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严要求下一句,高站位

三年前,黄治平担任海珠区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是当时全市审计系统最年轻的区局局长。任职以来,他讲政治顾大局、勤恳敬业,获得广东最美审计青年、市巡察工作先进个人等个人荣誉;他带领下,海珠区审计局组织实施

三年前,黄治平担任海珠区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是当时全市审计系统最年轻的区局局长。任职以来,他讲政治顾大局、勤恳敬业,获得广东最美审计青年、市巡察工作先进个人等个人荣誉;他带领下,海珠区审计局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荣获审计署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成为广州市审计系统成立近40年来首个获得国家级荣誉的区局;局党支部连续两年获评“区直属机关党建目标考评优秀党组织”“区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说起黄治平这位年富力强的局长,认识他的人都评价他为人低调谦逊,毫无领导架子,工作上坚持原则,大公无私,严谨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和盲区。在他眼里,审计工作就像是医生看诊,把问题揪出来是为了“治病”,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对症下药”,促进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在家庭里,他和妻子毛红芬是旁人艳羡的模范夫妻,大事小事有商有量,从未因一点小事而吵嘴。妻子毛红芬在民政局工作,任劳任怨,始终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结婚以来,他们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经常利用工作之余下沉社区参加服务。

“把好家门、守住清廉,以自身的模范行为促进家庭成员的清正廉洁,不给腐败行为以任何可乘之机。”黄治平如是说。

今日,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广州 “最美家庭”, 感受他们“勤廉齐家”背后的动人故事。

身先士卒做表率 兢兢业业为人民

黄治平有个“职业病”,就是“锱铢必较”、分秒必争。无论是走廊还是会议室,黄治平要求局里上下绿色办公,不必要开的灯不要开,合理利用每一张纸,要求大家吃饭要“光盘行动”……黄治平是这么要求下属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全局上下都以他为榜样,自觉遵守,形成了良好的风气。黄治平认为:“监督好纳税人的钱用到实处,是我们审计人员的职责,所以自己更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我们所有的行政经费支出都是纳税人的钱,日常工作中,能省一点是一点。”毛红芬如是说。在每次举办活动的时候,毛红芬总是带头和同事去核对每一个项目的支出是否合理,类似,甚至与承办方多次“砍价”。毛红芬负责党务工作,经常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比如购买电影票,她发现直接去电影院能够谈得一个比网上团购还要低的价格,于是她便上门跟电影院工作人员“磨”,为的就是争取到每张票能便宜1-2块钱。

毛红芬坦言,家中勤俭节约的品质,是数十年来传下来的家风。有一次,她发现丈夫黄治平的一双皮鞋的鞋后跟被磨得高低不平,鞋底几近脱落。她几次提出要扔掉,但丈夫还是简单地加固了鞋底又继续穿在脚上。

“公务人员都是依法履职尽责,我和先生岗位不同,高要求,分工不同,但都是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做好自己分内事。”毛红芬这样说。

2021年5月下旬,广州发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黄治平带领突击队投身防疫一线,奔赴琶洲街道支援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在支援首个晚上,遭遇瓢泼大雨,为加快核酸检测速度,黄治平始终冒雨坚守在抗疫第一线,鞋子变成“水鞋”也未拖慢他的步伐。与他一起的年轻党员也备受鼓舞,面对暴雨也丝毫没有退缩。2022年广州海珠疫情期间,他临危受命投身担任疫情深重的某片区网格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核心高风险区,出色完成抗疫任务,受到区领导的高度表扬并获评区“抗疫先锋”。

在局里的每位同事眼里,与其说黄治平是他们的领导,不如说是他们的导师。“上梁正,下梁才不会歪。”黄治平始终坚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先自我树立好正面榜样,才能要求和感染下属。

创新进取树新风 一改旧容“两张皮”

2013年,黄治平从省审计厅公选至海珠区任职,从省级机关投身基层。2019年,他回归熟悉的审计系统担任部门一把手。在很多人眼中,审计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部门。任职初期,一个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队伍年龄层次青黄不接,“吃老本”不思进取、做事缺乏积极性,存在开展工作与群众关心事项相脱节的“两张皮”情况。

改掉局里的旧风气,刻不容缓。黄治平一心扑在了工作上,结合省厅工作经验,经常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与班子成员研究破解对策,逐个找同事谈话,倾听群众心声和掌握一线情况,逐渐形成审计机关只有积极“走出去”“引进来”,让被审计对象理解、信任和支持,才能真正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的理念。

