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的诗句,24节气对应的诗句

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原创转眼之间,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北斗有七星,斗柄指节岁,从此沧桑变,不失物候延。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

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原创

转眼之间,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

北斗有七星,斗柄指节岁,从此沧桑变,不失物候延。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二十四节气,顺天应时,以候其律,是我们祖先探索自然宇宙的智慧结晶。历经千年,它依旧是我们推敲岁月变更,行事农业俗成的准规。

立 春

一阳复始,大地回春。冬至日,阴气尽,阳气生。所以人们又常把冬至列为二十四节中第一节气。冬至过后,春天便开始悄然酝酿了。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立春日,阳气上升,万物更生,开启新岁。前五日,东风解冻,中五日蜇虫始振,后五日鱼陟负冰。

立春常与年相交,故而在暖阳中迎客探友,把酒言欢,实为人间一大美事。

立春

岁首薄寒孕谷风,句芒唤醒暖阳升。

来人莫问今年志,且饮屠苏酒一盅。

雨 水

过了暖气回升的立春,雨水就来了。《礼记·月令》记载,“始雨水,桃始华”。雨水标志着降雨开始,且雨量慢慢增多,农家也开始了早春的播种。

“鸿雁声声传消息,轻转飘洒满天涯”,雨水前五日獭祭鱼,中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此时桃李含苞,樱花也跃跃欲放。

雨水

东风解冻生春水,物候从新雁北归。

但见农家犁田地,扬鞭为把老牛催。

惊 蛰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惊蛰如其名,春雷始鸣,藉此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前五日桃始华,中五日仓庚鸣,后五日鹰化为鸠。此时大多地方都已进入紧张的春耕阶段,万物借着春雷复苏,开始生长。

惊蛰

细雨微风惊雷震,桃花布谷伴春耕。

晓来阡陌添新绿,犁过田间五谷生。

春 分

春分日,阴阳相半也,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春已过半,常有祭祀活动,所谓“春祭日,秋祭月”,正是春分与秋分也。民间常有放风筝等习俗。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春分前五日玄鸟至,中五日雷乃发声,后五日始电。

所以整体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但在升温的同时也会有“倒春寒”的现象出现。

春分

春去春来春已半,韶华倾负倒春寒。

24节气诗句各一句:1、立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 2、雨水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 3、惊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 4、春分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

春心暗把风鸢寄,莫到清明楚梦残。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清明不仅是节气,同时还是节日。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的两大俗成。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此时春花多放,青草正浓。

清明前五日桐始华,中五日田鼠化为鴽,后五日虹始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的清明节其实是融合了清明,寒食,上巳三个节日。

清明

细雨清风拂冢脉,半生凉意半生苔。

后生为寄人间月,一夜催得杏靥开。

谷 雨

谷雨谷雨,播谷降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温和,且多雨,最后一批春种也随着它的到来而开始。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谷雨前五日萍始生,中五日呜鸠拂其羽,后五日戴任降于桑。此时有花开尽,有花吐蕊,有花正熟透。

谷雨

新雨淘春寒势散,种瓜点豆小阳山。

他人若问梅柳意,笑与佳人话牡丹。

立 夏

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然而在北方,立夏时节却依旧一派春天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已经进入夏季,但依旧有很多春天的事物在延续。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古人常有迎夏仪式,以祈丰收。立夏前五日蝼蝈鸣,中五日蚯蚓出,后五日王瓜生。

立夏

怎奈人间春已暮,朔方群山始开舒。

春思不曾函封寄,引惹惊雷伴雨哭。

小 满

同雨水一样,小满意味着进入大幅度降雨的雨季,所谓“小满小满,江河易满”正是指此。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小满前五日苦菜秀,中五日靡草死,后五日麦秋至。

小满不仅是物候的向标,同时也在向人们阐释着“小得盈满”的道理。

小满

半夏青葱半柳风,飞红几点对蝉声。

小得盈满常噙苦,便使人间百味真。

芒 种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24节气对应的诗句,恰如其名。,

“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芒种时节雨量充足,气温也明显升高,早春播种的时谷已然到了收采的时候,夏令的作物也开始忙着播种。

芒种前五日螳螂生,中五日鵙始鸣,后五日反舌无声。

芒种

夏采春耕秋采夏,几茬时谷几茬芽。

青春已伴花神去,却见嘉苗又始发。

1、立春 柳枝条条探芽苞,轻风吹拂催嫩草。田野欲出泥土香,今年播种春苗秧。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夏 至

夏至日,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伴随着高温,雷阵雨也频繁起来。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现象频频发生,江淮更是有梅雨天气。

此时正赶上农作物收采,所以多有祭祀活动,以祈消灾年丰。《周礼·春官》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夏至前五日鹿角解,中五日蝉始鸣,后五日半夏生。

