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写下传世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
可是,你知道吗?《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河南邓州写就的。范仲淹压根就没有去过岳阳楼。
没有去过当地,却能写下绝唱,唐代的刘禹锡,也是个中人才。
刘禹锡从未去过金陵,却写下一组金陵怀古诗,千古流传,白居易读了之后,带乐的诗句寓意好,说:第二首最好。你是怎么看的呢?,
这组怀古诗名为《金陵五题》,其中包括五首诗,分别为: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1、《观书》明-于谦 原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译文: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2、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欧阳修《醉翁亭记》3、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 翁森《四。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在这组诗里,刘禹锡写了一个小序: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刘禹锡在自序中,写了这五首诗的来历。
我少年时,常在江南游历,却从来没去过金陵,十分遗憾。后来,我在和州做官,离金陵那么近,每每翘首眺望。
恰好,有朋友写了《金陵五题》,我看了之后,感慨万千,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写下这五首《金陵五题》。
好朋友白居易看了我写的《金陵五题》之后,赞叹良久,说《石头城》这一首的“潮打空城寂寞回”最好,以后的诗人也写不出来。
我觉得其余四首虽然不及这一句,但也很不错啦,当得起白居易的夸奖 。
乐的诗句 1、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先秦·屈原·《离骚》) 2、苦无丝竹衔杯乐 (宋·辛弃疾·《鹧鸪天》) 3、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 (先秦·屈原·《离骚》) 4、聊假日以媮乐;陟升皇之赫戏兮 (先秦·屈。
南京古称金陵,又称秣陵,在魏晋南北朝时,曾经作为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都城,是六朝故都。
历阳,即和州,刘禹锡曾任和州刺史。
乐的诗句 1、夫唯捷径以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先秦·屈原·《离骚》) 2、苦无丝竹衔杯乐 (宋·辛弃疾·《鹧鸪天》) 3、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 (先秦·屈原·《离骚》) 4、聊假日以媮乐;陟升皇之赫戏兮 (先秦·屈。
这组诗共五首,其中,《石头城》和《乌衣巷》最为后世称道。
今天,我们着重说一下这首让白居易赞叹的《石头城》。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秦淮河畔那轮由古照到今的明月,想必领略过昔时那种醉生梦死的繁华,但当月亮升到高空,到了深夜时,也还只是清光飘零的从矮墙上照进城来。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2.《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全诗着眼于石头城周围的地理环境,在群山、江潮、淮水和月色中凸显古城的荒凉和寂寞,格调莽苍,境界阔大,感慨深沉,历来备受赞誉。
这是一个关于历史沧桑和王朝兴废的故事,一个关于变化与永恒的故事。
白居易认为第一首《石头城》好,可是,在后世,第二首《乌衣巷》的粉丝也很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后世赞叹不绝。
亲爱的诗友们,你们更喜欢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