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中。
长亭已经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长亭送别,灞桥折柳,无尽的伤感惆怅。
让离人泪洒满了这些事词中的十里长亭。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隐娘说:此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之中。“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答案。有的仍然是连绵不断的落拓、惆怅和空寞。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表达对朋友惜别之情的诗句,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
《点绛唇·金谷年年》
【宋】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苏幕遮·草》
表示惜别之情的唯美诗句(69条) 一、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二、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三、秋雨晴时泪不晴。——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四、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
【宋】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隐娘说:这首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咏春草的三首绝调之一。抒发了惜春的情怀,寄寓了身世之感。写草写长亭,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也暗寓伤春之意。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隐娘说:这是抒发离情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写了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长亭”是写实,但是并非纯客观的铺叙,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凄凉的况味。
《石州慢·薄雨收寒》
【宋】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睛,春意空阔。
长亭柳色才黄,倚马何人先折?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荒雪。
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
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隐娘说:这首词上片由眼前景写起,凌空作势法。下片以“将发”二字提起,追叙离别,妙笔写出愁思不解。全词从目前追忆往日,再由往日回到眼前,进而想到日后,交织以写景、抒情,曲折还复,韵味悠长。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1、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3、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曰水犹寒。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宋】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
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兰陵王·柳》
【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译文: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二、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译文:人生就是座。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1、《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浪淘沙·绿树暗长亭》
【宋】陆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
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隐娘说:该词上阕已将自己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下阕故转而借助于想像进一步展拓词意。全词词人渲染环境气氛,有景有情,有声有色,而且把景物、事件、心情交织融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
《减字木兰花·长亭晚送》
【宋】晏几道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
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
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
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送别》
【现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隐娘说:《送别》使用的是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这类常用的意象。但这短短的一首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形成了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诗中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顿悟出世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