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这首诗的意思,石灰吟这首诗理解是什么

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密集式高能复习单元主题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 密集式高能复习

单元主题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

【人文主题】

★理想与信念。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有古诗、回忆录、演讲稿和小说;内容丰富,有的抒发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有的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的阐述了革命志士的共同的理想与信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

【语文要素】

★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

人物的品质,往往可以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看看他具体说了什么话,做了哪些事,通过分析他的言行就能判断出他的品质。

【习作要求】

★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确定自己要表达的心愿,并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达;根据想表达的内容,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或者写日记、创作诗歌……

10.《古诗三首》

一、会背《马诗》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千秋。

(一)知诗人

李贺,字长吉,中唐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 ”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

(二)看注释:

1、燕(yān)山 :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2、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3、何当:何时将要。

4、金络(luò)脑 :用黄金装饰的马龙头,象征马受重用。

(三)解诗意

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像铺上了一层皑皑的白雪。边塞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一弯秋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金装饰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任意驰骋,建功立业呢?

(四)悟诗情

《马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能让马驰骋的广阔画面,希望骏马在广阔天地里奔驰,借以抒发诗人施展才能,为国立功的期望。

(五)推荐阅读

《马诗》是李贺创作的组诗,一共有二十三首,本课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我还知道第四首。

马诗(其四)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二、会背《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知诗人:

于谦:(1398-1457)明朝爱国诗人。他的诗不事雕琢,朴实遒劲的诗风中贯穿报国爱民的思想以及廉洁坚贞的高尚情操。

(二)读准音

千锤(chuí)万凿(záo) 烈(liè)火 焚(fén)烧

(三)认清形

【凿】要注意下边的里面不要写成“羊”。

【焚】下部不要写成“大”。

(四)看注释:

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石灰吟》古诗意思: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烈火焚烧它,它却像平常事一样对待。粉骨碎身,它全然无所畏惧。决心要在世界上,留下清白。《石灰吟》古诗原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

④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含有赞美的意思。

(五)明诗意: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炼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害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六)悟诗情

《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借咏叹石灰不怕磨难、清白在世的形象,抒发了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诚卓绝的意志和追求高尚完美人格的志向。

(七)拓展延伸

1、积累雄心壮志的词语

壮志凌云 鸿鹄之志 志在四方

志存高远 胸怀天下 雄心勃勃

2、积累含数字的词语

千锤万凿 三言两语 千变万化

千姿百态 千军万马 千言万语

3、积累含近义词的词语

粉骨碎身 良师益友 察言观色

聚精会神 阴谋诡计 真心实意

三、会背、会默《竹石》

竹石

[清]郑夑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解诗题

“竹石”是指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也是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二)知诗人

郑夑(1693—1765)字克柔,石灰吟这首诗理解是什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为“扬洲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三)读准音

郑燮(xiè) 坚劲(jìng)

(四)看注释:

①【任】任凭 ②【尔】你

(五)明诗意:

竹子深深地屹立在青山之中一点也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牢牢地扎在了岩石缝中。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六)悟诗情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我明白诗人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坚韧执着品格的同时,寄寓自己正直、刚正不阿的骨气。

(七)阅读推荐

墨梅

石灰吟这首诗的意思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八)知识拓展

1.花中“四君子”指梅、兰、竹、菊。

2.“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九)写法借鉴: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借助所描写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坚定信念,表现自己的某种精神或某种品格。采用托物言志写法的前提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这样才能寄意于物,达到突出主旨的目的。

(十)写法品评

这三首古诗所描写的事物虽然不同,但都表现了诗人的志向。《马诗》借马抒发自己渴望报效国家的志向;《石灰吟》和《竹石》都表现了诗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坚定信念。

(十一)课后习题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①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②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这三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面上写物,实际上是在赞颂某种精神或品质,表达了诗人做人的志向和固守的节操。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资讯助读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直隶乐亭(今属河北)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收录《李大钊文集》。

二、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捕前到被捕后壮烈牺牲的过程,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篇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回忆了父亲被害的日子,接着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

三、易错音、易错字

字音:避免(bì ) 瞅了瞅(chǒu) 苦刑(xíng)

字形:

【瞅】部首是“目”,不要写成“日”。

【哼】右下部是“了”,不要写成“子”。

【执】的第五笔不是横折折钩,而是横折弯钩。

同音字:

xíng 判刑 形状 模型

pì 偏僻 开辟 屁股

fá 步伐 竹筏 军阀

bì 避免 墙壁 和氏璧

四、重点字词解释

[被难] 因灾祸或重大事故而牺牲生命。

[含糊] 形容说话的意思不明确。

[一拥而入] 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满脸横肉] 脸上长着带有凶相的肌肉。形容相貌凶恶。

[沉着] 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机智] 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

