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行
刘瑶
何处天空宝石蓝,孔雀飞栖彩云南。
洱海明月苍山雪,关卉香飘白云洁。
白云底下白衣人,茶迎朝暮酒迎邻。
四季炊烟暖照壁,蝶泉千载不沾尘。
香椿树下闻箫鼓,白族人家善歌舞。
篝火獵獵映红腮,齐蹈齐歌男挽女。
杨家有女名丽萍,自小生来貌亭亭。
玉质天然未饰雕,冰肢曼妙雪聪明。
年芳豆蔻十三岁,选入傣乡歌舞队。
夏荷角露瓣初红,滇南百里争相爱。
一曲成名孔雀舞,声动昆池雀公主。
八载羽屏始盛开,掌声如瀑花如雨。
山外纷纷传雁书,韶龄廿二赴京都。
即此辞乡别云彩,幸承天下未遗珠。
举袖京伶花失色,滇娘舞罢倾城国。
逢迎夹道镁光灯,逐者如蜂车马塞。
斯年翠羽领风骚,一舞登台百舞凋。
众生倾倒榴裙下,不爱丰腴爱瘦腰。
丙寅新创《雀之灵》,更是灵山舞中精。
舞林旋起羽衣袂,四海皆闻丝竹声。
人雀齐名天下知,几度神州空巷时。
惊叹尘寰降仙子,美比翩鸿舞中诗。
诸君屏气莫心怦,与我重观《雀之灵》。
金梭回转三十载,恰是当时凤惊鸣。
万籁清宁月光谷,惠风轻摇凤尾竹。
冰晖缕缕入空林,恍闻仙径满芳馥。
纤纤玉臂慢抬伸,宛如曲项轻转身。
凤眼初张山谷醒,一瞥空凝艳绝尘。
紧拈两指摹尖喙,丽颈回头梳羽背。
余指疏散状禽冠,忽停忽动皆鸟态。
金钩鸾趾眼边挑,几分仙气几分妖。
侧身斜睐寒光逼,眉若霜天月下刀。
手若春荑腕若丝,柔韧刚挺弄玉肢。
无骨琼肢连腕掌,酥柔惟肖美禽项。
玲珑曲直仰天鸣,虚谷传歌春荡漾。
霞裙旋展形鸾扇,霎时山谷生璀璨。
孔雀的诗词有:《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同用深字)》《调笑令·孔雀》。孔雀的诗词有:《立之属赋白孔雀》《露夕·孔雀西飞月满楼》。结构是:孔(左右结构)雀(上下结构)。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ㄎㄨㄥˇㄑㄩㄝ。
百鸟颜羞退深林,孤芳为谁一顾盼。
腕掌迂游起波浪,仙禽舒翼云霄上。
回眸款款东南飞,长鸣不绝久回响。
芦丝转调声渐低,敛羽收翎傍树栖。
浑融春涧虫鸣歇,芝兰凝露月沉西。
舞停影止笙箫绝,满座如痴声哑灭。
良久神回梦方醒,掌声潮响倾墙裂。
几回谢幕几躬身,看众惺惺始惜别。
从此菊坛灯夜红,燕京长挂一轮月。
恍然玉液初沾唇,缥缈仙香几曾闻。
蓬莱路复峰回转,始信人间有绝伦。
时人只羡羽衣魅,谁究艺成身后泪。
孩时父母忽分离,身类飘萍逐野池。
姐弟随娘寄篱下,沙洲夜冷宿寒枝。
十三远赴歌舞团,每逢佳节倚阑干。
月下无人偷抹泪,惟怜家计碗中餐。
功房春夕复秋旦,澜沧江水洗衣汗。
磐石深埋翡翠成,屏开赢尽世人赞。
谁明高处夜星寒,云薄风凄冷凤鸾。
锦屏敛合弦歌歇,掌声潮息复清欢。
坊传三十未嫁得,举国男儿心恻恻。
天下无夫服其才?天下无郎配其色?
