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苏梨读诗
1、《诗经·国风·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每到春日桃花盛开,就会想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两句诗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寓意美好。用鲜红怒放的桃花喻指姑娘出嫁,婚后的日子就像这桃花一样红红火火;后两段又用桃树的果实和桃叶希望这对新婚夫妻子嗣绵延,家庭和睦,这样美好的诗句,在这美好又充满生机与活力春天里不免让人怦然心动!
2、《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据唐人文献记载,崔护不第后去长安郊外散心,遇到一位叫绛娘的女子,仅仅就这一面之缘,两人便一见钟情,互生情愫。但此后一年中崔护为了准备科考,就没在去找过绛娘,等到第二年想起再来找绛娘时,却发现人没在,不禁感到遗憾,遂在门扉提笔写下这首诗,就离开了。等到绛娘回到家,看到崔护题的诗,以为他俩注定要错过这段缘分,不禁悲从中来,而后一病不起。
3、《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
47、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48、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诗词》 49、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50、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
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23、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24、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张祜《胡渭州》 25、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 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贱缘。
1.有关春天桃花的诗句古诗 1、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2、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陆游《泛舟观桃花》3。
若将富贵比贫者。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
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开篇六个桃花连用,可见作者对桃花的喜爱,同时又用桃花暗喻隐士,愿以花、酒为友,远离俗尘凡世,功名富贵。别人都觉得我有点疯癫,可我却笑他们太过肤浅,低三下四,奔波劳碌追求来的功名利禄,到头来都化作俗世中的尘埃。这种旷达乐观、不追名逐利的自然心境,在如今这喧嚣浮华的社会里更加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描写春天桃花的古诗有:《桃夭》、《江畔独步寻花·其五》、《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桃花》、《题都城南庄》等。1、《桃夭》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
4、《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5、《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小词我特别喜欢,作独具巧思,写桃花全篇却无一“桃花”二字,偏用其他花引出桃花。
说它是梨花吗?不是;是杏花吗?也不是。花瓣白红互相映衬,别具一番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一句最妙,看似简单抒情,却巧妙的点出所咏之花,原来是令武陵渔人沉醉的桃花。读来清新晓畅,富含情趣,引发读者无限遐想!
6、《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刚好在这人家四月天里,各种花也都基本凋谢了,作者偶然到大林寺赏春游玩,却无意间发现这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本来以为春天已经要过去了,常常遗憾没有踏春赏花的好去处,却不知道春天悄悄来到了这里。从遗憾失望到惊讶欣喜,读者的情绪也不禁跟着作者发生转换,真是别具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