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古诗的意思,春晓古诗意思翻译一年级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充分展示了孟浩然诗歌“清淡”的特色。但“清淡”未必平淡,整首诗前后起伏,相互冲突,在解读的过程中,无论是表层含义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贴近生活, 通俗易懂, 充分展示了孟浩然诗歌“清淡”的特色。但“清淡”未必平淡, 整首诗前后起伏, 相互冲突, 在解读的过程中, 无论是表层含义, 还是内层深义, 可谓众说纷纭。

这首诗贴近生活, 通俗易懂, 充分展示了孟浩然诗歌“清淡”的特色。但“清淡”未必平淡, 整首诗前后起伏, 相互冲突, 在解读的过程中, 无论是表层含义, 还是内层深义, 可谓众说纷纭。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 春天的清晨一觉醒来,窗外,鸟儿们清脆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演奏动人的协奏曲。春天里,生命的气息是那样美好。突然,昨夜的风声和雨声仿佛。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晓”没有疑问, 解释为:破晓。“不觉”, 有人理解为“不知不觉”, 大脑有意识, 但未主动去“觉”;有人理解为“不知道”, 大脑无意识。前面“眠”字点明是在睡觉, 那么大脑肯定对“晓”没有意识, 所以应当解释为:不知道。《诗经》云:“鸡既鸣矣, 朝既盈矣。” 由此可知古人鸡鸣天亮即起, 诗人不知道天已破晓, 肯定是睡了懒觉, 因而大部分人将此句理解为“春天里很适合睡觉”, 这显然是有违逻辑的, 如果在春天里睡觉很香的话, 怎么会听到夜间的风雨呢?王士源称孟浩然“文不按古, 匠心独妙, 五言诗天下称其尽善”, 他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逻辑错误。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昨晚的风雨交加之声使诗人没有睡好觉, 才使得今晨睡了一个大懒觉。错误的理解一是割裂了与第三句的联系, 二是将“春”字的概念扩大了, 这首诗是写特定的一天, “春”字不能指代整个春天, “春眠”不能理解为“春天里的睡眠”。这一句应当解释为:春天里某一个早晨睡了懒觉, 都不知道天已经破晓。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处处闻”解释为:到处听见。“啼鸟”有人解释为:“鸟啼之声” 。这里把“啼鸟”换成了“鸟啼”, 偷换了概念, 理解是错误的。对比孟浩然的《久滞越中, 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两见夏云起, 再闻春鸟啼”中的“鸟”与“啼”的位置, 《寒夜张明府宅宴》:“醉来方欲卧, 不觉晓鸡鸣。”中“鸡”与“鸣”的位置, 可知“啼鸟”的文本结构与“鸟啼”、“鸡鸣”不同, 含义当然也不一样。诗人把“鸟”放在“啼”的后面, 意在突出鸟, 声音是其次的, “啼”是修饰语, “鸟”才是中心语。纵览孟浩然同时期有关“啼鸟”的诗歌, 例如杜审言的“啼鸟惊残梦, 飞花搅独愁。”、杜牧的“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和王维的“落花啼鸟纷纷乱”、“省中啼鸟吏人稀”等诗句, 从中可以看出用“啼”来形容“鸟”颇带有否定的意味。再联系第一句, 方知诗人厌烦“鸟”是因为它打扰了“春眠”, 所以这句应当解释为:醒来是因为到处有鸣噪的鸟。

春晓 春眠不觉晓⑴,处处闻啼鸟⑵。夜来风雨声⑶,花落知多少⑷。词句注释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⑷“。

第四句——花落知多少。这一句明显是疑问句, 但很多注释都错误地把它当作感叹句, 例如“不知落了多少花” 、“不知道花儿被打落了多少” 等等。这样的理解把诗人疑问的对象抹杀了, 只剩下淡淡的感叹。联系第三句, 这句应当解释为:试问:被风雨打落的花有多少呢?

全诗的意思是: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1、《春晓》 [唐.孟浩然]春 眠 不 觉 晓,处 处 闻 啼 鸟。夜 来 风。

“眠”字的表层含义是“睡觉”, 而“睡觉”这个意象在孟浩然的诗里含有隐居之情。限定“眠”的“春”, 乃四季之首, 有青春年少之意, 暗合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的经历, 由此可以合理推断出作者用“眠”喻隐居。

既然“眠”代表隐居, 那么“醒”则代表出仕。前文提到诗人意在突出“鸟”, 而且是“鸟”把“眠”打断, 致使诗人“醒”了。换句话说, “鸟”是一种外在的力量, 迫使诗人从隐居走向仕途, 从孟浩然的生平来看, 这种推动力量正是孟浩然身边的朋友。开元十二年 (724) , 忘形之交卢僎任襄阳令;开元十四年 (726) 好友储光羲、崔国辅、綦毋潜、先后登进士第;开元十五年 (727) , 王昌龄登进士第, 授汜水尉。然而孟浩然仍然未被引荐和征召, 他的年纪比王昌龄大9岁, 比储光羲大17岁。在此之前, 他并不想通过考科出仕, 《田园作》云:“冲天羡鸿鹄, 争食羞鸡鹜。”在此之后, 好友的出仕无疑对孟浩然产生了压力, 在开元十五年 (727) , 年近四十的他上京赶考。再者, 孟浩然的诗作中有名有姓的官员达60人之多, 这些朋友显然会对孟浩然形成压力圈, 或许还有吸引力, 使他不得不争取出仕。“鸟”的意象在诗歌中经常用来暗喻他人, 例如张九龄的《感遇》:“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株树。”的“双翠鸟”暗指李林甫和牛仙客、杜荀鹤的《春宫怨》:“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谓花鸟比其他宫人等等。因此, “鸟”应是对官场朋友的隐喻。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全诗翻译: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全诗如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简。