又传梅芳凋两度,只因不肯为人母。
凡身本是为舞生,熊掌和魚难舍取。
转身拭泪割婚纱,愿授红尘一段舞。
近闻息舞归田园,家筑苍山白云边。
窗朝洱海心朝月,飘飘不食人间烟。
湖风缕缕柳弯弯,关花犹似旧时颜。
天涯倦鸟思初谷,闲来舒袖水云间。
霓裳高阁翎收敛,人间谢幕一斑斓。
霞散风轻凤归梧,从今沧海藏骊珠。
孔雀眠高阁,樱桃拂短檐。——温庭筠《偶题》 鸳鸯钿带抛何处, 孔雀罗衫付阿谁。——张祜《感王将军柘枝妓殁》 红珠斗帐樱桃熟, 金尾屏风孔雀闲。——温庭筠《偶游》 3.赞美孔雀的诗词 1、《南乡子·岸远沙平》(唐)欧阳炯 岸。
惊鸿翩翩终短旅,禽鸟殷殷惜其羽。
人过留迹雁留声,留段传奇身后语。
孔雀依期炫彩屏,微光不弃是流萤。
人如夏花开一季,不枉此生天地行。
未期千载红尘里,与君同留孔雀名。
刘 瑶 ,广东翁源人。从商,现兼任翁山诗书画院诗词部主任、书堂诗社理事。曾为长歌《孔雀行》三入云南采风。喜欢诗歌与远方。
创作感言
1. 《伤韦令孔雀词》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可怜孔雀初得时,美人为尔别开池。池边凤凰作伴侣,羌声鹦鹉无言语。雕笼玉架嫌不栖,夜夜思归向南舞。如今憔悴人见恶,万里更求新孔雀。热眠雨水饥拾虫,翠尾盘泥金彩落。
刘瑶
两年前,计划写一首歌行。乐府歌行是叙事诗。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选题,写谁? 写什么? 受《琵琶行》描写音乐的启发,便萌生描写舞蹈的想法,杨丽萍老师的孔雀舞便纳入了我的视野。第一次产生了创作冲动,但还是没有冒然动笔。一首成功的叙事诗,单单只有舞蹈描绘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新颖的立意。
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杨丽萍因献身舞蹈,不愿生小孩而产生婚变的消息。才有所触动,下定决心开始酝酿。在本能意识里,人类的所有奋斗行为(包括买名表,购豪车等),背后的动机其实与“孔雀开屏”无异,都是为了赢得异性的芳心,赢得更多的繁衍资源与权利。往深层意义上挖掘,人生就应该如孔雀开屏般美丽一次,才不虚此行。这不是非常不错的立意吗? 诗题也立马敲定,就称《孔雀行》,既美丽又响亮。
并马上就从网上搜集杨丽萍的生平事迹,再大量查阅孔雀舞的相关资料。
《孔雀行》从2015年冬开始创作,到2016年二月份,大体框架基本完成,就缺中间一段孔雀舞的描写,遇到了创作瓶颈。虽然不断观看《雀之灵》的视频,尝试捕捉诗句,就是写不出、写不美。按理说,白居易用形象的语言描摹抽象的音乐,难度更大,而舞蹈本是形象的肢体语言,却无从下笔,当时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决定寻求舞蹈老师的帮助。经过老师们的示范与讲解,虽然对孔雀舞有了一些理性认识,只是那些生硬的专业术语,我多次尝试嵌入诗句都宣告失败,一度近乎绝望。
因为《孔雀行》的开篇是从扬氏故乡大理写起的,虽然只有短短六行,总觉得不够完美。为了增加感性认识,描写孔雀的经典诗句,3月份就决定远赴大理采风。其间,为了深入体验白族人家的生活习俗,我还专门到喜洲一户杨姓人家吃过饭。
大理回来,虽然润色了一下原稿,但是描摹孔雀舞的段落,还是豪无进展。时间一晃就过了近一年。今年2月底,为了陪伴母亲在韶州住院,我在旁边的旅馆住了半个月,深刻体验了什么是极简主义的生活。也许是这份极简的空灵,夜深人静时,突然捕捉到了一丝灵感:人雀合一,时人时鸟的舞蹈形象,开始在我脑海中慢慢显现。
1. 汉 汉无名氏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2. 明 杨慎-《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江曲鱼村弄晚霞。孔雀行穿鹦鹉树,。
感谢时间的恩赐,补上了这段空了一年的缺口,《孔雀行》的初稿就基本完成。因为初创长歌,心里还是非常不踏实,便邀请诗词同行进行讨论,恳请他们毫无保留的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我也尝试邀请非诗词界的朋友阅读,有工人,有学生,有老板,耐心听取他们非专业的意见。综合各位老师的宝贵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孔雀行》的第二稿(修改稿)终于完成。
为了《孔雀行》的最后定稿,于我还有两个心愿尚未了却。一是去杨丽萍学艺的第二故乡,亦是孔雀舞的故乡——西双版纳,观摩一次真孔雀,守候一次美丽的孔雀开屏。5月初便打点行囊,远赴滇南与孔雀亲密邂逅。二是到广州大剧院,观赏一次孔雀舞,与传奇舞者杨丽萍老师作一次目光交流,今年8月份也如期实现。这一程孔雀之旅,这一首孔雀之诗,于我心灵深处,才算完美收结!
