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诗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和诗

了解诗词和诗词的差异。一、诗词,所属的文学形式分类为韵文,与其他文学体裁(如小说、散文等)最显著的区别是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优美的韵律。那么它的节奏和韵律是怎么产生的呢?想明白这一点我们先必须了解韵和平

了解诗词和诗词的差异。

一、诗词,所属的文学形式分类为韵文,与其他文学体裁(如小说、散文等)最显著的区别是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优美的韵律。那么它的节奏和韵律是怎么产生的呢?想明白这一点我们先必须了解韵和平仄,这是诗词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

1、什么是韵 汉字中韵在古时也写作均,本意是舒服及和谐的声音,在诗词中韵是指我们语言中韵母发声的类别。如ang、iang、uang,是三个韵母,但尾部都是ang,比如杨yang、凉liang、光guang,这三个字普通话发音尾音都是相同的,在诗词中,我们把尾音相同的字归作一个部门,称为韵部。由于现代普通话发音和古人发音很多字已经产生了很大变化,而且标注发音的方式也不同,为便于理解,就用普通话韵说明了,也叫中华新韵。普通话的韵母,一共有14类,我们称之为14韵部,又从每个韵部中摘出一个字作为韵部的名字,加上排序分别叫做:一麻 二波 三皆 四开 五微 六豪 七尤八寒 九文 十唐 十一庚 十二齐 十三支 十四姑.14韵部的划分规律是相同的。随便选两个了解一下。比如麻部,由于它排在第一个,所以又叫一麻。它是把韵母是a ,ia ,ua的归结在了一起,比如啊a,巴ba,家jia,霞xia,瓜gua,刷shua

看一首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斜,这里读xia,霞音,这也是古音读法。斜xia,家jia,花hua这三个字就属于一个韵部:一麻。这首诗中斜、家、花分别属于三个句子的韵脚。 一首诗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有规律的用在同一个韵部,我们管这种方式叫押韵。每一个入韵的字叫韵脚。接下来我们再找一个韵部:八寒,这个韵部韵母比较多:an ,ian ,uan ,üan.寒han,什么叫和诗,全quan,莲lian,关guan

看一首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难nuan,残can,干gan,寒han,看kan,韵母相同 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两首诗,能发现至少三个规律。

1)、韵母相同难、残、干、寒、看,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它们是同一个韵部的。

2)、所有韵字的音调都是第一声和第二声的。 大家知道,每个字都是有声调的。比如妮、泥、你、腻,分别是一、二、三、四声。还有汪、王、往、望,都是这样。 押韵就是要同声调的相押。一、二声为平,可以一起押,三、四声的为仄,可以一起押。另外说一句,学诗词对字意的理解非常重要,不知道确切意思的字一定要查清楚,这样使用的时候才能够准确无误,不至产生歧义。

3)、诗中奇数句(首句除外)不使用韵脚,这样做是为了产生节奏,强化韵律感,这个称之为【白脚】,与韵脚相对。 上面是以诗为例的,因为诗的押韵比较规律,便于讲解,词的押韵比较复杂。 词中押韵的位置虽是固定的,但不统一,根据词牌的不同,押韵位置各有不同,在词谱中会用【韵】字来标记,或者是用特殊的颜色提示。这也是填词时审词牌的一个内容,要格外注意的。

