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宫廷繁华的元曲,描写宫廷奢华的诗句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找到一首杜甫的《阿房宫赋》,第二段是描述古代宫廷女子奢华生活【作者】杜牧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朝万年人(今西安),晚唐杰出的诗人、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找到一首杜甫的《阿房宫赋》,第二段是描述古代宫廷女子奢华生活 【作者】杜 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朝万年人(今西安),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人称“小杜”以别与杜甫。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阿房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字里行间总给人一股萧瑟凄凉之感。它为何被称为“秋思之祖”?其中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感受呢?

今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与腾讯视频、一心明德文化共同打造的诗歌雅集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第十期正式上线啦。在本期节目中,THE-9谢可寅、周剑之与刘丰、牛魔一起来到风景秀丽的阁美荟,共同饮茶品诗,鉴赏元曲中的经典之作——《天净沙·秋思》。

刘丰和牛魔首先用牛奶、米酒制作了宫廷奶酪,这是一种在元明清时期非常珍贵的美食,被用作宫廷御膳。嘉宾们一边品尝着点心,感受当时元大都的味道,一边“回到那时”,聊起了元曲和马致远其人。

事实上,《天净沙·秋思》最早出现在元代《梨园按试乐府新声》一书中,里面并未标注作者。元末明初,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中同样没有表明这首小令的作者。

直到明代万历年间,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才明确将马致远列为作者。从这以后,大家才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其他的作品中,散曲后人辑为《东篱乐府》。杂剧作品除了《汉宫秋》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任风子》等。马致远的杂剧目前所知有十五种,现存有《破幽梦孤雁汉宫秋》、《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西。

小令的作者究竟是谁?如今,描写宫廷奢华的诗句,我们也只能通过有限的记载去推测。“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启示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小令的作者究竟是谁?如今,我们也只能通过有限的记载去推测。“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也启示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5、《拜月亭》关汉卿 《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 古代中国杂剧剧本,是元曲四大爱情剧之一。元代关汉卿作。共四折一楔子。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元人杂剧全集》本。仅存曲词和部分宾白,主要写大家闺秀。

马致远有许多别称。有人称他为“马神仙”,一方面,因为他活了七十多岁,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比较长寿;另一方面则与他的创作倾向有关。他写的杂剧很多与神仙相关,例如吕洞宾、陈抟老祖等。作品中包含大量教化度人的故事,颇具神话色彩。

还有人称他为“曲状元”。这是因为马致远有百余首传世作品,经久不衰,是当之无愧的才子。

人到中年,“献诗上龙楼”,据说他曾向统治阶层献上作品,谋得一官半职,有了一段羁旅岁月。羁旅行役的漂泊之苦也成了他创作的重要灵感。

描写宫廷繁华的元曲

人生的后半程,“东篱半世蹉跎”,表达了他不顺遂的经历和烦闷的心绪。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马致远的一生,也更能理解他笔下的愁思。

听完THE-9谢可寅的朗诵后,嘉宾们一起“字斟句酌”,细细品读《天净沙·秋思》。“悲秋”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文人雅士总是借秋来抒发愁绪。在诸多写秋的作品中,这首小令缘何成为“秋思之祖”呢?

1.元好问.喜春来(春宴):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尊俎小楼台。红袖遶。低唱喜春来。2.杨果.小桃红(采莲女):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

“枯藤老树昏鸦”属于近景,“小桥流水人家”属于远景,由近及远。“古道西风瘦马”则置于整个大场景的中心,形成了一幅非常有层次、有情绪的画面。

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几笔,描写出了一个形单影只的愁苦之人,一匹瘦马作伴,远离家乡,浪迹天涯。整首作品语言凝练却意境深远,用有限的意象表达出了无限的情感。

牛魔补充说,马致远的愁绪并非臆想,而是从生活中来的。元朝,读书人地位低下,九儒十丐,文人空有才华却上升无门。有些文人给人代笔练字,还有人做了编剧,撰写戏剧谋生。

因此,在元代的许多文学、文艺作品中,这种愁绪都可以窥见一二。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都夹杂着那个时代给予文人的压抑情绪。

1、马致远散曲《天净沙·秋思》。ps:散曲为元曲的一个种类(另外一类:杂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翻译: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

了解时代背景后,我们更能懂得作者彼时的心情,也更感这首作品的绝妙。王国维就曾评价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含蓄却有余味,让人能够反复地去咀嚼,去品味。

节目中,嘉宾们还奉献了一场蒙古风格的“诗歌乐舞”。在最后的“邻家雅趣”中,大家又跟随周展羽老师学习沙画,以手为笔,以沙为墨,其中又发生了哪些趣事?

