古文基础,为阅读古经典提供方便;二是可以欣赏到古文那种简洁、押韵的美;三是可以从中掌握到古代历史(像杜甫的许多诗就反映出唐朝社会现实);四是可以提高自身修养;五是可以学着诗(词)人的方式思考问题。
培育想象力
汉字是所有文字中最具象征意味的文字,汉语是所有语言中最具联想与想象的诗性品质的语言。经典古诗则是汉字、汉语的精魂,自当独具想象力了。
因此,诵读经典古诗,与诗人一起“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就一定能放飞心灵,心逐天高,灵显天智,与天地万物相融相生,穿行于汉字之中,出入于天地之间,飞翱翔于诗意之上。
读古诗的好处还可以说出许多,上面只列出其大要。我要说,汲汲于眼前功利的人是无法享受古诗的。古诗属于对古诗怀有敬爱心的人!古诗属于信仰“兴于诗”的人!古诗属于将自己的心燃烧于古诗之中的人!
人们常说,我们今天的汉语表达(包括作家的写作)越来越粗鄙化。是的,越来越粗鄙!这与我们现代人离古诗(文)越来越远极有关系。
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相应的文学特色,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现实密不可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各数一帜,都是中华文化的经典。1、唐诗 诗在唐朝发展到了顶峰,属于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时期。唐。
我们不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写出优美的古体诗,但我们期待每个孩子都拥有优美的母语表达,都能优美地表达自我,优美地表达自我与世界及其深刻的关联。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非优美的汉语文化熏陶不可企及。
第一,韵律强,语言精练,读之朗朗上口,可以陶冶情操;第二,古人的情感、思想、智慧很多都在诗词中,可以吸收借鉴;第三,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风情好多也在诗词中,可以了解和传承.
优美的人生存在于优美的汉语中!
让我们从读优美的古诗开始吧!
读诗,就从这套《童年四季古诗词》开始吧!
名师精析,诗意生发,尽赏经典之美
名家手绘,清新雅致,尽赏童趣之美
名人领读,童声演绎,尽赏音韵之美
名师设计,格调典雅,尽赏四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