最后要感谢:刘国玉、沈妙光、杨强、韦散木、吴化勇、郑立荣、赖日增、郭朝斌、朱旭东诸位老师(排名不分先后),在《孔雀行》初稿修改时,提供的宝贵意见!以及舞蹈专业老师:关老师、郭老师、罗老师提供的无私帮助!(两年了,实在记不起全名了,很失礼!)。
.
众家集评
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温庭筠《偶游》穆穆鸾凤友,何年来止兹。飘零失故态,隔绝抱长思。翠角高独耸,金华焕相差。坐蒙恩顾重,毕命守阶墀。--韩愈《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岸远沙平。
从《孔雀行》看诗歌的“工匠精神”与“辨识度”
刘博斋
一、 所谓“工匠精神”,其内涵不外乎专注与精益。作者在《孔雀行》发表时感言:“从搜集研究资料、到游历杨丽萍故乡大理,到杨丽萍第二故乡西双版纳观摩真孔雀,到舞蹈学校求教于民族舞老师,到广州大剧院观看杨丽萍主演的《孔雀之冬》,到初稿完成时广泛问求于贤达与陌巷,长歌《孔雀行》的创作历时两年有余”。不由让人感慨万千,在拜金主义横行的当下,还有人保持对诗歌如宗教般的虔诚!值得为不能卖一分钱的艺术作如此修行!
倘若把绝句比喻成诗歌中的珍珠,歌行就是一串珍珠项链。千字长诗,其成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由于诗歌语言的独特性,任何构思,最终都要落实到“凝句”上,极为考验作者的功力。如何连绵,如何转韵,都得丝丝入扣,即使未能字字珠玑,亦需佳句连连,让人欲罢不能。如果章句读来无精打采,抑或声律拗口,都会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热情,考验读者的耐心。诚然,1008字的《孔雀行》,若是没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可以预见,将会惨不忍睹。
二、何谓有“辨识度”的诗歌?就是给人印象深刻,读者能记住其诗题、内容和作者的作品,当然其佳句更是广为流传。如唐诗的《清明》《春晓》《早发白帝城》等。
回顾近代诗歌一百年,除了民国和文革后的十几篇新诗(如《再别康桥》《雨巷》《致橡树》等)。而古典诗歌,从辨识度的标准来看,似是四顾茫然,几乎没有什么名篇!值得当代诗人们深省!当代古典诗歌的没落,虽然有众所周知的原因,但是不是惟一借口,我们始终坚信,伟大的作品总是能冲出时代的藩篱。
《孔雀行》虽然谈不上尽善尽美,那么长的歌行,不可能避免平淡之句。但其做出的勇敢探索,笔者认为,足以启醒当代。无疑,运用富有音律美感的乐府语言,选材家喻户晓的传奇舞者,加上前无古人的舞蹈描写,以及歌咏当代人“微光不弃是流萤”的生命觉醒、和“人如夏花开一季,不枉此生天地行”的自我价值追求的长诗《孔雀行》,将会以其独一无二的辨识,肃立于当代诗林。
笔者认为,《孔雀行》最具辨识度的地方,正在于其对《雀之灵》的唯美描写。在万籁俱寂的凤尾竹下,仙禽翩翩起舞,如梦如幻,至善至美。期待中国诗歌,能录下此空灵华章。
刘瑶《孔雀行》赏析
吴化勇
吟咏之事,一在抒情易而叙事难。故叙事诗难矣,难在何处?难在篇幅长而不冗,难在选材有典型,难在各种坚持,难在切近主人公之人生,难在深入而浅出,难在情节之剪裁,难在叙事情节之有波澜,难在集中表现矛盾冲突,难在人物形象之不单薄,难在作者与主人公情志之契合,难在褒贬合度中矩(赞不近谀)……以此之标准来衡量刘瑶长歌《孔雀行》,在今日之社会大语境中,是难能可贵的。《孔雀行》之布局谋篇、遣词行文,皆不失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抵触。——杜甫《赤霄行》 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李白《庐江主人妇》 孔雀眠高阁,樱桃拂短檐。——温庭筠《偶题》 鸳。
