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不见使人愁的上一句,长风不见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在各种唐诗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这与李白的“挑擂”有关。“知觉没有概念是盲的。”商伟的《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一书从西方借来的“互文性”概念,具有手电光的作用,有助于看清“李白挑擂《黄

崔颢《黄鹤楼》在各种唐诗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这与李白的“挑擂”有关。“知觉没有概念是盲的。”商伟的《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一书从西方借来的“互文性”概念,具有手电光的作用,有助于看清“李白挑擂《黄鹤楼》”的整个场景。但“概念无知觉是空的”,“李白挑擂《黄鹤楼》”到底成效如何,优劣如何,这需要用具体的诗歌分析让读者“经验”到,在这点上,商伟还需努力。

风景名胜历来都有文人增色,滕王阁、岳阳楼即如此,即便苏东坡打卡的是“假赤壁”,也让黄州赤壁名扬天下。怪不得清代李渔说,好山水用钱买不来,只能用“离奇瑰玮之诗文”来抢。

长风不见使人愁,“以一首名篇占据一处名胜”的现象盛于唐代,最有名的是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据说李白曾登上黄鹤楼,见到崔颢题诗,不由兴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搁笔而去。后又写了《登金陵凤凰台》“欲拟之较胜负”,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高手对决自然引吃瓜群众围观,大部分诗评家觉得崔诗更好,“起句有飘然之致”“气格高迥”“一气呵成”,说李白诗有“斧凿痕迹”“效颦之嫌”。

崔诗最妙是前四句。清代赵臣瑗云:“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此何故耶?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但在宋及以前的版本中,崔诗起句都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将“白云”改为“黄鹤”,最早始于金代。

“白云”“黄鹤”,孰优?清人魏伯子论曰:“后之俗人病其不对,改首句‘黄鹤’为‘白云’,作双起双承之体,诗之板陋固不必言矣!”商伟阐释道:“头两联若以‘白云’起首,又回到‘白云’,那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封闭格局,自我完成,自成一体。这样一个结构,缺乏向前推进的动力。诗才写到一半,就难以为继了。而从‘黄鹤’起,以‘白云’结,恰好打破了这个格局。连续三遍重复‘黄鹤’,又造成了一个停顿复沓之势,也郁积了巨大的能量,直到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才释放出来。其势一泻千里,而余波不绝,又像白云那样绵延千载。诗人因此得以完成了一次时空上的转移,把目光从面向往昔的遥远凝望,带回到了当下的片刻。因此,接下来的目前之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就来得毫无滞碍,水到渠成了。”可见,没有第一个“黄鹤”,《黄鹤楼》失色不少。

长安不见使人愁的上一句

在这里,商伟又敏锐指出,“明清时期的诗选编者纷纷把《黄鹤楼》的起句改成‘昔人已乘黄鹤去’,最终的依据不是别的,而很可能正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换句话说,他们通过李白的仿作来反推崔颢的原作,“这样做的效果之一,就是颠倒了两首诗的先后顺序和主从关系,以至于看上去,不是李白在模仿崔颢,倒像是崔颢在模仿李白,却力有不逮,而瞠乎其后了”。这解释水到渠成地说明李白作为“迟到者”的反击力量,但未免过于讨巧,让围观者无法信服。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安不见使人愁的上一句

因此,商伟提出另一种可能:“李白在与《黄鹤楼》竞技的时候,已经暗自对它做了这样的改动,然后跟这个他修改过的版本去较量。”你们不是觉得“黄鹤”比“白云”好吗?那我李白就挑战擂主最高水平的诗句,哥就是自信!

这时,商伟本应硬碰硬分析“黄鹤”版《黄鹤楼》和《凤凰台》二诗之优劣,但他只是拾前人牙慧,说“《黄鹤楼》头两联中,三次重复黄鹤,已堪称绝唱。李白写的是同样的意思,但只用了一联两句就做到了。这是一个竞技斗巧的高难度动作……”

然后呢?他就将沈佺期的《龙池篇》扯出来,急齁齁地解释它与李白《凤凰台》、崔颢《黄鹤楼》的关系:“李白……不仅要跟崔颢的《黄鹤楼》一比高下,甚至还追溯到了《黄鹤楼》所模仿的范本,那就是《龙池篇》……李白与先行者的竞争是通过模仿来进行的,而且遵循了大致共同的规则。其结果并不是以他的作品颠覆前作或替代前作,而是与之形成了不可分离的互文关系……共同的模式(篇章结构和诗行句式)大于个例之间的差异,但是这一模式又因为不断的变奏改写,而得以丰富和扩展,并通过从中派生出来的作品而衍生不已。”

长安不见使人愁的上一句

但是,提出诗歌现象的新解释,不是喊口号,而是要用论证说服读者。在“李白挑擂”事件中,你既认为李白是互文修辞大师,就得在比较“黄鹤”版《黄鹤楼》和《凤凰台》二诗优劣时发力,让读者知晓李白如何丰富和扩展了“互文风景”中的诗歌修辞。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两句有深刻的寓意:“浮云”喻奸佞小人,“日”喻指皇帝.诗句暗示皇帝已经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这两句诗还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登金陵凤凰台》,是通过对金陵凤凰台的。

而恰恰在这关键点上,商伟显得躲闪又迟钝,远不如施蛰存先生“樊哙排突”般的精悍鉴析,“李白以两句概括了凤凰台,在艺术手法上是比崔颢简练……崔颢诗一起就是四句,占了律诗的一半,余意便不免局促,只好以‘晴川芳草’两句过渡到下文的感慨。李诗则平列两联,上联言吴晋故国的人物已成往事,下联则言当前风景依然是三山二水,从这一对照中,流露了抚今悼古之情,而且也恰好阐发了起句的意境”。“由此,我们可以做出结论:李白此诗,从思想内容、章法、句法来看,是胜过崔颢的。然而李白有摹仿崔诗的痕迹,也无可讳言”。这个展现研究者才性的最佳时机,商伟失之交臂。

