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的意思,诗心比喻什么

中国古典美学罕见将“诗心”作为一个诗论范畴来使用,也未见后人对其词源和内涵作出较准确的阐释。如何理解“诗心”的内涵,“诗心”就是“天地之心”吗?“诗心”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诗歌意境的创构有何重要意义?这

中国古典美学罕见将“诗心”作为一个诗论范畴来使用,也未见后人对其词源和内涵作出较准确的阐释。如何理解“诗心”的内涵,“诗心”就是“天地之心”吗?“诗心”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诗歌意境的创构有何重要意义?这些问题非常值得研究和讨论。

“诗心”与“天地之心”

中国古代诗论并未把“诗心”作为一个诗论范畴来使用,后人偶有提及,对其来源和内涵的阐释也存在着一些误解。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谈到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时有一句话说:“艺术家禀赋的诗心,射映着天地的诗心。”并用括号注明:“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其意思非常明确:认为“诗心”一词源自《诗纬》,把“诗心”等同于“诗”并谓之为“天地之心”。这是简单化也不准确的表述。“诗心”就是“天地之心”吗?如果以《诗纬》为根据,“诗者,天地之心也”,从组词和句子结构看,与“诗心”的表意是不同的。

《诗纬》所谓“诗”就是孔子说的《诗》即《诗经》。那么,如何理解“《诗》者,天地之心”呢?其实,孔子的话明显是对《诗经》与“天地之心”的关系的阐发,以此强调《诗经》的内在精神和重要功能。那么,《诗经》的内在精神和重要功能是什么?这就必须弄清楚《诗经》与“天地之心”的关系是怎样的,为此,首先必须弄清楚何为“天地之心”。

孔子提出“《诗》者,天地之心也”时并没有对“天地之心”的内涵作出解释,但《易经》所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实际已作了暗示性解释。《复》卦的“复”,是返还之意,“复者返本之名”。“刚反”就是阳由消变长,衰而复兴,重新开始利有攸往的征程。显然,《易经》所云“天地之心”指的就是阴阳变化之“自然之道”、“天道”。从孔子到汉儒董仲舒、翼奉无疑都是从《易经》的本义出发去阐述或使用“天地之心”或“天心”一词的,刘勰也作如是说。总之,“天地之心”指的是高于天地万物的、主宰“王道”、“人道”、“文道”的大法则,即阴阳变化的“自然之道”、“天道”。“自然之道”、“天道”才是君德、百福、万物之本源和主宰。这正是《诗纬》关于“天地之心”的本义。

诗心 [ shī xīn ]基本解释 作诗之心;诗人之心。宋 王令 《庭草》诗:“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 清 秋瑾 《失题》诗:“诗心鲸背雪,归思马头云。”《诗刊》1978年第7期:“何期妖孽多猖獗,破门逼害诗心。

那么,《诗》何以与“自然之道”、“天道”联系起来,而且被视为是“君德、百福、万物之本源和主宰”的“天地之心”——“自然之道”、“天道”呢?

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 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 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 2.下联左下,用较小字写,(名字)敬挽、(名字)泣挽、(名字)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孔子不完全信鬼神,但他信“天道”。何为孔子的“天道”?这首先必须理解孔子的“天”是什么。孔子的天也有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的含义。所以,孔子所相信的天道不仅仅是自然变化之道,同时也是一种能主宰万物的有人格的“皇天上帝”。这个“皇天上帝”天然地具有至高无上的义理,即“天理”,就是周代已出现的所谓“天德”。孔子没有把“天德”、“天道”与“人道”对立起来,他对《诗》的认识和评价主要从《诗》的内容出发,从现实人伦、人道出发,进而把《诗》与“天德”、“天道”联系起来。

