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司马光《西江月》
02、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0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
04、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杜甫《咏怀古迹·其四》
1.描写松的诗句 古诗 一、诗句 1、《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
05、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110.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姚鼐《望庐山》111.瀑布落云端,松杉六月寒。——胡俨《题陈宗渊画》112.黄山山上多怪松,半生石笋半芙蓉。——屈大均《王不庵作卧龙松歌为予寿诗以酬之》113.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
06、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李白《赠孟浩然》
07、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08、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09、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10、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1、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刘长卿《听弹琴》
1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13、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1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
15、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16、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姜夔《过垂虹》
17、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过香积寺》
18、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韩愈《山石》
19、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0、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21、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2、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王维《青溪》
23、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韩翃《同题仙游观》
24、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酬张少府》
25、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26、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白居易《春题湖上》
27、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28、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6、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白居易《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47、凉飚起深谷,清影摇空山。醉眠石上人,梦中度百滩。胡仲弓《咏松》 48、高风过岩麓,林杪撼潮海。满地落松花,杖履袭清霭。胡仲弓《咏松》 。
——贾岛《寻隐者不遇》
29、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 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张九龄《答陆澧》
30、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3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
32、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33、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34、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若草则为兰,若木则为松.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松二首【唐】白居易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欲得朝朝。
3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36、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37、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王维《桃源行》
38、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左思《咏史》
39、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40、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 吴文英〔宋代〕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