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律诗中之流水对,常为难得之佳联,即因其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也。”
何为“流水对”?
流水对是对仗的一种,出句与对句使用的词语构成对仗,但在意义和语法结构上不是相对,而是上下相承,下句承接上句,含有流水意象的诗句,且两句不能互相脱离和颠倒,有一定的前后秩序,构成一个顺承复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草》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古原草生命力顽强,只要有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一览无遗,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随意而行走到流水的尽头,于是就坐下来看那天空云雾千变万化。
这两句有前后承接关系。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
岁月如流,年华易逝,分离再重逢,匆匆已是十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流水的诗句: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 / 木兰辞》南北朝 · 佚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唐 · 张若虚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
——杜甫《春望》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这两句存有因果关系,写出了诗人久盼家人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刘昚虚《阙题》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这两句前后相承,穿行的次序不能倒置,也写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释义: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将“河边骨”和“春闺梦”相联,写出丈夫已战死而妻子不知,仍想在梦中相见的那种无形的悲伤。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遣悲怀》
我只能用将这绵绵长夜不眠的思念,来报答你吃苦受累未曾开颜的一生。
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詹玉 春来春去。人在落花流水处。--吕岩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牟融 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熊孺登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李群玉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
仿佛诗人在对自己妻子表白,写得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1.赞美流水的诗句 赞美水的古诗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水帘》 唐·罗邺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3。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关于流水的诗句如下: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
——杜甫《秋兴》
你看,月光刚刚照到石上的藤萝上,现在已经照到河洲前面的芦荻花上了。
月光照上藤萝和芦荻花,是有先后顺序的,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