3、韵书。 今天的诗词创作界,对写诗用韵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派主张采用普通话读音,编有《中华新韵》等韵书;一派主张采用传统的诗韵。所谓传统诗韵,也就是通常说的“平水韵”。我们知道,普通话之外还有方言。现代有方言,古代也有方言。但古代中国科举考试,诗赋取士,是需要用官话读音来作诗的。为了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写诗用韵标准,唐朝以后出现了一系列官方刊定的以“审音”为主要任务的韵书,即所谓“官韵”。唐宋以来,科举的事由礼部管理,所以后来经皇帝批准而由礼部颁行的官韵就叫《礼部韵略》。《礼部韵略》在唐宋两朝经过了几次修订,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修订本是公元1252年(宋淳祐壬子年)刊行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由于编者刘渊是平水人,所以这部书也称《平水韵》,后人说的“诗韵”,就是《平水韵》。平水韵的韵部分作平、上、去、入四类,共106个部。写旧体诗,当以平水韵为准。平水韵和普通话新韵有很大不同。比如东和冬,在以普通话为标准的新韵里,自然是同韵字,但在平水韵里却是两个不同的韵部。我们今天学习旧体诗词写作,应努力记住每个汉字隶属于平水韵的哪一个韵部。当然,这可以查工具书。手头常备一本诗韵即可。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妨背诵《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诗词写作入门有用的一本书,因为它对诗词写作需要的四项基础最有功用: (1)韵部。背下来了,就能分清楚韵部。不至于一东二冬不分。 (2)对偶。《声律启蒙》是一本对对子的书。 (3)辞藻。没有古文底子的人写旧体诗词,词汇常觉得不够用,而《声律启蒙》中有很多现成的词汇。 (4)典故。《声律启蒙》里有许多文史典故,可以作为相关知识补充的来源。

4、对仗 对仗本身是很简单的,尤其是词中的对仗,要求更是不高。当然是精益求精最好了。但是对于初学者也是开了个方便之门,可以慢慢完善。词中对仗的要求有三点,一是词性相同,二是字数相同,三是句子结构相同。名词对名词,量词对量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颜色对颜色 红对紫 白对青。双音节词:芍药对芙蓉 鸲鹆对鹭鸶 荡荡对巍巍。偏正结构的词:晚照对晴空。主谓: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动宾:栽花对种竹 作赋对观书。流水对(意思连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条大路通南北,两边小店卖东西。 合掌(语意重复,应杜绝):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刘琨《重赠卢谌》) 无情对(娱乐之用,词中当避):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基本概念用对了,硬件的问题就差不多都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细细打磨了。

和诗的意思是和答他人诗作的诗。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平仄的运用以及节奏的安排上,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要求。讲究步韵,依韵,用韵。在传统。

5、如何从无到有的开始写词。词就是讲故事,类似一篇记叙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词也一样,只是有些是明说,有些是暗示,比如一说月亮就知道是晚上,西风就是秋天,折柳就是送别,见花落就是因春伤己了。这样呢,时间季节都可以省略不说了,一个词可以同时有几个不同的含义,这也是诗词凝炼的原因了。 故事总是要有一个开头的,从哪里开始都是可以的,但是反映出来的情感就有了差别,有时候这个差别也是很细微的,但还是存在,这个需要慢慢的琢磨体会才能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

所以说,从哪里开始都可以,这要取决于你的立意与语言风格。开始要有一个场景,场景包括时、空两方面,时间、地点以及具体的环境要明确的出现在脑海里,然后要用逻辑、情理来整理一下这个场景,检查哪些东西可以出现,哪些东西不可以出现、不必要出现,不应该出现,不可能出现,比如跨时空、跨季节、还有来源不明难以说清的事物等等,以及与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不紧密的,这些要删去。比如,“我从小就认真”这个开始,从小,是一个泛泛的说法,要落实了才能成为诗词的可见内容。这个从小是在幼儿园里?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在襁褓里?你当时是在做什么事说明你认真?正在和人打架,还是正在地里锄草,还是在玩游戏?如果你的老板是黑社会老大,那么你肯定要打架才行了。如果是锄草,你的老板以园林局领导为宜,马云就差点意思了,因为人家是种草的。如果是打游戏,那么可以考虑王某聪了。不应该出现的是什么呢?比如说:白骨精送饭给地里认真锄草的你。当然再认真的人也是要吃饭的了,但是这个吃饭无助于强化你的认真。要知道废寝忘食,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投入忘我的,而不是认真。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 简化道具之后再安排情节就会不受干扰、少受干扰。这一点要有意重视起来,写作时不要一门心思的想着面面俱到,看到什么就写什么,那样只能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把人搞晕。这些讲的是怎么能把一首诗词写的像个样子的最基本的要求。初学,把话说顺了,事情讲明白,情感合理到位就达到目的了。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也是学习的一个必经过程,不能揠苗助长。

