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诗圣杜甫写于成都的一首七绝,名传千古。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诗圣杜甫写于成都的一首七绝,名传千古。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

如果天气状况较好,从成都是能看到西岭雪山的皑皑白雪,但诗圣说“门泊东吴万里船”,从自家门口就能看到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远道而来的船只,这究竟是写实还是艺术的夸张?

提起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我们会想到长江,提起广州,我们也会想起珠江,这些城市都港口,或靠海或沿江,航运业都非常发达。然而提起成都,人们可能想到的是成都东站、双流机场,的确,成都的高铁、航空在全国都可以排名前列。

然而,成都没有港口呀!

2010年开工建设的岷江航电开发工程,投资220亿元打通岷江与长江黄金水道的联系,这个港口位于乐山市,也被称作成都港,成都经济区“无港口”的历史随之终结。

但这个港口所在的岷江,距离成都有120公里那么远,而杜老先生的茅草屋位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他显然没那么好的眼神。

门泊东吴万里船,难道只是诗圣的天才yy?

实际上,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成都从战国末年起,就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了。

一,成都通航目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1.鹭:一种水鸟名,鹭鸶。2.西岭:指岷山。3.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4.泊:停靠。[简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

说起成都通航的历史,李冰是绕过不去的。

公元前272年,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意,秦王派李冰任蜀郡太守。李冰分岷江水流向成都平原,形成郫江和检江。两江分别自北和西绕城,在成都东南隅汇合,从此以后,成都便可“泛舟顺流,舶胪千里”。

李冰这样做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攻打楚国,运输士兵和粮草最重要,其次是灌溉。

《战国策》记载,张仪向楚王分析秦国在巴蜀的动作曾说:“秦西有巴蜀,方船载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下水而浮,一日行三千余里,不费马汗之劳。”

1、全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出自诗《绝句》。一、《绝句》的译文: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一行白鸳飞上了高高的蓝天。

成都通航之前的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发兵攻楚,但大军进至重庆,因粮草无法及时补充不得不停顿下来,而成都的战备物资要辗转陆路50多公里才能在岷江上船。

春季 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白鹭、青天给人以平静、安适。

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

另一位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此事感叹道: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想不到吧?

四川盆地古来少受战争之祸,但成都能成为港口,却是为了发动战争。

二,航运兴盛之初

回到正题,不管怎么说,通航虽然是为了备战,但却让纯内陆城市的成都,实现了通江达海的愿望,并由此同富饶的江浙地区有了水路联系。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

此后,作为成都与川外其他地区交往的重要方式,水运逐渐发达起来。由于大山阻隔,成都出川的陆路方式非常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成都平原却水系发达,四季不冻,因此水运也逐渐取代陆路成为成都人出川的主要交通方式。

至唐代,成都发展成为“水陆所辏,货殖所萃”的大都会,有“扬一益二”之说,吴盐蜀麻往来相通,万里桥等码头停泊着往来于吴蜀的船舶,沿锦江直至浣花溪,满载粮食的万斛船迎着朝阳在锦江上挂帆启航,短途运销的商船日暮则纷纷返港。

唐代诗人卢纶在《送何召下第后归蜀》中就说“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

这个时期的成都,江河绕城,流水穿街过市,杜甫甚至因此把成都称为“江城”。而他的茅草屋就位于浣花溪畔,能够看到“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正因为成都通航,杜甫才能顺流而下,得到安史之乱唐军大捷之后,欣喜若狂写到: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由此可见,诗圣老先生无愧我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三,航运繁荣时期

三国时,费祎出使东吴,在成都南城门外的桥边乘舟,丞相诸葛亮临别赠言:“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桥因此被称为“万里桥”。

门泊东吴万里船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原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

据《成都市交通志》中记载,唐贞元年间,锦江万里桥一带港运繁忙,客商云集,歌楼酒家鳞次栉比。

往来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成都市码头的发展,到了明代,九眼桥一带形成码头搬运、物资仓储转运的集中区。

