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亦假时假亦真暗示什么,从前,有一书生,出门寻师访友。这天行至一庙院之前,看天色已晚,就进庙请求借宿一晚。和尚安排他在柴房内歇宿。第二天一早,书生告别和尚,继续行路。走出几里地后,发现身上粘着几根柴草,知是夜晚睡觉时粘在身上的。他想庙院和尚留我住宿,分文不取,我怎能再把他的柴草带走。就转身回到庙内,向和尚说明原因,把草留下。
和尚见他如此忠厚,就挽留他多住几日。对他说:“我庙内有很多藏书,你就留下来在这里读书吧。”书生大喜,忙施礼致谢。”从此就留在庙内读书,并主动帮庙里做一些事情,和尚对他颇有好感。
意思就是:把假的当作真的,当的时间久了假的就被认为是真的了,而真的反而成为假的了。这句话是出自《红楼梦·第一回》,原文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太虚幻境”的一幅对联。
这日,和尚外出办事,就把藏书楼的钥匙留给了书生,让其自己取书阅读。和尚走后,书生打开门进了书楼, 发现楼内放着一只纯金香炉, 是庙内珍藏的宝物,不由起了歹心。他把金香炉包进自己的包袱,就逃走了。
不只读《红楼梦》如此,阅读人生这本书何尝不是这样?“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它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反之也是一样。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
和尚回庙后,察觉宝物被盗,书生逃走,非常恼怒,立即起身追赶。走了一天,也没有追上。这时天已黑了,和尚又累又饿。正好走到一个村庄,见官府的人正给一个大户人家修建贞节牌坊,和尚就到这家请求住宿。主人留他在厨房内过夜。厨房里放着许多鸡鸭鱼酒,还有好酒,就是没有素食。和尚是吃斋之人,本不能动荤,但饥不择食,只好吃了一些酒肉。吃罢就睡了。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译文:假的当作真的时候真的就像是假的了,无变为有的地方有也就无了。《红楼梦·第一回》: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
和尚听到后,联想两天来发生的这些事情,不觉心中伤感,万念俱灰。他想世上哪有完好之人,一切不过是那么回事。便拿起一根筷子,以水沾灰,在墙上写下四句诗。他写的是:“ 寸草不沾偷巨金,吃斋和尚动了荤,贞节女子偷情郎,真亦假来假亦真。”写完后,动身出门,连夜回庙去了。
“真亦假时假亦真”不是古诗,而是一副对联。全文: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出自《红楼梦》第一回中说甄士隐的太虚幻境联,意思是:有很多时候真真假假的事物我们是无法分清的,当你把真的当做假的时候,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