夏至

一声雷赴九重天,澍雨偷晴解暑炎。

不似龙神泽霈广,去来只在片云间。

小 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此时正值盛夏炎暑,人们都在想办法避暑纳凉。小暑前五日温风至,中五日蟋蟀居宇,后五日鹰始鸷。

小暑

1.关于24节气的古诗 1、惊蛰 《观田家》唐代:韦应物 原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

暖风拂掠麦田黄,伏入林中暑不双。

试问疏凉何处觅,满园花木小农庄。

大 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暴雨常袭的时期。此时或旱或涝,需及时做好抗旱或御涝工作。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大暑比小暑更为难熬,“湿热交蒸”,为此人们可以说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来乘凉。

大暑前五日腐草为萤,中五日土润溽暑,后五日大雨时行。

大暑

时维暑夏几炎蒸,澍雨萤光六月中。

也效青林狂放客,只身羞袒候长风。

立 秋

一夏在酷热中悄然消退,秋天开始登上舞台。但这并不意味着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秋后一伏一点也不逊色于热夏三伏。

只是阴气始下,所以庄稼开始成熟,草木也开始由绿变黄的转程。

立秋

24节气的诗句

伏暑轻觉夏日长,枕席倮袒换疏凉。

寒蝉一曲惊人梦,夜半梧桐落碧窗。

处 暑

处暑正式表示炎热酷暑的结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值得一提的是,处暑时节常有“秋老虎”出现,导致天气依旧高温且闷热。

“秋老虎”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达半个月到两个月间。但过后便是一片秋象,肃杀之景顿现。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处暑前五日鹰乃祭鸟,中五日天地始肃,后五日禾乃登。

处暑

昨夜西风凭地起,小池静客子离离。

薄衫朝暮惊觉冷,叶落萧萧细雨时。

白 露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开始转向凉爽。《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且随着暑气的消失,阴气上升,早晨的露水日益增多,肃杀之景更甚,收获迫在眉睫。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正是其节气写照。白露前五日鸿雁来,中五日玄鸟归,后五日群鸟养羞。

白露

残夜疏凉晓露生,寒蝉一曲雁回峰。

浮萍如是人间客,地北天南几故程?

秋 分

此时天气不仅凉爽,且早晚略带寒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七绝·苏醒》五代,徐铉。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

所谓“一分秋意一分凉,野外繁露披衣裳”,秋分前五日雷始收声,中五日蛰虫坯户,后五日水始涸。

秋分

几点飞红敲客枕, 晨夕凉意瘦三分。

霜华淡染平明色,顿感惊秋夜已深。

寒 露

寒露至,寒气渐生,尤其早晚寒意始浓。《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此时正是登高赏菊之时,百花杀尽,却有一番寒意来袭。所谓“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正是如此。

寒露前五日鸿雁来宾,中五日雀入水为蛤,后五日菊有黄华。

寒露

季秋露重冷霜华,萦惹青娥几度杀。

杀尽百花独寿客,登高看取酒与茶。

关于 24 节气的古诗(以小寒节气为例)包括但不限于:1、《小寒》(现代·左河水)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2、《小寒》(现代·吴藕汀)众卉欣荣非及时,漳州冷艳客来贻。小。

霜 降

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

此时午间还算温暖,但早晚已是寒冷侵袭。所谓“霜降杀百草”,经过寒霜的洗礼,那些原本还在挣扎的草木一下子就黄了下来,给人一种“万物尽收待冬来”的感觉。

“气肃霜降渐冷凉,草木枯萎凋零黄”正是一派霜降景象。霜降前五日豺乃祭兽,中五日草木黄落,后五日蜇虫咸俯。

霜降

寒雨竟夕催候至,晓来遍地素娥衣。

叶黄落尽萧萧冷,最爱东君普照时。

立 冬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至此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开始收藏。

立冬正式标志着冬天的到来,而冬与归常联系在一起,不管是漂泊在外的游子,还是志在四方的奋斗者,冬天总是被“当归”的念头侵袭。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立冬时节,那借一场雪,邀三两人,火炉煮酒,共话一年事的场景让人欣羡不已。

立冬前五日水始冰,中五日地始冻,后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

田家又是一年岁,万物冬藏大地颓。

寒雨夜来催雪至,良人待泮几时归。

小 雪

《群芳谱》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所以小雪地寒未甚,雪量不足。

虽然小雪时节少有鹅毛大雪,但初雪如刺,却是另一种寒冷。特别是在雪霁天晴时,那刺骨的寒冷比下雪时更甚。

小雪前五日虹藏不见,中五日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后五日闭塞而成冬。

小雪

冬率风霜夜漏长,小雪初探惹人忙。

时人都话寒酥暖,却道天晴冷不防。

大 雪

大雪如名,常有大雪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此时雪已遍地,但不见梅开。大雪前五日鹖鴠不鸣,中五日虎始交,后五日荔挺出。