高标准严要求排比句如下:1、有人说,遇到困难不哭就是坚强;有人说,笑到最后的就是坚强;还有人说,勇敢承认同样是坚强。2、坚持是火,正在燃烧的火;坚持是风,正在弄舞的风;坚持是诗,正被书写的诗。3、痛苦是成。

谈起丈夫的勤恳工作,毛红芬表示丈夫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榜样。“他看问题站位比较高,大局意识强,工作严谨细致。”

“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认为审计局不讲政治只谈业务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是要坚决抵制的!”这是黄治平对全局上下反复说的一句话。黄治平上任后一方面积极物色招揽人才,通过多途径吸收财务、法律、工程、环境、行政管理等领域专业人才,打造了一支审计“铁军”。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近年来,先后带队到上级机关、各区局及基层一线交流调研逾百次,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推动区审计局逐步实现与被审计单位的良性互动,有效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

高标准严要求下一句

一位参加工作十年的干部有感而发:“黄局的高标准严要求是我加入审计队伍以来从未经历过的,但是收获也是前所未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59、长风破浪终有时,质量效益兴鸿业。 60、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零缺陷。 安全质量标语 1、安全创造幸福,疏忽带来痛苦。 2、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3、电门接火别大意,若动电源先接电。虽说摘电别急干,电笔试电勿大胆。

腐败死角不放过 秉公办事不留情

“发现问题是基础、剖析根源是关键、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才是最终目的。”这是黄治平经常说的一句话。有一次,黄治平向全区正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专题授课,与会人员反响热烈。一名在区里工作多年的职能部门一把手由衷表示,黄治平讲授的内容很接地气,很受启发,令他对审计的认识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为审计工作不仅是“监督自己”指出存在问题,更是“为自己好”帮助堵塞漏洞。

高标准严要求下一句

在某次审计项目中,审计组发现企业法人通过虚构劳动关系骗取财政资金70多万元的问题。该项目老板通过各种渠道辗转找到黄治平,用各种方式哀求不要将此事移交给公安机关。但黄治平丝毫不为所动,而是坚持原则立场,高标准,将此类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送至公安机关立案调查,还将此经验案例向全市推广,发现更多共性问题,挽回更多经济损失,并促进相关部门单位建章立制,有效堵塞政策漏洞。

“有时候个别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认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微不足道的共性问题,请求网开一面,不要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对此,黄治平没有给开“绿灯”。“审计人员履行监督责任,是为了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黄治平解释,就如一个人得了病,提前把好脉一样,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防患于未然,而不是自欺欺人、“讳疾忌医”。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就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既体现了审计的监督职能,又使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树立了审计的权威和得到对方的尊重。

2019年黄治平担任局领导以来,海珠区审计局实施审计项目58个,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8.12亿元。区委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审计情况和信息被区委审计委员会领导批示44次,报送的经责审计常见问题及防范建议得到区主要领导批示。

家是最温暖港湾 共同进步不掉队

“我觉得家就是每个人的港湾,在外面累了、困了,回到家能有一杯热茶,一碗热腾腾的饭。家庭成员间互相信任、互相扶持,才能目标一致、步调一致。”毛红芬由衷感慨。

意思: 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原文: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

黄治平和毛红芬的关系,既是夫妻,也是战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影响对方。“我们经常沟通,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遇到难题,都会和对方分享,互相提建议,寻求解决思路。”毛红芬说。在他们家里,不存在谁付出更多。作为双职工家庭,他们一起为这个家努力:每天谁下班早,谁就负责买菜做饭,谁有空谁就承担家务。此外,夫妻俩经常在业余时间积极落实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活动,多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连续两年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后面可以接:“以更实的作风履职尽责,全力打好翻身仗、提振精气神、重塑新形象。”或“体现实的担当、锤炼实的作风、追求实的成效,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不久,毛红芬下沉街道对外地返穗人员进行核查、登记,经常早出晚归。只要不加班,黄治平每天都会体贴地为妻子留好饭菜,等妻子回来热好饭。同事眼里,都十分佩服这对夫妻,能够将家庭和工作兼顾得这么好。

2019年,黄治平的父亲突发重病住院,当时黄治平刚到海珠区审计局任职,工作十分繁忙。尽管如此,夫妻俩依然相互配合,一边上班,一边轮流到医院值班照顾父亲,同时兼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家公突然入院,对于我们家庭来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他平日负责家中一日三餐,做好各项后勤保障,但所幸我们互相扶持并挺了过来。”毛红芬说。

父亲去世后,黄治平刚休完丧假第二天便马上投身工作。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把丧失亲人的悲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我觉得只要孩子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能够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都有用的人,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毛红芬说。

