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
俗称三月三。
历史由来已久。
是重要的民俗节日。
《兰亭图并书序卷》明·许光祚
上巳节
起源于“兰汤辟邪”之说。
兰草香气袭人。
曾被古人视为灵草。
所以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
须先进行斋戒。
就是用兰汤沐浴。
后来,发展为用兰草点水洗身
或用柳条沾水点头祈福。
《兰亭图并书序卷》明·许光祚
祓
禊
“禊”,即“洁”。
祓禊,就是到水滨去洗濯。
去除宿垢,洗掉灾晦之气。
具有祈福的意义。
《天池修禊图》清·钱杜
上巳节时,风暖日丽。
杨柳绽绿,碧草满坡。
人们结伴出游,集于水边。
举行修禊仪式。
《天池修禊图》清·钱杜
《论语》中:
“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写的正是祓禊的场景。
《兰亭修禊图》清·陈九如
《后汉书》也写道:
“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
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禊
饮
到了魏晋,人们崇尚自然。
喜欢纵情山水。
祈福去灾的意义大大减弱。
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
《兰亭修禊图》明·钱毂
因此又衍生出另外一项习俗。
曲水流觞。
《荆楚岁时记》记载:
“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
为流杯曲水之饮。”
《兰亭修禊图》明·文徵明
何为曲水流觞?
其实就是
大家分散于环曲的水边。
或坐或卧,或读诗,或赏景。
此是人生第一欢,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黄花明日鲜。下雨天,喝酒天。曲水流觞漾毫尖,兰亭书成惊千古,灵秀原自出天然。3、下雨天,喝酒天。红泥小炉火已燃,邀得二三知己在,谈古论今说华年。4、下雨天,喝酒天,朦胧。
侍者把盛着酒的羽觞放在流水之上。
任其顺流而下,酒觞停在谁的面前。
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
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兰亭修禊图》清·樊圻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正是记录了这样的画面。
“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兰亭修禊图》清·樊圻
到了唐朝。
上巳节成为非常隆重的节日。
吴自牧《梦粱录》记载:
“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
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
倾都禊饮踏青。”
《兰亭修禊图》清·樊圻
每到上巳节之日。
长安城内的才子佳人们盛装出游。
纷纷来到曲江踏青、宴饮。
杜甫的《丽人行》也有记述: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曲江图轴》唐·李昭道
茶
宴
三月三日上巳节。
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举办茶宴。
上联:群贤醉春,“曲水流觞”传佳话 下联:众宾挥毫,“兰亭集序”成美名
《钦定全唐文》中吕温的
《三月三日茶宴序》写道:
“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曰也。
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
乃拨花砌,憩庭荫。
清风逐人,日色留兴。
红蕊拂衣而不散。”
茶宴大多选在
桃红柳绿的户外庭院。
在树下放置茶炉、茶盏。
花草清荫,茂林修竹。
春风拂过。
枝头花蕊飘撒在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头上、袖上、杯中。
1、兰亭 [宋代] 陆游 兰亭绝胜擅吾州,病起身闲得纵游。曲水流觞千古胜,小山丛桂一年秋。酒酣起舞风前袖,兴尽回桡月下舟。江左诸贤嗟未远,感今怀昔使人愁。2、兰亭 [宋代] 高翥 老来浑不爱春游,来对兰亭烂。
甚是烂漫风雅。
《九日行庵文宴图》清·方士庶
上巳节过后。
便到了寒食和清明。
上联:登科及第迎金榜 下联:曲水流觞送银盅
最美人间四月天。
正是曲水流觞。
户外茶会宴饮的好时节。
不如携茶访春。
在溪水边,或花树下。
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