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最开始时范蠡讲的
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卧薪尝胆灭了吴国后
深知勾践此人可以同患难、不能同富贵
于是对大夫文种说了这句话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范蠡于是离开了越王,从齐国给大夫种发来一封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有人中伤种将要作乱。
而韩信说这话的时候不是被杀的时候,是他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的时候。
楚汉战争结束后,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改为楚王。
后来朝中有人诬陷韩信谋反,韩信于是被押往京城长安,到长安后,刘邦赦免了韩信,从楚王降为淮阴侯。这话就是韩信这一次被抓的时候说的,是引用古人的话。
韩信的结局很惨,后来高祖刘邦不在朝中,吕太后想杀韩信,召韩信入宫,担心韩信不去,就找到相国萧何,萧何骗韩信入宫,因为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韩信就相信了萧何,结果入宫后就被杀了。这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又《淮阴侯列传》:“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中勾践最后胜出,晚年勾践猜忌多疑,滥杀大臣,范蠡劝文种说勾践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
史书记载,当时的巨鹿太守陈郗和韩信里应外合,已经谋反,至于韩信是否真的参与此次谋反,不得而知。
全文是: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
至于项羽和刘邦,虽然我很佩服项羽,但是我觉得此人不可为天下君。西楚霸王虽然勇冠天下,但是从他之前的行为来看,他比较残暴,不得民心,不懂得知人善用,自大狂妄,此乃为君者之大忌,这点的确不如刘邦。
原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译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典故 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