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山坡羊来历,元曲山坡羊大全

第七讲(二年级二讲)衬字、《山坡羊》介绍今天我们交流的内容是关于“衬字、并介绍小令《山坡羊》”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复习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并介绍了寻常小令的特点,请朋

第七讲(二年级二讲)衬字、《山坡羊》介绍

今天我们交流的内容是关于“衬字、并介绍小令《山坡羊》”

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复习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并介绍了寻常小令的特点,请朋友们回答几个问题;

1、散曲元代称为什么?

2、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他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那么散曲的特性有几点?分别是什么?

3、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它有几种基本类型?小令的形式有几种?

4、简单回答曲牌小令与词小令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 寻常小令指单支小曲。这是元曲中最简单但也是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简单回答寻常小令的特点。最后我们介绍了小令双调·清江引,以(元)张可久[双调] 清江引·秋怀 为曲例。曲词五句,说下句式节奏字数,及押方式?此曲为七五五五七句式,四仄韵。一、二、四、五押韵。也有的作品第三句押平声韵的。

今天介绍的内容,曲与词还有明显的区别与特点。元曲最为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句中有衬字,下面交流学习关于曲的衬字。

一、衬字

1、什么是衬字?

《山坡羊》是唐朝时首都长安的流行歌曲,后发展为词牌、曲牌。此曲后随征南诏国的唐军来到云南,现丽江的南诏古乐中就有《山坡羊》。《射雕英雄传》中黄蓉遇到渔樵耕读中的樵夫时,两人唱了不少《山坡羊》。

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也有称为垫字。就普通说,这种衬字在歌唱时,应该轻轻地带过去,不占重要的拍子;尤其北曲就是如此。如我们上周举的一个例子: 乔吉的《清江引·有感》 相思瘦因人间阻,只隔墙儿住。 笔尖和露珠,花瓣题诗句, 倩衔泥燕(儿)将过去。 正格句式是五句:七五五五七句式。大家看看这首中第五句的句式,是不是八个字?说明其中“儿”字就是衬字,故而使这首曲句式变成了七五五五八句式。我们又来看: 钟嗣[sì]成的 《正宫·醉太平·落魄》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 (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 (开一个教)乞儿市学(xiao), (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 (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 (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tao),(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这首小令的正调格式为:四,四,七,四,七,七,七,四,共8句。但是,加上了括号里的衬字——(贫)(富)(拾)(了)(开一个教)(裹一顶)(穿一领)(系一条)(做一个穷),使格式变为:五,五,九,八,十,十,十,八,仍为八句了。字数虽然变了,却仍然属于【正宫·醉太平】。

2、衬字的特点

曲可加衬字,是它与词或诗的主要区别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多。在曲谱中,衬字往往用小字书写,以区别于正字。衬字一般不占用乐曲的节拍、音调,往往是唱时快速而有节奏地一口带过。我们来比较一下一首词的《念奴娇》和一首曲的《念奴娇》。 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 蔽月旌[jīng]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这首词步宋代苏轼《赤壁怀古》词韵而作,是一首登临怀古词。主要描写石头城的荒凉残败,借助对&34;及其历史遗迹的吟咏,抒发了作者吊古伤怀的情感。同时指出,是由于战争,才破坏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全词抚今追昔,格调苍凉,以一组富有悲剧意味的景象,写出风云易逝,青山常在的感慨。 郑德辉的 《大石调念奴娇·》翰林风月(第二折) 惊飞幽鸟(韵),荡残红,(扑)簌[sù]簇胭脂零落。(韵) 门掩苍苔书院悄,(韵)润破窗纸偷瞧。(韵) 这生则为那(衬)(则为)一操瑶琴,元曲山坡羊大全,一番相见,(又不)曾道闲期约。 似这般(衬)多情多绪,等闲间早害得来(衬)肌骨如削! 大家看郑德辉曲中的:“扑”“这生则为那(则为”“又不”似这般,间早害得来(衬都是衬字。由此我们得出:就意义上说,衬字往往是些无关重要的字。就音韵上说,衬字不能用于重音。

3、衬字的作用

从上面例曲中的衬字来看,衬字的作用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或生动,或者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能增强曲文的口语化和形象化特点。