        所谓“诗心”,是指人对诗意的理解、感悟与把握的能力。诗心出诗意,诗意养诗心。没有诗心,便体会不了诗意之美,没有诗心,难作诗人。        诗。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它反映的是当时各种典礼仪式和民间生活的乐歌,从宗庙祭祀、朝会典礼到重要宴会,从贵族生活到民间节日生活、爱情生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周代礼乐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情景,诗心比喻什么,反映了世道沧桑、生命悲欢、男女恋情、人伦关系等。而反映这样的礼乐文化和社会秩序的诗歌,孔子对其思想内容的总评价是“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就是这样一部体现了王道、人道之“正”的纯正诗集,它反映了一个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所推崇和向往的理想社会,而这个理想社会恰恰呼应、契合了“天德”、“天道”的精神。所以在孔子看来,《诗经》与“天德”、“天道”是相通的。这就是说,虽然孔子并不像后来一些谶纬文献或《诗纬》那样用神学迷信的观念去附会《诗经》的内容,但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使他仍然把《诗经》与“天道”紧紧连在一起,认为《诗经》的内在精神与“天道”是相通的。所以,在孔子那里,“诗者,天地之心也”,说的是:《诗经》凝结着天地的精魄,汇聚着万物的灵气,下究万物之情状,上推天人之理,通“天地之心”,而《诗经》的“诗人之心”就是一种体现了“天道”之“心”。这与《文心雕龙》所谓“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的意义是一致的。

“诗心”与儒、道、禅的心性论和传统诗论

孔子虽然认为《诗经》体现了“天地之心”,《诗经》的“诗人之心”是一种体现了“天道”之心,但孔子没有具体说明《诗》的“诗人之心”——“诗心”的性质特点。

孔子观念中的“《诗》心”或成就《诗》的“诗人之心”主要是一种体现了“天德”的人的“道德心”。孔子这种“诗人之心”,实际上与其他儒家传统“心论”所谈的“心”没有多少区别。在诗歌创作中,这种“道德心”包融着像屈原、杜甫那种积极“入世”,关怀家国命运、民间疾苦,“执着”地、真情地去抒写世道沧桑、生命悲欢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之心,这就是一种充满社会关怀、现实关怀、人类生存关怀的富有人文主义精神之心。缺乏这种精神就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诗作。

谈作为审美胸怀的“诗心”,禅宗的心性论尤为切合。禅宗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产物,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从达摩到慧能,心性论极其丰富,虽然形成不同派别,但都强调佛心佛性。值得注意的是,佛学或禅宗也常常把修炼佛心的心理“悟”、“觉”的心理能力看作一种“智慧心”,而与善待万物的“慈悲心”即“道德心”统一起来。这对我们理解“诗心”是有深刻启示的。虽然“诗心”不等于“道德心”、“智慧心”,但“诗心”离不开“道德心”和“智慧心”。

当然,单从儒、道、禅的心性论理解“诗心”的性质特征是不够的,“道德心”和“智慧心”还不是“诗心”的特质。从中国传统诗论看,“诗心”的特质在于情感性——“诗心”是一种以情感为特质的性灵之心。中国传统诗论因为没有“诗心”的概念,所以没有直接就“诗心”论述其与情感的关系,但论述诗与情感的关系的诗论却可信手拈来,作为中国古代诗论的“言志抒情”传统和“主情说”,都强调诗因情生,情为诗本。这些论述实质上可视为对“诗心”情感特质的表述。一般说,人之心有知、情、意三种基本的活动形式,上述所谓“智慧心”大体属于“知”,“道德心”大体属于“意”,而作为诗人创作之心的“诗心”,主要是“感性”的“审美之心”(艺术创作作为对世界的把握,是一种审美的方式),可谓“情感心”。换言之,“诗心”是一种浸透了审美情感的心,一种以审美情感为特质的性灵之心。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诗论范畴的“诗心”,从传统文化看,可以概括为一种融会了中国儒、道、禅的“道德心”、“智慧心”的,以审美情感为特质,以自然无为、超脱自由为特征的审美胸怀。

“诗心”与艺术意境的创构

第一,“艺术境界主于美”,而“诗心”是发现和产生美感的心灵境界,因为美的发现和容纳必须凭借于艺术家禀赋的“审美胸怀”,所以有“诗心”才能创构艺术意境。当艺术家“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以一种无私的、不旁及实用功利和欲望的心态,如同“童心”般的“诗心”去看待世界时,他就不仅能看到美,而且能把握住美、容纳美,进而才能创造出超越平庸的艺术境界。

第二,艺术意境须凭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创构出一个虚实相生的想象世界。而“诗心”能下究万物之情状,上推天人之理,达到情与景、物与理、实与虚的统一,从而完成艺术意境的生成。