二、词与诗的区别 。

具体看可以有以下的几点不同: 1、特性不同。 格律诗,源自古体诗,因为隋唐以诗取士用于科举,所以规定了严格的格律以供考生们遵守。正因为其书面性特征,所以诗更正规,更严肃,更端庄,其所体现的更多的是雅的特性。当然也因为其用韵、平仄的规定,使其具备了吟诵性。 词,源于古乐府,在唐宋主要是用于宴乐的。因此,词一开始就具有歌唱娱乐性。歌唱的东西就要上口、易听懂,也就更通俗一些,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是比较接近原始风的。这里说的雅和风,是沿习了诗经的分类方法。词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了大量燕乐(西域音乐)、俚曲(民间歌谣)。南宋以后,大部分词的曲谱散失了,这些词牌也逐渐失去了歌唱性,词也因此与格律诗殊途同归,成了现在这样不能歌唱的歌词。词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大众化的特性。创作近体诗,叫“吟诗”“作诗”,而创作词令,叫“倚声填词”,所谓“倚声”,就是根据已有的曲调词谱,协音而填词。

企业回东莞市正好电气有限公司,技术源自2013年,集研发、设计、检测、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电子产品配件制造商,致力于提供有质量保证的配件。 公司拥有插头内架、五金冲床、保险丝、PVC & PBT胶粒、USB & type C、排插测试、排插等多个事业部。公。

和诗是什么意思

2、风格上的差异。 词素来贵在婉约,苏轼辛弃疾改革拓展了词的内容,形成豪放派之后,其词意较诗也往往稍显委婉。故而有词评家说:唐诗与宋词,一个像稳健的男人,将大唐之艳丽研磨为墨,以毛笔为足,近乎三百年的行走,才留下两行清秀,他主要体现的是阳刚之美,即使写点柔情蜜意,也是一个男人的温存淳厚;一个像翩翩的女子,将大宋之山水无米为炊,以情思为火,历经南北朝的煮沸,才熬出一阙羞涩,軟身细步,款款而来,即使有横眉怒目的時候,也藏剑於豪端之间。很多词学大家都从诗词区别的角度去总结归纳过词的特点,其中缪钺先生将词不同与诗的特征总结為四点,流传较广:一曰其文小,二曰其质轻,三曰其径狭,四曰其境隐。具体说下: 一曰其文小,意指词文体短小简炼,故而在写法上多以比兴為長,宜用具体可捕捉的事比兴旷然幽緋的抽象情思。二曰其质轻,意指词较之於诗更显轻巧空灵,点到為止,摇曳妍美,不若诗之凝重。三曰其径狭,意指词之主旨上相对较狭,不象诗可言事可抒情也可阐理,词只宜於写景抒情。其体精,故其径狭,王国维所谓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也。四曰其境隐。言其词之境界往往隐约凄迷,曲折委婉。

3、表达的方式不同 诗无论它讲多大的事情,或者多小的事情,它总有一种劲在里边。什么劲呢?就是我想要说点什么,我想要表现点什么,我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或者激愤或者高兴或者快乐或者什么,是要说出来的。比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他要干什么?他想把一件事他的某种感慨告诉你,这就是诗。那么词呢,就完全不这样。如咏《新月》:“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那么美,后边却说:“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它想干什么呢?他大都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脑补,这就是词。总结一下,词与诗表达方式存在露与不露的不同。

4、文化素养要求的不同 文化修为根基浅的人,写的词会很像曲,流于庸俗;而文化修为根基深的人写词,又会很像诗,令浅者深之,高者下之;而处于才不才之间,词之三昧得矣。意思是说,文化修为根基浅的人,提高一下自己的造诣;而文化修为根基深的人,把格调往下调一调,做到低调奢华有内涵,这样,就会得到词的真正妙处。词,近俗、通俗,而非真俗。