孟浩然对“花”情有独钟, 因此“花”才是《春晓》的诗眼, “惜花”才是本诗的主旨, “春”只是在首句交代的背景而已。孟浩然非常看重自己的才能, 《书怀贻京邑同好》中云:“维先自邹鲁, 家世重儒风。诗礼袭遗训, 趋庭沾末躬。”但他终身布衣, 英雄无用武之地, 眼看自己的才能白白浪费, 也无量可计, 遂凄然叹问。“花”之于“春”犹如“才能”之于“青春”, 因此“花”隐喻时光。

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

春晓古诗的意思

“夜来风雨声”这句在表层含义里属于回忆的成分, 所隐喻的也应该是孟浩然的过去。孟浩然一生是个悲剧, 他在《还山贻湛法师》中也自叹:“心迹难以遂愿, 尘世坎坷不平。”不言而喻, “夜来风雨”是指诗人仕途坎坷的遭遇。

上一篇 2023年05月09 04:50
下一篇 2023年05月16 03:16

相关推荐

  • 关于孔雀的诗句,描写孔雀的经典诗句

    唐诗宋词中,出现过很多动物,比如鹤、黄鹂等。这些可爱的动物被诗人用来寄托自己的某种感情,烘托某种氛围。下面这几首诗中的动物你能找到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2023年05月04 304
  • 有关云的诗句,形容云朵美景意境的诗句

    当一朵云彩从眼前闲闲地飘过,你是否对着它发过呆?相信每个人都曾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卧雪眠云,吟风弄月,静听花开花谢,淡看云卷云舒。历史上,很多诗人也对“云”情有独钟: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023年05月19 311
  • 红包诗句,红包诗句革命

    春节将至。过年除了吃团圆饭外,长辈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压岁钱”的寓意,并非是将孩子们的岁数压住,而是辟邪祈福。“压岁”的原意是“压惊”。古代过年,为了驱凶辟邪,大人们要燃烧“啪啪

    2023年05月02 259
  • 浪淘风簸自天涯上一句,浪淘风簸的上一句是什么

    浪淘沙唐代:刘禹锡浪淘风簸自天涯上一句是九曲黄河万里沙,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诗人用神话传说演绎了勇敢无畏的精神。《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原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023年04月22 227
  • 描写芍药的诗句,赞美芍药诗句最有名一句

    春末夏初,又到芍药花开时。朵朵盛开的芍药花,花团锦簇,竞相争艳,交织出满园春色。芍药花,大且美,有芳香,赞美芍药诗句最有名一句,因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还有别离草、婪尾春、冠芳等富有诗意的别称。

    2023年05月13 250
  • 陌上花开下一句,陌上花开相匹配的词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春夏秋冬、山川湖海皆能生成动人的文字。文字的美,在于真情的表达与描述的力透纸背,震撼读者的心灵。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出自钱武肃王给

    2023年05月13 287
  • 谈宋词评元曲妙趣横生,奇趣横生妙趣横生

    唐诗、宋词、元曲经典之作,哪首最打动你?【唐诗十大巅峰之作】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

    2023年04月17 235
  • 山水意境诗句,山水禅意诗词佳句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名句,山水禅意诗词佳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为什么喜欢诗词?也许是诗词中的那一份纯美的意境,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人间

    2023年04月13 218
  • 白露诗句,白露节气诗句

    白露微寒,人间惊秋。折一支蒹葭,携一份苍茫。待白露为霜,寄伊人相思。相思相忆,尤在水一方。想把美好分享给你,带你看看这日升月落的温柔,所以你要好好再爱一次人间。最适合白露读的30个诗句,最适合秋天读!

    2023年05月31 217
  • 春播一粒粟的下一句,春种一颗籽秋收万粒粮

    春种一颗籽秋收万粒粮,有人说,人类之所以能主宰世界,从动物群种中脱颖而出,正在于人类创造了文明并延续了下去。人类既拥有了基因遗传的权利,也通晓了精神“遗传”的义务。在任何文明时代,都存在这样一些人:他

    2023年06月04 303
  • 温润如玉下一句,如玉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在人们心中,“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大抵是对一个男子的最高赞誉之一。在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里,乾隆赠送给陈家洛一块当作与未来意中人定情信物的暖玉,玉上以金丝嵌着四行细篆铭文,正是:“情深不寿,强极

    2023年06月01 242
  • 元曲在元朝时为什么会兴起,元朝为什么会出现元曲

    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风云的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杂剧”这概念自唐代以来即有之,宋、元、明三朝都在使用,但其内涵则因时代而异。不仅如此,在前人的使用中,“杂剧”与“院本”、“传奇”等也往往有说不清理

    2023年04月13 23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