大雪

舍外寒天舍内温,千山如练更澄澄。

独留踏雪来归路,不见寻梅意中人。

冬 至

冬至大如年,每到冬至,年味便悄然袭来。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是为阳气最弱。冬至之后,阴阳交割,阳气逐渐回升。

冬至当日,南方有祭祖习俗,北方则是吃饺子。此时还在外未归的人不禁让家人思念不已。所谓“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正是此景。

另外冬至日起,正式进入“数九”天。冬至前五日蚯蚓结,中五日麋角解,后五日水泉动。

冬至

凛冬催促旅人归,何奈身边庶务随。

长夜孤灯相去远,遥持酃渌敬一杯。

小 寒

与小暑一样,此时虽然寒冷,但还未到最冷时候,所以天渐寒,尚未大冷。但由于小寒多处于“三九”天,所以又有“小寒胜大寒”的说法。

“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此时梅花依旧还未绽放,春天如归人一样,还在路上。

小寒前五日雁北乡,中五日鹊始巢,后五日雉始雊。

小寒

寒英来晚舞纷纶,把盏窗前又念君。

欲寄一川香雪海,梅腮紧锁不成春。

关于24节气的古诗大全一 立春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唐·白居易《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唐·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南宋·。

大 寒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表示天气的寒冷程度。所谓“寒到极致便回春”,所以大寒虽冷,但春天已蓄势待发。

《三礼义宗》记载,“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临近春节,所以此时天气虽冷,但人们却忙着准备年货,辞旧迎新,祭祖,洒扫等样样都不能少。

此时多雪,所以“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的场景让年味变得更浓。大寒前五日鸡乳,中五日征鸟厉疾,后五日水泽腹坚。

大寒

煮酒煎茶候信风,凭依遥寄雪相拥。

九冰恰似吾心满,罄尽相思便是春。

文章授权转自“诗词世界”

图片来源:@石家小鬼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如有争议,请联系删除

每天5分钟,把日子过成诗

今天看小诗妹了吗?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必须

在看

上一篇 2023年04月16 13:30
下一篇 2023年04月20 11:28

相关推荐

  • 祝福情侣的诗句,形容祝愿两人长长久久的诗

    今天七夕节,中国人的情人节。我们的古人把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定为一个传统又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古时候,这一天是少女们、姑娘们、妇女们十分重要的一天,是一个十分看重的节日。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

    2023年05月03 241
  • 春愁古诗意思,春愁原文及翻译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433首古诗词​《虞美人·春愁》陈亮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1、译文:心

    2023年05月20 256
  • 南京诗句,赞美南京六朝古都的句子

    一字一句绘山河,一诗一词见天地中华大地和风阵阵、文明悠悠每一寸山河都饱含诗情画意让我们跟随这些诗词纵览大美中国京杭大运河“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从春秋时期吴

    2023年05月01 259
  • 映日荷花别样红上一句,映月荷花别样红上一句上一句

    【每日一习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时引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习近

    2023年04月24 282
  • 君未生时我已生诗句,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原诗

    有一种情感,叫缘分太浅;有一种陪伴,叫你在心间;有一种遇见,叫相见恨晚。人这一生,会有很多次遇见,于茫茫人海中,于车水马龙中,真正能走到心里的,却有几个?单单从这句话的表面理解的话意思是说:“你还没有

    2023年04月22 244
  • 人间有情上一句,无情人间有情上一句是什么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群默默付出的人。一群勇敢拼搏的人。一群奋斗抗争的人。"人间有情宁养有爱"是一句口号,可以断句成"人间有情,宁养有爱"。中间可以是因果关系,也可以是概念与例子的关系。宁养一般指为末期的

    2023年05月29 289
  • 元曲六大家的代表作及影响,元曲六大家作者及代表作

    【版权元曲之佳,贵在朴实自然。于辞藻本色中,蕴世态酣畅。曲尽人情,品之如饮烈酒。跌宕起伏,如一骑而绝尘。元代文学,从1234年蒙古灭金。统一北方,至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134年。蒙古的铁骑。未能踏

    2023年04月16 235
  • 兰香的诗句,兰香诗句最出名诗

    古人咏兰诗词集萃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赠友人(咏兰花)唐·李白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

    2023年05月29 287
  • 元曲经典赏析,经典元曲50首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11 228
  • 自缘身在最高层上一句,只缘身在最高层还是自缘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22年岁中进士。37岁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48岁任参知政

    2023年05月23 299
  • 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爱国活动结束语

    中国人一直有家国的观念。爱家、爱国。心存家国,立身立德。一百句爱国诗词。哪一句打动你了?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023年04月26 292
  • 歌颂友情的诗句,愿友谊长存的唯美诗词

    友情诗指的是抒写朋友间友情的诗词,这种诗词既有歌颂对方才华之作,也有抒发离愁别绪的感慨,或者是描写对朋友的思念,风格或低沉压抑,或豪放昂扬,愿友谊长存的唯美诗词,但大都情真意切,耐人寻味。1、莫愁前路

    2023年04月18 25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