清康熙年间,随着成都大规模重建,岷江上游山区木材供应增多,成都北门锦江沿岸渐成木材码头和木材市场。

雍正年间,东门和南门锦江沿岸码头成为航运交易最繁荣的地区。

到了清末,锦江沿岸逐渐形成东门、北门及南门三大码头区,各地所产丝、棉、米、柴、油和烟草等物品在这些码头集散往来。

四,衰落时期

民国时期,因军阀割据,航道淤塞,纤道荒芜,成都水运开始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疏浚航道,加强整顿,水上运输一度出现繁荣趋势,但这只是昙花一现。上世纪60年代,成都水运再度衰退,直到70年代锦江彻底断航。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都江堰的来水主要用作灌溉,岷江上修建了不少堤坝,锦江水量减少,上世纪70年代,古佛堰改造后,更是加重了这一状况。

杜甫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他的现实主义作品“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场景,千年之后,却成为了一种浪漫的想象吧!

上一篇 2023年05月16 03:48
下一篇 2023年04月11 14:06

相关推荐

  • 形容朝阳的诗句,赞美日出的古诗

    一场暴雨,让河南多地发生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此时多么希望大雨停止,天气转晴。出门也赋喜晴诗,十二首喜晴的诗词,大雨转晴你我安好!喜晴宋-卫宗武积涝初收喜气浮,三农不负稻粱谋。临流一望舒眵目,数叠青峦万

    2023年05月26 263
  • 元曲1到20章,元曲100首

    宋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元曲100首,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2023年04月16 247
  • 关于描写桃花的诗句,形容桃花很美的诗

    1.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2.竹枝词/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3.桃花/元稹桃花浅深处,

    2023年05月20 207
  • 关于阅读的诗句,关于阅读的诗句名言

    春日灿烂,来学写诗吧!浙江卫视《向上吧诗词》冠军杨强老师。八节课,教会你写格律诗。中华民族有喜欢读书的传统。孔子读《易经》太过勤奋,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都断了,还衍生出一个成语,叫“韦编三绝”。治学,当

    2023年05月02 283
  • 只有天在上是哪首诗,只有天在上

    1~南朝·谢灵运《泰山吟》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2~唐·崔颢《行经华阴》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

    2023年04月18 272
  • 知足称君子下一句,知足者常乐下一句

    俗语,又称俗话,指约定俗成,言简意赅,并在人们口头频繁使用,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定型语言单位。“俗语”一词,早在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有使用,历史悠久,包罗繁多,经常指代和囊括民谚、俗谚、村

    2023年05月24 245
  • 元曲中套曲是什么意义,元曲中套曲是什么意思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它们丰富的内涵,还有汉

    2023年04月12 218
  • 润玉名字的诗句,描写润玉名字的诗句

    元稹二十二岁时,遇到了一个叫双文的女孩,两人同居了一个多月,这段生活给元稹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于是,他写了一篇《传奇》,后来被人改为《会真记》,又叫《莺莺传》,小说里将自己托名叫张生,莺莺即是双文,

    2023年05月11 267
  • 元曲是哪几部分,元曲有哪三部分组成

    一、关于元杂剧1、元曲:杂剧+散曲。散曲=小令+套曲(又叫套数,由多支曲子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2、元杂剧:①概念及产生:元代戏曲形式,语言以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融歌曲、宾白、舞

    2023年04月12 213
  • 秋天相思诗句古诗,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

    一直是喜欢秋的,因秋的美,秋的韵,秋的柔,秋的景,静美,旖旎,阑珊。入眸,入心,也入了时光的画卷。思念是秋天的底色。飘落的黄叶、迷离的细雨、轻寒的晓风,都是思念的温床。秋色渐深,思念更深,在最美的秋日

    2023年04月18 234
  • 谁道人生无再少下一句,谁道人生不再少下两句

    今天是2023年5月4日,中国的“青年节”。104年前,一群热血的中国青年,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打出“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从此,“天

    2023年05月16 294
  • 元曲风格流派正宗地位是,元曲的风格是什么

    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元曲大家中,著名全能曲家吴梅推崇王实甫、关汉卿和马致远三家。他说:“尝谓元人剧词,约分三类:喜

    2023年04月16 22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