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集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王朝云)
后半句指,凡事从心开始,任何外在的表现都是虚无的,只有心地善良才能脱离苦海,早登极乐。
王朝云与苏轼相遇于杭州西湖的一场宴会上。当王朝云在台上轻歌曼舞时,苏轼一眼便被那台上的曼妙身姿所吸引,愿去世的亲人早登极乐的佛句,及至王朝云下得台来,更是惊为天人,于是写下千古传诵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王朝云出身贫寒,很小就被卖到歌舞班,聪明的王朝云,勤学苦练了一身歌舞技艺,小小年纪就成为当地的名妓。感叹于王朝云的悲苦身世,同情心泛滥的王闰之建议苏轼给王朝云赎身,于是,12岁的王朝云成了苏轼府中的一名侍女。从杭州到密州、徐州、湖州,颠沛流离,王朝云一直陪在苏轼身边。进府后,王朝云开始读书识字,不久后,悟性极高的她,不仅能读书吟诗,而且写得一手好字。
千手经(大二○·一○六下):“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槃山。”
王朝云年龄虽小,却是苏轼身边最了解他的人。苏轼性子直爽,言语间常得罪权贵。一天苏轼回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肚中所装何物,一侍女说是文章,另一侍女说是见识,苏轼皆不以为然。只有王朝云朗声道:“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也。” 苏轼哈哈大笑,曰:“知我者朝云也!”
风走了,云散了,天地之大没有我的容身之处,不如早早的了解此生,去天上再与你相逢。
王朝云与苏轼情趣相投,闲时便你写词,我弹唱,日子虽清贫却并不乏味。王朝云是一个有着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的知音,当唱到动情时,难免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苏轼曾写了一首寄托了人生感怀的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朝云每每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便会泪流不止,她说:“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因为这个缘故,她死后苏轼竟“终生不复听此词”。
苏东坡的下半辈子一直处于不断的贬谪之中,当他来到当时的南蛮之地惠州时,已经年近花甲,惠州的生活极其艰苦,身边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追随。
东坡作《朝云》诗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健>我攀得高时摔得痛 所谓朝来寒雨晚来风 风流云散无地自容 不如早登极乐再相逢 <华>no!人劳劳碌碌亦是福 糊糊涂涂满足亦知足 能屈能伸无名小卒 心待足时名便足 。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大概意思就是:我很幸运,在垂暮之年还有你陪伴着我,可惜我们的儿子早早夭折,不能陪伴你到老,幸好你我一直相互陪伴左右。你本来喜欢诗词歌赋,如今却天天念着经书,围着药炉转,等到仙丹炼成,你我二人就如同天女维摩一样,携手仙境,做一对快乐的神仙眷侣。
放下一切,心里清净的,恭敬诚心的念阿弥陀佛佛号,多多益善,然后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念什么文都比不上念佛。世间的文字哪有一句阿弥陀佛佛号殊胜呢?
有几个典故解释下。
“杨枝别乐天”,当年白居易(“乐天”)年老多病之后,连他最爱的歌姬樊素(“杨枝”)也狠心离开了。
“通德伴伶玄”典故,晋人刘伶玄年老时得妾樊通德陪伴左右。
“阿奴络秀”,晋时李络秀的儿子阿奴一直陪伴她到终老。
“天女”指朝云,“维摩”指苏轼自己。王朝云与苏轼的儿子夭折后,两人更开始一心向佛,日常吟诵经文,既是对儿子早登极乐的超渡,也是看破俗世的修禅养性。
公元1096年,谪居惠州的第三年,由于不适应当地湿热的恶劣环境,王朝云不幸染病,苏轼遍访名医,然药石无效,34岁的王朝云终撒手西去。
这年,苏轼已经60岁,垂暮之年,孤苦无依,朝云的离去对他来说是致命打击。
企业回舍井酒代理加盟当选大品牌舍井白酒加盟免费退换货!舍井酒代理加盟舍井酱酒利润高,免费退换货,上千家门店,一对一扶持,小投资!滞销包退,专业酱酒多年,白酒创业加盟大品牌!白酒加盟更有保障!
回忆起一路走来朝云对自己的满腔痴情,苏轼有感而发,写下了悼念王朝云的诗《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这首《西江月》成了苏轼婉约词中的代表作。上阕用梅花的傲雪凌霜暗喻朝云不惧艰辛,千里迢迢陪苏轼一起来到岭南贬谪之地;下阕用梅花的明艳多姿暗喻朝云的天生丽质,进而歌颂朝云的遗世独立,感谢朝云的深情陪伴。全词看似句句在赞美梅花,实则句句在悼念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