二是写景易而摹状难。如“紧拈两指摹尖喙,丽颈回头梳羽背”、“余指疏散状禽冠,忽停忽动皆鸟态”,描摹孔雀神态与舞韵等诗句,既形象又生动。《孔雀行》对“舞者舞姿之状”在层次、想象力、修辞手法等方面,还是下了一番功夫。总而言之,刘瑶先生这篇《孔雀行》,从艺术角度上看,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
刘瑶先生《孔雀行》初稿评析
杨强
一、结构方面:以比兴而起,先从云南特有的地理风光入手,再引入白族风情,由此引出主人公杨丽萍,很有异域色彩,引人入胜,又见曲折。
续后再折入儿时辛酸经历,最后盛赞其为艺献身的感人情怀,甚见卓识。未篇以孔雀收结,前后照应,更见圆融。
二、手法方面:开篇的比兴很出彩。在叙述复杂情形的时候,采用乐府声调,娓娓道来,颇为朗朗上口。
在重点描述舞蹈场景时,多运用比喻手法。而且以杨丽萍的孔雀舞为代表,描摹《雀之灵》时人雀合二为一,这种手法很见匠心,语言甚有力度。最后议论也多用形象,而不失美感。
三、不足之处,长诗在语言方面,过于追求雅俗共赏,则个别地方,语言稍欠精雅与张力。对于现代词汇的处理,如何入诗使之既典雅又富于美感,则需留意。诗句中“镁光灯”“功房”“歌舞团”等,尚可斟酌。
初读《孔雀行》后的几点感想
韦散木
一、全诗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以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生平传奇事迹为线索展开叙述,娓娓道来,充满了浪漫婉转之美。
二、 谋篇结构,巧妙自然。从杨氏《孔雀公主》到《雀之灵》,从十三远赴歌舞团到三十未嫁,再到隐舞归田园,层次分明,语言质朴,颇能体现乐府歌行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三、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起头八句皆用比兴,从孔雀栖息之地引出故事主角,有如诗经关雎之妙!
四、生动活泼的想象力,通感手法的运用。全诗多用比喻想象,总能贴切地衬托出杨氏在各个时期的神态与舞韵。如“夏荷角露瓣初红”,写少小头角初见峥嵘;“惊叹凡尘寰降仙子,美比翩鸿舞中诗”,则写《雀之灵》的惊世之美等等。
六、全诗拟人拟物,人舞与孔雀,鸾凤百鸟,融合为一体。最为切题。避免了直白叙事。
七、主题升华,主旨深刻。“人过留迹雁留声”,至“不枉此生天地行”,末六句总结精辟,既写出杨氏舞艺生涯之心怀境界,亦是作者本身之心胸与见识,自是高明。
八、此诗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富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观者的感受,有如《琵琶行》之以视觉转化听觉的艺术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感人。
九、不足之处,惜篇幅稍显冗长。虽见功力与才气,但亦难免使读者心生烦倦。所叙述章法及所用比拟手段,多为常见,缺乏新奇亮点。音节个别地方还有不畅之处,还可调整。
长诗《孔雀行》评析
郑立荣
《孔雀行》深得乐府歌行遗味。“乐府"作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后来虽不入乐,但并不意味就放弃了音乐性。音乐语言的成功组织,也是此篇长歌主要的艺术特色。全诗转韵42次,平韵仄韵交错,换韵以四句两组为主,杂以一、三句,收束八句四组,语言音乐性极强,层次分明、急缓起伏如行云流水,诗句恍如在琴弦间往来跳跃,音调和谐清丽。对于古风渐弃音乐的现状,不失为一种警省。
长歌如果没有佳句连续的支撑,则使人恹恹欲睡。《孔雀行》在此方面亦不失色。“何处天空宝石蓝,孔雀飞栖彩云南”“ 斯年翠羽领风骚,一舞登台百舞凋”“从此菊坛灯夜红,燕京长挂一轮月”“转身拭泪割婚纱,愿授红尘一段舞”“微光不弃是流萤”……这些佳句,散在长诗里,如花儿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闪闪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