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
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花诗中的名篇,“闻歌始觉有人来”余音绕梁,悠悠不尽。《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30、荷花 宋.宋伯仁 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天赋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 31、东湖看荷花呈愿父 宋.宋自逊 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 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32、荷花 宋.苏泂 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
爱杀江南!
译文
阳光照耀江水,腾起了薄薄的烟雾,两岸人家彩绘的屋檐相连,画梁相接。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看沙鸥正在江面上一次次飞舞盘旋,元曲中的俗曲,家家珠帘里飘出香风。美丽的船只好像从天边驶来,酒家的旗帜迎风招展。真让人喜爱啊,江南!
注释
赏析
这首小令写江南风光,以江水为中心展现出丛丛芰荷、点点画船、云淡天高、鸥鸟飞翔的秋光和酒旗飘扬、画檐相连的市景。画面开阔悠远,富于立体感,风格清逸。全曲纯用白描手法,将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十种景物,构成一幅很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图。情韵生动,意态万千,所以最后以“爱杀江南”作结,既是必然之笔,又显得收束有力。古今写秋,常带秋萧飒、悲凉气氛,而此曲却不同,它不仅毫无悲凉色彩,字里行间还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乐观主义色彩情调。
吴敬梓曾有这样一段话:“一阵大雨过,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的满湖通红。湖里有十来支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正是对“骤雨打新荷”的完美诠释。下曲则不再写景。
全曲八句,七句写景,最后用一句抒情句作结,并点题。
先看水面上沙鸥自由飞舞,再回到岸上,这第五句与杜牧的《赠别》联系起来,令人不知这香风是从荷花中飘来,还是从珠帘里美人身上飘下来。珠帘里似乎还有若隐若现的美人的身影,不禁令人神往。抬头远眺,看到画船儿从天边驶来,这样华贵的游船上,当然还会有悠扬悦耳的乐声,在视觉、嗅觉中又加上了听觉,令人心旷神怡。正在这时,又看到了酒店用以招引客人的酒旗正在风中飘扬,于是在荷香、脂粉香中,又加上了阵阵扑鼻的酒香。至此,已令人心醉了,于是情不自禁的发出了“爱杀江南”的赞叹。在强烈的赞叹声中,结束了全曲,使这赞叹声久久萦绕在读者的耳际心上。
高阳台 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贴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
这支令曲写得俊美异常。它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反映了诗人热爱江南、流连忘返的心情。古代吟咏江南的诗词是不少的,有的借吟咏江南春光写江南之美,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也有的从芳春与清秋两个季节中选取一些最突出的景物和情事反映江南之美,如李煜的《望江南·闲梦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