让我们一起,穿梭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古典诗词之中,尽情感受它们的美和韵味。

文 案:杨胜楠 王凤栖

上一篇 2023年05月29 00:29
下一篇 2023年05月29 08:56

相关推荐

  • 思念去世亲人的诗句,表达想念去世亲人的诗句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不仅源于万物此时清洁明净,也源于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

    2023年05月08 294
  • 关于岁月的诗句,感叹岁月流逝的诗句

    岁月催人老,时光已蹉跎。转眼间,一年的光景,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从指隙间流逝。回望过往的时光,心中有许多感慨,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许生活是真的不如意,无论是得到的,还是失去的,只有把握好此刻,才能够不

    2023年06月05 272
  • 往后余生下一句怎么接,往后余生下一句押韵

    曾读过这样一段话:“走过半生,终于明白:“凡是费劲的关系,都是错的关系。如果一种关系让你觉得很累,那就随它自然而然地结束吧。”深以为然。想要活得随性自在,就要有坦然的心境、淡定的心态,才能活好下半生。

    2023年04月10 223
  • 波撼岳阳城的上一句,波憾岳阳成上一句

    唐代孟浩然的《春晓》是公认的千古名作,后人评价甚高,但这些评价,或空洞浮泛,或不着边际,或语焉不详,或皮相之谈,真正灵犀契悟者尚未之见。就“象”解“象”的《春晓》赏析南宋刘辰翁评、明李梦阳参、明末吴兴

    2023年06月04 254
  • 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上一句,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全诗

    烟云过往耕云种月染诗行,随心远行八千里路云和月烟云过往耕云种月染诗行,随心远行八千里路云和月刘嘉国凝眸匆匆光阴,光阴就成了故事。回首曾经岁月,岁月便成了风景。韶华舞流年,记忆清雅质朴。纯真烂漫,无尽的

    2023年05月02 214
  • 非一日之寒的上一句是什么,女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自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2014年7月7日)——典出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冰厚三尺。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汉语成语,意思是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

    2023年05月29 280
  • 庸医误人下一句是什么

    面对身体的不适1991年,我在沈阳某企业当采购员,经常外出联系业务,时常要走很多路。一天晚上洗脚时,感觉左脚面中部位置有些不适,用手一摸,鼓出一块豆粒大小的包块,隐约地有些疼痛,妻说:“你去医院看看吧

    2023年04月25 267
  • 含河的诗句,含有河的诗句100首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120组“河”字飞花令,希望您喜欢。最美飞花令每日为您更新,请多关注。欢迎转发收藏。——杜甫《登高》河满子(薛逢)系马宫槐老,持杯店菊黄。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寄河阳从事杨潜(李涉

    2023年04月24 215
  • 登高诗句,25首关于登高的古诗

    秋山明净,登高处,25首关于登高的古诗,一览山河壮阔的风景。纵览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无数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浩瀚而优美的登临佳作!唯有登高诗句,十首登高的诗词,登高望远,回首山河与故乡!落日登高诗南

    2023年04月22 262
  • 优美的关于读书的诗句,关于雪的诗句优美句子

    日月如梭,花开花又落,春去春还回,可是啊,我们的青春,却如那滚滚长江水,奔流到海不复回了。打我们识字起,关于雪的诗句优美句子,语文老师就会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寸光阴一寸金

    2023年05月13 239
  • 关于奇观的诗句,关于自然景观的诗句

    熙宁六年(1073),苏轼在杭州任通判。一个初秋的午后,他和朋友又一次相聚于凤凰山顶的有美堂。这有美堂,是因宋仁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的诗句而建,位于杭州吴山最高处,左临钱塘江,右瞰西湖,关于自

    2023年05月04 240
  • 诗歌元曲等级,宋词元曲属于诗歌吗

    真正要做比较的话,元曲中的散曲和现代歌词可能更有可比性。宋词脱胎于诗,是诗歌雅化之后的民间音乐替代品。也就是说从这一点上来说,宋词和现在的歌词是一样的,前期都是用于民间演唱。只是随着后期大量高层文人介

    2023年04月19 25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