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甲天下典故,【诗词学习】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代表作有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唐】韦庄
洛阳牡丹甲天下,花开时节动京城。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解释】
1.春:一作“风”。
2.洛阳才子:西汉时洛阳人贾谊,年十八能诵诗书,长于写作,人称洛阳才子。这里指作者本人,作者早年寓居洛阳。
洛阳牡丹甲天下,当出自欧阳修之口。一、欧阳修诗《洛阳牡丹图》曰:“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於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
3.魏王堤:即魏王池。唐代洛水在洛阳溢成一个池,成为洛阳的名胜。唐太宗贞观中赐给魏王李泰,故名魏王池。有堤与洛水相隔,因称魏王堤。
4.渌:一本作“绿”,水清的样子。
5.凝恨:愁恨聚结在一起。
【赏析】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牡丹甲天下。提到洛阳,绝大多数人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肯定是牡丹,虽然后蜀末代皇帝孟昶曾突发奇想,要让成都牡丹甲洛阳,但千年过去了,洛阳的牡丹依旧笑傲东风,领先他乡。
洛阳才子他乡老。自古多少名人活跃在这座城市,虽然他们的故乡并不在洛阳,但一生都与洛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曹子建说“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的确如此,几千年来洛阳的才子从不让人失望。河洛自古富才强,汉魏文章半洛阳。
韦庄对洛阳有着很深刻的感情,因为他的成名作《秦妇吟》就诞生在这里。《秦妇吟》受到时人的一致好评,韦庄也因此得了个“秦妇吟秀才”的美名,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主”并称为一段佳话。可以说,是洛阳的山水给了韦庄灵感,使他一诗成名,受人景仰。
全诗是:“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出自刘禹锡的《赏牡丹》,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洛阳人。牡丹是中国传统的著名花卉,洛阳牡丹的品种繁多、花色奇丽,有“洛阳牡丹甲天。
韦庄生于晚唐,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全国各地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生逢乱世并非人心所愿,他眼睁睁看着千古名都洛阳在战争的影响下蒙了“尘”,又将此心情写入诗中。
写下这阀词的时候,韦庄并不在洛阳。身在江南的他挂念着那个与自己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就像怀念自己的家乡一样。眼前的美景没有抹去韦庄心头的遗憾,在洛阳的那段记忆对他来说,他忘不掉也不想忘掉,每每回忆起来,心绪便凝结在一起。
洛阳城里春光好,他乡虽美,却不如一醉洛阳嗅花香。
【作者】
韦庄(836年- 910年),字端己,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学写诗词】
《菩萨蛮·待到疫停时》庚子年二月廿一
山头明月斜斜映。
窗前轻唤情聆静。
子夜念卿呆,忧愁涌上怀。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於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当时绝。
病魔离去远,何日卿勤返?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三国魏 曹植 50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晋 左思 《三都赋》 51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汉 司马迁 52人间佳节惟寒食, 天下明园重洛阳。 宋 邵雍 53洛阳牡丹甲天下。 宋 54汉魏文章半洛阳。
待到疫停时,相牵恐有期。
(词林正韵)
“洛阳牡丹甲天下”全诗是: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出自《赏牡丹》,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托物咏怀诗,此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
欢迎关注 ,让思想充实生活。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