“长安不见使人愁”的上一句是“总为浮云能蔽日”。这是出自于唐朝,李白,所著的《登金陵凤凰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悠悠浮云总是遮蔽太阳的光辉,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让人内心沉痛忧郁。“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使用。

商伟读研究生时师从袁行霈,后又成为林庚的学术助手,赴美留学读的是韩南、宇文所安的博士。有论者说商伟擅长掌握文本的肌理,“有一些袁行霈先生和林庚先生对中国诗文诠释的灵动性,又有一些西方汉学家从他者角度观看中国文学作品而生发的创造性诠释”。林庚先生对“木叶”和“阳关”的解释堪称文学评论“灵动性”的典范,宇文所安先生在《追忆》一书里对李清照夫妻关系的探微也是“异域之眼”发挥“创造性诠释”的典范,如果商伟真能做到双美,不啻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当代知己”。衡之此书,他在“创造性诠释”方面还合格,但在“灵动性”方面,还跟施蛰存、林庚两先生差距不小。

康德说:“概念无知觉是空的,知觉没有概念是盲的。”概念具有类似手电光的作用,没有概念,经验就是一片混沌,商伟借来的“互文性”概念有助于看清“李白挑擂《黄鹤楼》”的整个场景;但“概念无知觉是空的”,李白挑擂成效如何?需要具体的诗歌鉴析让读者“经验”到。冯友兰总结:“以一当前的经验,使学者对于某名言的知识,得到印证;或者以一名言的知识,使学者对于当前的经验,得到意义。”这种“棒喝”“机锋”,就精妙地理解了“概念与经验”的辩证关系。(邝海炎)

上一篇 2023年05月25 13:16
下一篇 2023年04月14 03:24

相关推荐

  • 元曲的诗人是谁,元曲的代表人物是谁

    北国的秋天高冷安静南国的秋天热情自由千百人心中藏着千百种感受一叶知秋,冷暖自知九月金秋这个多彩的季节就像画家打翻了调色盘每个人爱上的秋天各不相同元曲: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1、李白李白(701年

    2023年04月12 221
  • 续写前缘诗句,再续前缘续续旧

    (心)有千言难解思。(归)游故地待几时。(何)不携手游千里。(处)若明月两依依。(心)雄志壮豪气扬。(归)途艰险无须狂。(何)不畅怀高歌唱。(处)处美景幸福长。(心)思潮涌念不断。(归)期遥遥君难见。

    2023年04月23 308
  • 元曲公园团购

    1、丰尔庄园2、东光铁佛寺东光铁佛寺,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普照大街59号。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34;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34;,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

    2023年04月12 209
  • 古代诗句,古代经典宋词

    很多时候,有些诗词,像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忽然有一天,你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

    2023年05月08 304
  • 元曲四大家来自哪,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先后涌现出了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位杰出的杂剧作家,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中

    2023年04月17 275
  • 形容春天柳树的诗句,描写早春柳树的诗句

    柳树是春的信使,描写早春柳树的诗句,每当春回大地,万物还在沉睡之中,柳树就最先感知春的讯息。初生的柳芽嫩黄新绿,远远望去充满勃勃生机。十二首咏柳的诗词,跟随诗人的脚步感受春柳之美,春天的勃勃生机。咏柳

    2023年05月23 258
  • 心存善念下一句是什么,心存善念,常怀感恩,下一句是什么

    有人说:“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内心的善良,和待人的厚道。”马克·吐温说:“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意之人,他们的心是温暖的,可以融化

    2023年05月18 314
  • 责任越大上一句,责任越重大下一句是什么

    《蜘蛛侠》的一段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被人熟知。大家对它赞许有加,责任越重大下一句是什么,但不知这话是不完整的,极易误导人。无论从逻辑上还是现实中,完整的话应该是:“能力越大,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2023年04月12 346
  • 女为悦己者容下一句,悦己经典语录

    本文概括:一、智伯家臣豫让决心刺杀赵无恤,结果会如何?二、历史上关于豫让的记载各种各样,你会喜欢那种版本呢?全文一共约2800字,约9分钟即读完。上回说到了赵无恤派出张孟谈成功策反韩家、魏家,放水截杀

    2023年04月10 317
  • 描写柳树的诗句,赞美河边垂柳的诗句

    赞美河边垂柳的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只要你愿意走出门,来到田间或公园,相信你一定会在杨柳、小草、野花组成的图画里流连,在鸟语花香中陶醉。1.《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

    2023年05月31 315
  • 迟日江山丽下一句,迟日江山丽后面那句

    诗歌经过历代发展,至唐代而步入鼎盛时期,到宋代之时,已经少了唐时之气韵。就像我们今天时常感叹少有人能够写出流芳百世的古诗词一样,当宋代诗人们要写诗之前,大概也常常面临思考:珠玉在前,前朝诗人们差不多已

    2023年04月25 269
  • 古诗宋词元曲介绍,除了唐诗宋词元曲还有什么

    窦娥冤(唱二黄散板)忽听得唤窦娥愁锁眉上,想起了老婆婆好不凄凉。只见她发了怒有话难讲,禁妈妈呼唤我所窦娥冤为哪桩?……我哭哭一声禁妈妈,我叫叫一声禁大娘,想窦娥遭了这不白冤枉,家有银钱尽花光,哪有余钱

    2023年04月19 2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