5、诗词反映的内容不同 。 我们常说,诗言志,词表情。不同的文学体裁都应该有不同的适宜书写的内容范畴。诗所体现的往往是一种观点,一种取向。重言志,其特点以“严谨、严肃”为要。无论畅叙感怀,亦或吟咏风月,均岸然庄重,一派肃然。词重言情,其特点偏重“自然、简朴”,词味更多凸显在语言的生活化上,缠绵柔婉,少事雕琢,自然感发。诗词语言有别,导致呈现不同的感情色彩,亦折射出写作者不同的创作及生活态度。当然,这是诗词各自风格的侧重,并非绝对不可逾越。一直都有诗庄词媚这个说法。

和诗的词语解释是:和答他人诗作的诗。有的同韵,有的不同韵。和诗的词语解释是:和答他人诗作的诗。有的同韵,有的不同韵。拼音是:héshī。结构是:和(左右结构)诗(左右结构)。注音是:ㄏㄜ_ㄕ。和诗的具体解。

6、语言的风格不同 。诗用词也要四平八稳,和句子的外形一样,都是比较整齐的。该挺起来它就挺起来,肩膀正正的,脊背直直的。即使写点柔情蜜意,那像是一个直男。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这就是诗的形象。而词是什么呢?词就是讲故事,就事说事,很随意,像唠嗑一样,一种小心思,小情绪的表现,随性的一种倾诉,更感性,不需要太多深思熟虑的那种宣发。如同休闲装、运动装一样的。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就是这种即兴的表现。因此词可以填一件小事情,一段小情绪,但是要美, 细腻 ,叫听的人喜欢听 。如果一味追求通俗,填出来的词,就难免会流於粗俗直白,要做到俚而不俗,俗中透雅,这个尺度的把握最是填词的关键。当然,与词相比,诗更庄重一些。中规中矩。此所谓诗庄词雅。

7、句式的不同。 【1】、词与诗的不同是:近体诗句式整齐规范,而词的句式参差不齐,故亦称長短句,近体诗一般为五言,七言句,而词句中,一二三四五六七九言句都有,如一字句,《十六字令》起句“天”;二字句,《如梦令》“如梦,如梦”等等。一阙词中,句式的長短通常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也是取决於乐谱的轻重缓急和声情表达的需要。那么同样是5、7言的句子,词与诗还有什么不同呢 ?词---看、长城内外;诗---大漠\\孤烟\直 大家对比一下,五言诗的节拍,与五言词的节拍。我们只从意思上来分,不从其它角度看。五言词的节拍更灵活多变,单字也可以成一拍。而五言诗就不同了,基本开头都是双字的。诗不可有领字,词可以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比如看就是一字领。 这两句只是举个例子,词还有更多的句式。而词的七言句、八言句、九言句-----有更多的变化。

“和诗”是指两个人或多个人互相交流创作的诗歌作品,也称为“唱和诗”、“酬唱诗”等。在古代文学中,和诗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常常用于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和诗是一种交流和表达思想的方式,两个人或多个人通过互。

和诗是什么意思

【2】格式的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诗短至绝句,長至排律,都无段落之分,而词,因曲调可反复咏唱,故有片段之分。当然,词的片段,专业用叫“片”或“阕”,一词可以是单片,也可以双片,乃至三四片的,甚至可以更多,视情感的处理和曲调的需要而分片填写。词呢,它没有共同的格律,每个词牌都有自己独特的格律。通常叫做“一词一格”,也就是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填法。《钦定词谱》中共收录820个词牌,2306体,每个词牌,具体到每一体,都有固定的格律。填词要说明你填的是哪个词牌,谁的格式。比如《一剪梅》,周邦彦、蒋捷、李清照,他们填的都不一样,我们填的时候就要说明是按照谁的格式填的。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每个词牌的格律分毫不差的填入相应的字句,所以只说填词,没有说写词的。

