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出自诗经, 雁是中国古诗中吟咏较多的物象之一。《诗经》里有:“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雁为候鸟之一,秋凉之后往南飞,春暖时节向北归,《吕氏春秋》便有“季秋之月”“候雁来”,“孟春之月”“候雁北”的说法。唐代诗人韩愈的《鸣雁》诗也有“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的诗句。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
唐-白居易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系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 飞沉一何乐,鳞羽各有徒。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4.带雨字的诗句大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空山新雨后。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飞沉一何乐,鳞羽各有徒。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3.带羽字的诗句 在古诗句中,带羽字的诗句多与鸟类相关,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等。 (一)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宋-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雁字
宋-陈元晋
超然圣处过张颠,整整斜斜落照边。
好写人间不平事,叫开阊阖为笺天。
雁字
元-谢宗可
芦花月底寄秋情,阵影南飞势不停。
一画写开湘水碧,半行草破楚天青。
云笺冷印虫书迹,烟墨浓模鸟篆形。
题尽子卿心事苦,断文无数落寒汀。
雁字
明-于谦
界破青天印碧波,分明点画与波戈。
右军不识其中意,却把黄庭换白鹅。
佳人未必全听尔,正把金针绣凤凰。——滕白 [唐] 《燕》五方纯色俨衣冠,应是山灵寄《羽》翰。多谢相逢殊俗眼,谪官犹作贵人看。——余靖 [宋] 《五色雀》无双锦帐郎,绝境有林塘。鹤静疏群《羽》,蓬开失众芳。
三字令-雁字
明-尤侗
紫塞雁,望南飞。写乌丝。
一画破。八分齐。
鹤衔书,鹅换帖,不如伊。
征戍客,寄相思。却无题。
荡子妇,夜眠迟。
惊回头,仿佛见,那人儿。
雁字
明-朱诚泳
暮云飞尽碧天长,万里横斜字一行。
月白夜寒风力劲,断文零落下潇湘。
雁字
明-盛镛
排阵纵横趁朔风,南来一路总书空。
象形每见人文焕,会意原知岛箓工。
淡没芦花疑曳白,斜临枫叶欲题红。
数行若过留名塔,更羡凌云笔势雄。
菩萨蛮-雁字
清-陆蓉佩
数行斜草浑无意。尺书能否如侬寄。
临水惯摹空。秋高霜露浓。
横排初见迹。绝胜凌云笔。
仔细暗端详,馀音空外长。
点绛唇-雁字
清-熊琏
书破遥天,一行飞向妆楼近。
闺人误认。猜作封侯信。
万里关山,寂寞寒沙印。
长空净。高天难问。谁写江南恨。
读袁中郎兄弟雁字诗书后
当代-陈永正
带羽字的诗句 一: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二: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四: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五: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六 :鬓蝉似羽。轻纨低。
无雁南飞到海隅,长空唯觉野鸦呼。
待将浓墨书“人”字,传作千秋笔阵图。
相见欢-雁字
当代-崔荣江
我心无计消愁。独登楼。
聊借雁声高远说寒秋。
一雁阵,一人字,写心头。
乍念水湄她也怨幽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