4、衬字的应用

散曲可以加衬字,这给了作者很大的自由。由于衬字不受格律的限制,不讲平仄,不拘字数。既可以补充语义,也可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因而作者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以表达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那么在句中的什么位置加衬字,这个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加衬字有三种情况:一是加于句首,二是加于句中,三是加于句末(一般情况下,衬字是不能加于句末的,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加于句末)。

(1)句首加衬字: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山坡羊就是一种元曲牌名。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句首的衬字可虚可实。实词(如名词、动词等),虚词(如连词、助词以及代词、副词等)。

我们以明代戏曲作家谷子敬的套曲〔商调·集贤宾〕闺情中的〔醋葫芦〕为例:

未加衬字前为:

锦绣文。

┼┃━(韵)

古样体。

┼┃━(韵)

衣冠济楚俊容仪。

┼ ━ ┼┃┃━ ━(韵)

席间唱和音韵美。

━ ━┃┼ ━┃┃(韵)

一团和气。

┼ ━ ━┃(韵)

聪明俊俏有谁及。

┼ ━ ┼┃┃━ ━(韵)

加衬字后变为:

(诗吟出)锦绣文。

┼┃━(韵)

(字装成)古样体。

┼┃━(韵)

衣冠济楚俊容仪。

┼ ━ ┼┃┃━ ━(韵)

酒席间唱和音韵美。

━ ━┃┼ ━┃┃(韵)

一团儿和气。

┼ ━ ━┃(韵)

(论)聪明俊俏有谁及。

┼ ━ ┼┃┃━ ━(韵)

我们再看王实甫的《西厢记·石榴花》

(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 自来西洛是吾乡;宦游四方,寄居咸阳。 (先人拜)礼部尚书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 平生正直无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 扩号中的字就是衬字,这些衬字用在句首。

(2)句中加衬字:

句中的衬字原则上只能用虚词。也有用实字做衬字的,比如钟嗣成〔正宫·醉太平〕落魄中,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③。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④,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⑤,做一个穷风月训导⑥。贫、富都是实词做了衬字。这里所谓的虚字,包括:情貌词“了”和“着”; 助动词:“将”和“把”;副词:“也”和“又”; 以及“的”“行”,以及“里”“般”“来”“这”“那”“他”“我”等字。(后面几个是实词。)

以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为例

未加衬字前为:

加衬字后变为: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曲山坡羊来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即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句中加了一个“了”字作为衬字。句中加衬字的例子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例举了。

(3)句末加衬字:

一般情况下,衬字是不能加于句末的,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加于句末;句末的衬字称为语法上的衬字,没有词汇意义。

以邓玉宾的《叨叨令》为例 未加衬字前为:

皮囊包裹千重气。

┼ ━ ┼┃━ ━ 去(韵)

骷髅顶戴十分罪。

┼ ━ ┼┃━ ━ 去(韵)

儿女使尽拖刀计。

┼ ━ ┼┃━ ━ 去(韵)

家私费尽担山力。

┼ ━ ┼┃━ ━ 去(韵)

元曲山坡羊来历

省的, ┃┃

[也么哥] 省的。

┃┃[也么哥]

长生道理何人会。

┼ ━ ┼┃━ ━ 去(韵)

加衬字后变为:

1.山坡羊:曲牌名,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北曲属中吕宫,以张可久《山坡羊·酒友》为正体,十一句,押九韵,或每句入韵。2.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3.阿房: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

(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

┼ ━ ┼┃━ ━ 去(韵)

(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

┼ ━ ┼┃━ ━ 去(韵)

(为)儿女使尽了拖刀计。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

┼ ━ ┼┃━ ━ 去(韵)

(为)家私费尽了担山力。

┼ ━ ┼┃━ ━ 去(韵)

(你)省的(也么哥)。

┃┃

[也么哥] (你)省的(也么哥)。

┃┃

[也么哥] (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 ━ ┼┃━ ━ 去(韵)

(1)句首加衬字(2)句中加衬字:(3)句末加衬字关于衬字大家写曲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学习小令曲牌《山坡羊》