9、时间、地点上的区别。 诗写的地点时间要在一个范围。词填的时间、地点可九曲十八湾,可从山下写到山腰,再写到下山,可下了雨,再出虹。

10、 对仗上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讲近体诗中律诗的中二联要求工整严格对仗,但词的对仗比较灵活,并非要求百分百工整,也可化为流水。 词的对仗可以重复虚词,如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重了一个 “了”字等等,也存在多样性。

和诗是什么意思

11、押韵不一样。 我们知道,写诗要用《平水韵》,而填词必须要用《词林正韵》。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少数押仄韵。而词的押韵灵活多变,不同的词谱有不同的押韵要求,有的押平,有的押仄,有的平仄通押,有的还一词多韵。关於词的用韵要求,就须具体审词牌。那么多词牌怎么学啊?其实不难,首先词谱和韵书一样,都是现用现查,不需要背的,当然常用的词谱背过更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如何审词牌,拿过一个词牌,我们要找出它的特点,特点掌握了,就知道怎么填了。

上一篇 2023年04月10 00:24
下一篇 2023年05月20 00:17

相关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文学体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什么

    课文大类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章体裁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类。文学体裁分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类。先说说文章体裁。记叙文,是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体。记叙文一般写真人真事,讲究记叙

    2023年04月10 281
  • 英姿飒爽下一句,英姿飒爽下一句怎么接

    红网时刻张家界8月18日讯(通讯员桑公)谷玉兰,女,41岁,共产党员,桑植县公安局政治办副主任,她是全局民辅警的“内当家”,是同事们口口称赞的“兰姐儿”“兰妹儿”,是让男同志钦佩的“铁娘子”,英姿飒爽

    2023年05月21 276
  • 农村都是坑的下一句,农村坑太多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处暑时节,降水较少,农村坑太多,阳光充足,是蔬菜栽种管理的重要时间,福安市坂中乡坑下村菜农抓紧种植白菜、萝卜、番茄等蔬菜。“现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品种变化很

    2023年05月24 314
  • 飞花令可以用元曲吗,飞花令可以用谐音吗

    古代诗人“斗诗”花样翻新,可不是单单只有“飞花令”!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当时他们还没有做官,都是一个圈子里的好友。有一天,三

    2023年04月17 248
  •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无情

    有人说:人生一大快事,就是读毛泽东的诗词。读毛主席的诗,总是能让人热血沸腾。从“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铿锵的语言,总是给人以前行的力量。这里给大家总结了

    2023年05月13 305
  • 元代的戏曲艺术称元曲,元代的戏曲艺术称为什么

    元代戏曲艺术有很大发展,元曲是元代具有创造性的文艺品种之一。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杂剧和南戏),而杂剧以其艺术上的创造性、内容上的现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学艺术的代表。一、散曲元代的戏曲艺术称为什么,散曲

    2023年04月21 213
  • 陶行知的诗句,陶行知的七字诗句

    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老师的辛苦付出。并留三个冬天。岁寒三友(题画诗)现代作者: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竹绿梅花红,转战

    2023年04月16 301
  • 谷雨的诗句,谷雨最简单古诗

    今日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温润的春雨中,春天走到了落花时节。这是一个散发着麦香的湿润节气,谷雨最简单古诗,在春末和初夏之间,红了樱桃,谢了蔷薇,绽放了牡丹,香暖着荼靡。半城烟雨,温婉了恬淡的岁月

    2023年04月25 250
  • 赞美杭州的诗句,春色西湖诗

    衡阳古八景诗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喜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古人游历衡阳后所题之诗自江华之衡阳途中作唐吕温孤掉迟迟怅有违

    2023年04月11 247
  • 树高百尺下一句是什么,小学二年级树高百尺

    识字2树之歌一、看拼音,写词语。泡桐云杉翠柏白桦松子枫叶白果桂花树高百尺下一句是:叶落归根。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出自于:《平妖传》第八回。

    2023年05月18 228
  • 抢占先机下一句是,抢占先机不退让下一句

    中国明代的一部箴言集《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句话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就是,别说你出发很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如果不懂得先行一步,抢占先机,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

    2023年05月31 240
  • 元曲四大家元剧四大家,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023年04月19 29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