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问曰:“子张和子夏哪个能干?”孔子说,“子张过头了些,子夏不够了些。”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了?”孔。
原文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下一句:事缓则圆。意思是遇到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要设法从容冷静的应对,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另外一个成语是得意忘形(得意发达了忘记了自己的本性)。请采纳!有过往而不及什么意思 是过犹不及吧…… 【发音】。
有道是:过犹不及,事缓则圆。
我们需要“中庸之道”。
有余犹不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