“爱国敬业,勤俭持家,廉洁自律,多做好事善事,常怀感恩之心,保持阳光心态。”这是黄治平、毛红芬分享的好家风、传递的正能量,十余年来夫妻俩携手共进,始终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对工作和家庭的责任和担当,2022年他们所在家庭光荣入选广东省五好家庭,2023年被海珠区推选参评全国最美家庭。

[人物简介]

黄治平: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市海珠区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获省直机关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2019、2021、2022年度获海珠区政府嘉奖。

毛红芬:黄治平之妻,中共党员,2014年进入广州市海珠区民政局工作,多次获年度考核优秀等次,2019年获“广州市民政系统工作表现突出个人”“海珠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夫妻俩克服各种困难,结合工作职责,下沉社区防疫一线参与疫情防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2021年5月,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共同开展的寻找广州“最美家庭”活动中,黄治平、毛红芬家庭入选2021年广州十大“最美家庭”。

文/黎慧莹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

上一篇 2023年05月02 09:05
下一篇 2023年05月29 21:41

相关推荐

  • 沁园春雪全诗,沁园春雪背景

    编者按以红色诗歌,强文化自信。湖南国际频道“百年耀中华”专栏推出“时空诵读”板块,通过重温毛泽东诗词,感受伟人毛泽东的革命情怀与英雄气概,增强青少年的红色记忆,营造爱国爱党的热情,红色文化精神也得以跨

    2023年05月25 283
  • 自寻烦恼的诗句,烦恼都是自找的诗句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11、欲除烦恼先忘我,历尽艰难好作人——民谚12、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德谟克里特13、烦恼是其它动物所不知的一种痛

    2023年04月18 221
  • 感谢当年不娶之恩诗句

    1.公子不必愧疚,怎么说也该谢谢你啊好歹赠我一场空欢喜2.“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3.不见归来相思寄于山海4.纵然相思入骨,纵然万劫不复,我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故。5.我啊成不了你心底的

    2023年04月20 268
  • 秋天秋叶诗句,写到秋叶的诗句

    写到秋叶的诗句,立秋已过,梧桐叶开始变黄,渐渐有落叶开始飘落。落叶是秋天里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是秋天里随风起舞的精灵,它用飘逸的动作,优雅的身姿,唯美的气韵,谱写出秋天的旋律。落叶唐-王建陈绿向参差,

    2023年04月11 264
  • 万元曲面电视,曲面电视好还是平面电视好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电视产生“替代作用”的同时,电视产品也在力求攻入手机应用的腹地。随着次时代游戏主机的火热和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争抢市场,曲面电视好还是平面电视好,电视产品也开始

    2023年04月12 216
  • 浮云游子意的下一句,浮云游子意后面一句是什么

    离别,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唐诗中,离别的名作太多太多。小七最喜欢的是李白的《送友人》。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是

    2023年05月10 283
  • 形容亲情的诗句或名言,描写家人亲情的诗句或名言

    人到中年,站在生命长路的中途,前看后望皆是茫茫。前为渐已年迈的父母担忧,后为未成年的孩子操心。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待到自己生儿育女,方知父母的不易,此时,却已是中年人。是父母老了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

    2023年05月25 259
  • 故乡诗句,表达思念故乡的古诗

    表达思念故乡的古诗,家,是每个漂泊在外人的避风港,温暖而且温馨。随着春节的临近,无数漂泊的游子,都想回家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但今年由于疫情,让很多人回不了家,只能在当地过年。无论在哪过年,都要过个

    2023年04月30 226
  • 宋词元曲特点简易,宋词元曲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诗词要介绍十首优美的元曲。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读了一遍就会爱上。《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2023年04月20 264
  • 八月桂花香的诗句,八月桂花香满园诗句经典

    八月桂花分外香何宗林秋来天蓝旷野白云飞田野禾谷渐黄熟穗垂草丛底下虫鸣唱大地鸟飞稻田上空叫秋嬉秋天和着秋风细雨秋云飘逸秋水如镜飒爽的秋色铺陈开来大地渐渐由翠绿变成金黄秋染红枫叶让金叶舞翩跹入秋桂花香飘十

    2023年05月02 293
  • 草的作者是谁朝诗人,山行古诗作者是谁朝诗人是谁

    经典幼儿古诗之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香山居士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

    2023年04月26 232
  • 元曲三百首王实甫,元曲王实甫

    [南吕]四块玉-恬退马致远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患。不因这玉

    2023年04月12 26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