山坡羊曲牌名。北曲属于中吕宫、南曲属于商调,是同名曲牌。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北曲中吕宫、南曲商调,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所载,〔南商调·山坡羊〕 ,小令、套数兼用。全曲十一句,四个句段,十一个韵位(句句押韵),二十六板(板和眼,是戏曲演唱术语,就是节奏。)。此调有多种变格,首二句和末四句,多成对句。入套多叠用(就是与其他曲牌组成套曲的时候,这两句内容相同,也就是重复一,入套多叠用(就是与其他曲牌组成套曲的时候,这两句内容相同,也就是重复一遍),亦有入其他套数者。

曲谱:平去平平平去,平去平平平去 。平平平上平平去 ,平去平 ,平平平去平 上平上上平平去 ,平去平平平去平。平平,平平入上平;平平 ,平平去上平 。

例曲: 明•文征明 〔南商调·山坡羊〕

题情春染郊原如绣,草绿江南时候。和烟衬马重茵厚。堪醉游,残花一径幽。乌衣巷口还依旧,燕子归来人在否?添愁,桃花逐水流;还愁,青春有尽头。再看[沈璟] 南商调·山坡羊·学取刘伶不戒 学取刘伶不戒,传示三闾休怪。沿村沽酒寻常债,梅正开,望青旗篱外来。古来饮者名犹在,贤圣寥寥安在哉。形骸,随身锸可埋。狂乖,怀沙赋可哀。

北曲较简单。所以我们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北曲中吕:《山坡羊》又名《苏武持节》。此调共十一句,即四四七三三七七一三一三。 平平平去,(仄韵)1 平平平去,(仄韵)2 平平(仄)仄平平去(仄韵)3 仄平平,4仄平平(平韵)5 平平(仄)仄平平去(仄韵)6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均可韵)7 平,8平仄平(平韵)9 平,10平仄平(平韵)11

我们先看例词: 张养浩 《山坡羊·洛阳怀古》

天津桥上,1句押去声韵 凭栏遥望,2句押去声韵 12句对仗 春陵王气都凋丧;3句押去声韵 树苍苍,4句 水茫茫,5句 45句对仗 云台不见中兴将。6句押去声韵 千古转头归灭亡。7句 功,8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也)不久长,9句 名,10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 (也)不久长。11句 8、9、10、11句扇面对 (注:有人对术语的使用比较严格,那么这里的对仗可以换成对偶)

我们看此例曲特点是:

元曲山坡羊来历

一是此调共十一句。

二是这首曲中九、十一字句中“也”是句首衬一字。

张养浩 《山坡羊·洛阳怀古》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春陵王气都凋丧; 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再看例子: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chǐ]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此调共十一句。

(2)第一、二句,四、五句对仗。八九与十十一扇面对。 请大家用括号把这首曲里面的衬字标出来?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主要典故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指秦朝汉朝的宫殿,都化为灰烬。暗示了项羽火烧秦宫的历史故事。

我们刚才也举了这个例子: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流传下来的《山坡羊》曲很多

未央怀古: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 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 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咸阳怀古: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 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若为怀, 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 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差!

骊山怀古(二首):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骊山屏翠,汤泉鼎沸, (说)琼楼玉宇今俱废。汉唐碑,半为灰, 荆榛[zhēn]长满繁华地,尧舜土阶君莫鄙。 生,人赞美; 亡,人赞美。

沔[miǎn]池怀古(二首):

秦如狼虎,赵如豚鼠, 秦强赵弱非虚语。笑相如,大粗疏, 欲凭血气为伊吕,万一座间诛戮[lù]汝, 君(也),谁做主?民(也),谁做主? 秦王强暴,赵王懦弱, 相如何以为怀抱?不量度,剩粗豪, 酒席(间)便欲伐无道,倘若祖龙心内恼。 君,干送了;民,干送了! 北邙[máng]山怀古: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 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máng]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作业:

加衬字有几种情况?分别都是什么?同一个曲牌,同一个作者,添加衬字的位置也变化无常。选一首曲,指出衬字的位置,为哪种衬字,。

写一首《中吕·山坡羊》题目自拟。 要求:

(1)一与二,四与五用联壁对;八九与十十一扇面对。

(2)要求衬一字。 参照曲谱: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曲谱:又名《苏武持节》,此调共十一句,即四四七三三七七一三一三。 x平x去,(仄韵)1 x平x去,(仄韵)2 x平(仄)仄平平去(仄韵)3 仄平平,4仄平平(平韵)5 x平(仄)仄平平去(仄韵)6 (平)仄x平平仄(仄)(仄平均可韵)7 平,8平仄平(上)(平韵)9 平,10平仄平(上)(平韵)11【 〔中吕•山坡羊〕小令兼用。又名苏武持节。第七句可为×平去平平厶上(平)。谱:×平×去△,×平×去△,×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厶上(平)△。平▲,×去平(上)△;平▲,×去平(上)△。】

例词: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曲谱符号注释: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 △,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 ∧,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上一篇 2023年05月28 23:22
下一篇 2023年04月12 06:04

相关推荐

  • 元曲唱腔的演化史,地球的演化史知识体系

    提到“唐诗宋词”,会很顺口接“元曲”。既然是“曲”,是怎么唱的呢?(图片来自东方IC)元曲其实就是北曲,属于早期的戏曲声腔之一。(图片来自东方IC)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

    2023年04月13 264
  • 墨梅古诗意思,墨梅的诗意解释

    [作者简介]王冕(1287年一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他性格孤傲,蔑视权贵,淡泊名利,诗多描写田园生活。在绘画上,他主攻画梅,其画梅之作对后世绘画

    2023年05月02 217
  • 观沧海元曲四大家,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及文学常识第1课春1.重点字:朗润(lǎnɡrùn)应和(hè)嘹亮(liáo)静默(mò)抖擞(dǒusǒu)风筝(zhēnɡ)窠巢(kē)蓑笠(suōlì)黄晕(yùn)

    2023年04月19 286
  • 卸磨杀驴下一句是什么,什么叫做卸磨杀驴

    成语对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鼎新革故――激浊扬清守株待兔――缘木求鱼见风使舵――顺水推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千山万水――五湖四海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忠言逆耳――

    2023年04月13 247
  • 妖风阵阵下一句,妖风阵阵下一句怎么接

    中华抗战赋而对付有些熊亲戚,应变都不好使,那就只有划清界限。我无须向别人解释和证明自己,因为我就是这样,敢昂首挺胸屹立于天地间,不畏惧任何,我的根扎得稳而且正,就不怕妖风阵阵。有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的性

    2023年05月13 228
  • 唐诗宋词元曲相关英文词汇,唐诗宋词元曲

    翻译要领:正确!完整!流程:切分句子。按句号而且对于过长的中文句子,还可以切分!能用简单句就用简单句!“唐诗”LapoésiedesTang“宋词”LapoésieàchanterdesSong“元曲

    2023年04月21 219
  • 元曲著名唱词大全图片,著名十大元曲

    65.[南吕]四块玉-恬退马致远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66.[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

    2023年04月19 264
  • 高中课文元曲中的徕儿是指,高中语文课文原文

    《窦娥冤》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编排在人教版必修四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单元,单元教学重点是把握主要矛盾冲突,品味语言。本课是单元首篇精读课文,是元杂剧代表作、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本课共一楔三折,第三折是

    2023年04月20 216
  • 岁月静好类似的诗句,描写岁月静好的古诗句

    我想要在温暖而舒适的楼庭里看雨看山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描写岁月静好的古诗句,看你甜甜的睡觉。,什么是美好,这就是美好,一如三千年前的《诗经》中所说:宜言饮酒,与子

    2023年05月11 279
  • 最美不过四月天的诗句,最美人间四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青烟威文学》作者:舟子/梁文君/朱开道/毛峰/金登仁/极目楚天舒/徐运民/柯美柘摄影:周淑慧(深圳)七律最美人间四月天舟子(库尔勒)东风软软抚溪弦,最美人间四月天。灼灼丘园桃绽笑,悠悠堤畔柳蒸烟。共

    2023年06月03 261
  • 离离原上草全诗,离离原草这首诗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1、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2、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

    2023年05月18 253
  •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一句

    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作者用“落红”(落花)作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愿意像春泥护花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这种为追求美好事物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一直

    2023年06月05 25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