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朱熹(南宋)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偶然写成。多用于诗词题中。如唐白居易有《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诗,即使是偶成,也是几十年实力的见证。《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绝句。告诉我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莫轻易。
译文
青春的时光容易逝去,学问却不容易取得成功。
所以点滴时光都不能轻易放过。
我们还没从池塘边的美好清梦中醒来。
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时代以及对故乡黄陂的怀念。 《春日偶成》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任陕西鄠县主簿时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所写。诗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学家,长期困在书斋里,少有闲暇宽怀的时候。
转眼间,台阶前的梧桐叶就已在秋风里沙沙作响。
偶成原文及翻译,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人称考亭先生,徽州婺源人。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
朱熹名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偶成》表达了诗人戴望舒对于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表明诗人对胜利前景的坚定信念。《偶成》这首诗作于写于1945年5月31日,抗战最后的岁月,那一段黎明前黑暗的岁月,被无数的人默默地承受,慢慢的想起,又淡淡的吐出。它是。
门掩不须垂铁锁,客来聊复共藜床。——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城南倡和诗》卷 朱熹 纸本 手卷(长图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