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鼋头渚,位于太湖之滨,无锡太湖美景色的诗句,因半岛探入湖中状如神龟昂首而得名。这里群山环抱,林木萧萧,水波荡漾,自古便是文人墨客访古探幽、寻觅灵感的好去处。
明嘉靖年间,一日,已是耄耋之年的文徵明来此游历,凝望眼前集壮丽与秀美于一身的太湖美景,心中涌出无限的遐思。
《太湖》
您好,郭沫若题的十个字是“太湖绝佳处,毕竟在鼋头”。这是郭沫若赞美无锡鼋头渚的诗句。1975年,郭沫若在无锡游览,先经过蠡园(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园因湖。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7、一碧太湖三万顷宋向子諲 《浣溪沙》 8、莫话太湖波浪险宋蔡伸 《南乡子·天外雨初收》 9、太湖望极平无际宋毛并 《水龙吟·渺然震泽东来》 10、太湖风月宋赵善括 《醉蓬莱·正槐堂日永》 11、太湖极目宋赵善括 《水调歌头·。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
起首两句譬喻密集,如镜的湖面上岛屿众多,好似芙蓉置于银盘之上。诗人在广阔天地间恣意想象,意欲遨游七十二峰,又将万顷太湖置于胸中。妙就妙在眼前磅礴的景象用了微缩的比喻,而胸中气象却夸张其辽阔雄伟,这是多么奇特的比照!远望水天相接的波涛中日升月落,感受春寒水冷中鱼龙潜隐,又仿佛听见了鸡犬之声,如入仙境。最后,顺势以春秋时代范蠡激流勇退、放舟太湖的故事收尾,表明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心境。
当代大诗人郭沫若所作“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 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6. 形容鼋头渚的四字词语 鼋头渚是横卧无锡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形容的成语如下。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全才。在画史上,他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诗文上,则是“吴中四才子”之一。他以画家的观察和想象,赋予了这首《太湖》诗独特的美感,诗风如画风,工笔古雅,恰似一幅山水画卷,抒发了诗人旷达飘逸的人生心境。在众多书写太湖的古诗词中,此诗堪称上乘之作。
1、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宋·苏轼)原文: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翻译:踩遍江南南岸的山。
文徵明一生仕途不顺,七次会试不中,最后仅得翰林院的一个闲职。告老还乡回到吴地之后,游山赏水,潜心书画,注重诗、书、画的结合,将文人意趣、生活雅致融入水墨江南。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无锡风光具山水之胜,共河湖之美,兼人工之巧。 鼋头渚集太湖山水与园林建筑于一体,被称为“太湖第一胜境”;天下第二泉清澄甘冽,曾有名曲“二泉映月”歌之咏之;身高88米、堪称世界第一的铜铸灵山大佛。
太湖,神州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孕育着江南人文的重要基因,总是美得如诗如画。千百年来,这里发生了多少故事、沉淀了多少历史,这个蕴藉深厚之地,让人怎能不忆江南?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1975年, 渣男郭沫若先来到无锡,先去游了蠡湖,就是那个范蠡和西施泛舟游玩的地方,后来他又去了与之相邻的鼋头渚,才惊叹蠡园很美,与鼋头渚相比较,尚有不如,所以写下了:“太湖佳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