[怒气冲冲] 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

[会意] 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五、词语拓展

1.“不~不~”式的词语:

石灰吟这首诗的意思

不慌不忙 不屈不挠 不明不白

不卑不亢 不闻不问 不痛不痒

2.“一~而~”式的词语:

一拥而入 一扫而光 一概而论

一挥而就 一哄而散 一笑而过

3.形容英雄人物的成语: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临危不惧

奋不顾身 光明磊落 冲锋陷阵

六、课文梳理

1.除开头外,本文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回忆李大钊同志被害的全过程。

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是前后照应的关系。这样写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感情。

七、写法借鉴:前后照应,让文章上下相连、浑然一体。

所谓照应,就是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提到,后面再交代一下。这种写法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运用这种写法时要注意前后照应的内容在时间或事情发展的过程上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八、写法品评

本文开头交代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写母亲嘱咐“我”记住父亲的被难日,突出了家人对“1927年4月28日”这个特殊日子的记忆之深。这样前后照应的句子还有:

1.“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看他把书和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①题目和内容相照应;

②开头和结尾相照应;

白话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石灰吟》【作者】于谦 【朝代】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

③情节与情节之间相照应。

九、课后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本文是悼念性文章,朗读基调应是悲痛的,语速要适中,语气要低沉,描写李大钊神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铿锵有力,读出李大钊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质。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①李大钊被捕前,形式严峻,仍然坚持革命工作。

②李大钊被捕时的情景。

③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出的坚定与沉着。

④全家人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无比悲痛的情形。

我对李大钊在被捕时从容不迫的场景印象最深。尽管敌人十分凶狠残暴,但李大钊沉着冷静,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

3.下面的句子描写了李大钊的外貌、神态和言行,读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

①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又慈祥的脸。

②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③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这句话说明李大钊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从容不迫。

④这样的句子还有:“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这句语言描写表现了李大钊的处变不惊。

4.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2《为人民服务》

一、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

二、写作背景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议论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三、基础知识

1.易错音

彻(chè) 炊(chuī) 鼎(dǐng) 葬(zàng)

2.易错字

【鼎】字共有12画,第六笔是竖折折。里面是“目”,不要写成“日”。

【泰】下面部分不要写成“水”;

【葬】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下面部分的撇和竖要出头。

【迁】被包围的部分是“千”,不是“干”。

【牺】右边是“西”,不要写成“酉”。

3.易混字

彻—沏—砌 迁—迂 —忏 炊—吹—软

彻(彻底) 迁(迁移) 炊(炊烟)

切(一切) 迂(迂腐) 吹(吹牛)

砌(砌墙) 忏(忏悔) 软(柔软)

4.多音字

削:xuē(剥削) xiao(削铅笔)

给:gěi(送给) jǐ( 给予)

词语拓展

①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

七上八下 一心二用 七嘴八舌 三心二意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石灰吟这首诗的意思

②含“死”字的四字词:

死得其所 救死扶伤 同生共死 誓死不屈

万死不辞 虽死犹荣 至死不渝 出生入死

6.词义解析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四、课文梳理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2.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完全”,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五、写法借鉴: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论述。

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论述,可以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更具说服力。如:“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于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第一句是中心句,总写“死的意义有不同”。后面三句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紧紧围绕“死的意义有不同”进行阐述。

怎样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论述?

首先,摆出文章或段落的中心;然后,紧紧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摆事实,讲道理。

六、课后练习

1.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2.读下面这段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想想句子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3.如何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原文: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是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按照“请求炸暗堡——逼近暗堡——舍身炸暗堡”来描写董存瑞的英雄事迹。

主要人物介绍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汉族,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参加八路军后,多次立功。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神态、言行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1.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这段话写的是董存瑞抱着炸药包朝敌人前进的场面。从董存瑞在敌人的子弹中穿行,我们看到了一个英勇无畏、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董存瑞。从董存瑞“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等前进方式中,我们看出董存瑞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身手敏捷的战士。

2.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这段话是对董存瑞的动作和神态进行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奉献自己的革命精神。

《语文园地四》

一、交流平台

好文章讲究“豹头凤尾”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倒叙法,在开头直接写事情的结尾。“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塑造一种悲哀、怀念的情感氛围,让读者急切地想知道集体的情况,产生读下去的冲动。

《藏戏》则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先声夺人,既激发读者思考,又强调了藏戏的三大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藏戏的赞美之情;

《草原》则采用写景式开头,从自己初次看到草原的景色和感受入手,表达了看到草原后的欣喜之情。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与开头遥遥呼应,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同时突出“我”一直把父亲的被难日牢记在心,让读者感受到“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那个星期天》采用的是景物烘托、情景合一的结尾方式,“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塑造一种伤感而凄凉的气氛,渲染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悲痛,令读者回味无穷;

