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译文如下: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
五月五日的端午,谁来赠我一枝艾草。
老朋友不能见到面,新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碧血丹心照着往日时光,双鬓白发日日都在改变。
我想要跟随屈原,三湘大地却远被辽海阻隔。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3.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近代李大钊《壮别天涯未许愁》释义:豪。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原”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该诗出自宋代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译文如下: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全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
赏析
辛弃疾的诗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宋代诗人文天祥的一首端午述怀诗。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是德祐二年(1276)诗人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诗中,诗人用“丹心”二字,表达了自己忠贞不屈的爱国情怀,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交相辉映。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并不符合五律格律,想必是在南归途中过于匆忙,且情真意切,不想伤害词意导致。但并不妨碍这首诗能成为端午经典。
颈联,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是说,碧血丹心照着往日时光,双鬓白发日日都在改变。
尾联,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是说,我想要跟随屈原,三湘大地却远被辽海阻隔。这两句进一步交代了“丹心”的具体内容,即要做屈原那样的爱国诗人,不管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也与国家共存亡,绝不苟活,决不投降。
这首端午述怀,让我们感受到诗人一颗坚定报国之心,其境界之大,格局之高,自胜许多端午诗多矣。诗以言志,此诗即是。
最后,祝愿大家端午安康!亲朋好友都能常伴左右,喝一杯雄黄酒,共度端午佳节!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诗首联二句自叙生平遭际,思今忆昔,感慨万端;颔联二句从国家和个人两。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