诗心的意思

第四,艺术的理想境界是对“天地境界”的把握。而“诗心”那种“致虚守静”、“涤除玄览”的恬淡超脱、“澄怀观道”的特点,正是把握“天地境界”的心理条件。

必须指出,“诗心”是诗人、艺术家创构艺术意境的一种审美心灵境界,在人生实践上也是成就一个人审美人格、创造艺术人生的心理条件,两者是统一的。诗人、艺术家只有自觉培养并拥有一颗融会了“道德心”、“智慧心”的,充满人生关怀和社会关怀的热情,以自然无为、超脱自由为特征的“诗心”——既能像屈原、杜甫那样“执着”地以真情去审视世道的沧桑、生命的悲欢,也能像庄子那样超脱潇洒,像陶渊明那样悠然自得……达到这种“诗心”的境界,才是真正达成了审美的人格境界、人生境界。这样的诗人、艺术家,就能够在诗歌创作中创构出情景交融、物我贯通、虚实相生、有限与无限相统一,深刻表现宇宙人生真谛的具有广阔想象空间的艺术意境。

上一篇 2023年04月18 20:25
下一篇 2023年04月18 02:49

相关推荐

  • 元曲附谱的书,有关元曲的书

    内容简介:《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绚丽多姿的文学华章,千锤百炼的名言佳句,代代相传的珍贵文字,世世吟诵的雅韵绝唱。领略经典魅力,品赏名著精髓汲取历史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中国文学长河里的三朵奇葩

    2023年04月17 207
  • 酒后的诗句,经典饮酒诗句

    诗人洛夫曾说:要是把唐诗拿去压榨,至少会淌出半斤酒来。一句话,道尽唐人爱诗、爱酒的特点。诗人爱酒,李白每每醉酒,佳句频出;酒爱诗人,催发了他们的情感与创作。饮酒,姿态万千。小口细咂,这是品味;推杯换盏

    2023年05月14 276
  • 我不听我不听下一句,我不听我不听

    这个官司一直不能结束。婚姻关系也不能结束2019年6月。王暖暖和丈夫俞某东在泰国旅行时被丈夫推下34米高悬崖全身多处骨折但直至今日,二人仍未离婚……2019年6月9日,怀有身孕的王暖暖与丈夫俞某冬到泰

    2023年05月29 286
  • 不知墙外是谁家上一句,不知城外是谁家

    柏林寺南望唐代: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听邻家吹笙唐代: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

    2023年05月30 262
  • 有关牡丹花的诗句,最有名的牡丹诗句

    -1-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代:刘禹锡《赏牡丹》-2-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唐代: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2023年05月19 301
  • 海天一色的诗句,海天一色七绝诗

    夕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温婉拥雅韵,墨色度芳华。海天一色间,暮色浴群山,苍茫雾轻拂,海天一色七绝诗,碧蓝接天映。疏林斜晖,残照当楼,如血的残阳伴随着古人们走过了数千年,也在他们的诗词中流传了数千年。《

    2023年04月25 244
  • 清明节有关的诗句,清明节最佳10首古诗

    清明节最佳10首古诗,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书》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时节

    2023年05月24 254
  • 飞鸟尽良弓藏全诗,飞鸟尽良弓藏全诗图片

    这句话最开始时范蠡讲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了卧薪尝胆灭了吴国后深知勾践此人可以同患难、不能同富贵于是对大夫文种说了这句话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

    2023年04月23 208
  • 西北望长安下一句,西北望长安也就那么点山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西北望长安下一句是(可怜无数山)。出自:宋朝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

    2023年05月25 255
  • 多元曲幸运方块,幸运方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一个我的世界组件,叫做"幸运方块"?在生存模式中,大家可以在野外随机遇见一些黄色的方块,上面标着一个问号,幸运方块,这就是神奇的幸运方块了。我们把它打开以后,可以收获到很多稀奇古怪

    2023年04月11 245
  • 形容父亲的诗句,表达父爱如山经典诗句

    天府自古温润,成都的历史文人善于用委婉的诗词化解“中国式父亲”的严肃和深沉,表达父爱如山经典诗句,把训诫变成教诲、期待、思念甚至包容呈现在信笺之上,也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让我们通过9首诗词,一起来看看

    2023年05月24 246
  • 清廉的诗句,关于廉洁的20首古诗

    1.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2.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3.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4.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5.身有正气,不言自威。6.水清不纳污垢,政廉不迷财色。

    2023年05月25 25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