《腊八粥》则采用了自然收束、水到渠成的结尾方式,在结尾描写八儿一家吃腊八粥后的场景,温馨,令人难以忘怀。

写好文章的开头,可采用的方法有:

(1)点题式(运用于议论文);

(2)引用式:引用歌词或名人名言;

(3)描写式:用于风景描写;

(4)倒叙式:先写结局然后再交代事情的开端。

(5)设问式:开头来个自问自答。

文章结尾可采用的方法:

(1)呼应开头(首尾呼应);

(2)概括,再次突出主题;

(3)引用式结尾。文章究竟采用怎样的开头和结尾,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确定。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古诗,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古诗中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1、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选自郑燮的《竹石》,赋予了竹百折不挠、坚忍顽强的高贵品质。

2、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选自王冕的《墨梅》,赋予了梅花不向世俗献媚、高风亮节的品格。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的《赠刘景文》赞美了菊花遭受挫折不气馁、历经磨难不丧志的品行和节操

在古诗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有很多。

春蚕:如唐朝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了春蚕无私奉献的精神。

蜜蜂:如唐朝钱起《蜜脾咏蜂》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美了蜜蜂勤劳的品质。

三、联系课文想一想:下面的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这些内容,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3.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四、日积月累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意思是:用心去栽花,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枯萎了;无心去插得柳枝,最终却是绿树成荫。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事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意思是:树希望静静的待着,可是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亡故。告诉人们要及时赡养父母,不要等待。

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意思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要想到那些贫穷的日子,而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劝诫人们要居安思危,注意节约。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告诫人们要认真学习,亲身经历,多学多练。

上一篇 2023年05月10 06:29
下一篇 2023年04月26 06:26

相关推荐

  • 写梅花的诗句,十首著名的梅花诗

    梅花,是冬日的精灵。在漫天雪地中,一抹亮色,给天地添上色彩;在肃杀之气中,飘来暗香,给沉闷带来灵动……中国人素来爱梅,写梅的精妙诗句数不胜数。今天,隐娘要分享20句梅花诗词,读了这些,你才知道梅花有多

    2023年05月28 255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下一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全诗

    两会习语&34;习语:要瞄准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贯之、久久为功,急躁是不行的,浮躁更不行。要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向选好用好各方面人才要发展,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2016年3月7日参加黑龙

    2023年05月16 260
  • 古人表达幸福的诗句,表达温馨幸福的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爱是什么?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念;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意思: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

    2023年04月23 218
  • 表示爱国的诗句,爱国的古诗词100首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爱国的古诗词100首,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100句爱国诗词这些经典都值得我们一

    2023年06月04 239
  • 1500元曲面带鱼屏,带鱼屏好还是曲面屏好

    这里是太平洋知科技,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我。往期精彩回顾:一、显示器需要注意哪些参数?屏幕作为笔记本电脑中直接与我们人眼进行交互的重要组件,教大家如何辨别屏幕的差异也是少不了的。屏幕有

    2023年04月13 286
  • 老虎的诗句,虎的寓意很好的诗句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李涉《牧童词》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2023年05月20 242
  • 树无根不长的下一句,树无根不长全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是一个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的日子古代清明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的是一个叫韦孝宽的哥们儿在陕西首创的而中国人对于“树木”树无根不长下一句是人无志不立。树无根不长

    2023年04月11 259
  • 形容努力奋斗的诗句,句句精辟的奋斗诗句

    现代生活压力巨大。心理往往很压抑。所以很多人的朋友圈整天被“心灵鸡汤”整版刷屏~形容奋斗的古诗词11、业精于勤,荒于嬉。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努力奋斗的诗句。4、笔落

    2023年05月20 244
  • 苏字开头的诗句,以苏字开头的唯美诗句

    1.赵——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2.郭——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3.夏——夏韵怜疏影,摇扇听荷声。4.熊——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5.许——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6.蒋——徒闻蒋生径,而去谁相

    2023年05月27 287
  • 形容家人幸福的诗句,描写幸福一家人的诗句有哪些

    原创2022-05-0613:29·槐序姑娘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最精美的配图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一、形容一家人温馨的诗句(1-10)1.《好事近》宋代:郭

    2023年04月30 245
  • 水光潋滟晴方好下一句,水光潋艳晴了的下一句是什么

    观潮【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

    2023年05月29 254
  • 全新千元曲面屏手机哪款好,全面屏和曲面屏哪个好

    一直以来曲面屏都是高端手机的代表,这种视觉上的冲击真的是让人向往,但是很多人都被曲面屏价格劝退,但是现在,随着手机市场越来越卷,很多曲面屏手机价格也降了下来,如果你预算低还想要曲面屏手机,这三款价格最

    2023年04月13 28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