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11时46分将迎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季节开始。
冰凌,河封,蜡梅开,大雪至。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东北大地已是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象。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回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身为明朝遗民,在避居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作后,凡记述过去行旅的文字,都标写明朝纪年。】,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划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落处,满世的喧嚣归于宁静。
自古以来,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上一句,人们对于雪的喜爱毫不吝啬,以雪会友更是赏心乐事。如果说,《红楼梦》“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中,姐妹们的吟诗联句透着风流雅致;那么随后的踏雪寻梅,更有道不尽的相惜相知。
而明朝的张岱给我们留下了最孤独、却又最惊喜的《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上一句是雾凇沆砀。出自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
本以为独自赏雪,谁知亭中已有二人对坐煮酒。天地一色中,比雪景更让人满足的,应是不期而遇的知音吧!
俗语道:“大雪腌肉。”按节令食俗,在南方,江浙等地一带不少人家会在此时节腌咸肉、灌香肠等,挂在门口屋檐,也是迎接新年的一大标志,正所谓“未曾过年,先肥屋檐”。晾晒时,人们还喜好用短竹条、细绳子等串起来,寓意蒸蒸日上,年年有余。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上一句是“雾凇沆砀”。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湖心亭看雪》。该句所在段落内容为: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