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是继唐诗和宋词后的另一种文艺形式,始于宋代,鼎盛于元。诗词已经让华夏的文艺世界璨若星河,元曲的到来更是给这片星海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同时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又多了较大的灵活性,因此,曲牌虽然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并不死板,也是这个原因使得元曲以其作品语言更加通俗,白朴的元曲代表作,形式更活泼一些,涉及的题材也就更加的广泛直接,尤其是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比历代诗词要来得泼辣,大胆许多。
说到元曲,就不得不提“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王实甫(另一说为郑光祖),马致远,作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了,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基本是张口就可接下句的存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也是爱情故事的经典之作了,反而是白朴,存在感低了很多,甚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也是“元曲四大家”其中之一。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白朴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
白朴出身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叔父都是做官的,不出意外的话他也该走上父辈的道路,可惜,他出生的时候,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重重包围之下了,来自蒙古的铁蹄踏进了他的家园,父亲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根本无暇顾及幼小的白朴,甚至在汴京城破的时候,他的父亲也无法带年仅七岁白朴离开被蒙古军大肆洗劫的汴京。
白朴聪明颖悟,所以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1、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2、白朴的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
可以说,如果没有元好问,白朴可能在7岁那年或许已经倒在了汴京城的混乱之中,元好问是白朴人生中最重要的指引者,尽管随着北方逐渐安定,白朴的生活也回归稳定,他与父亲团聚,也听从父亲的要求,学习科场考试的课业,但是经历过漂泊之苦,生活艰辛的他从内心对蒙古统治者,甚至说是对统治阶级的人,都是抵触的,最终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追逐,而以亡国遗民自居,沉浸在诗词歌赋的世界中了。
寄情于山水之间的他,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他结交好友,饮酒作乐,不管对方是何身份只要能志趣相投,他都引以为好友,他多次拒绝过他人举荐他为官的机会,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属于自己亡国的故土,用写诗作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与苦闷。
白朴最有名的就是一悲一喜的两出杂剧,分别为《梧桐雨》和《墙头马上》,王国维甚至把《梧桐雨》推为“元曲之冠冕”,可见其地位。
相比于他的杂剧,我更喜欢白朴的词作,他的一生受元好问的影响很深,因此白朴的词作也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跌宕沉详,天然古朴。
《天净沙·春》
白朴的词作,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名曰《天籁集》。马致远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作品收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夏》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单刀会》;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太阳渐渐落山了,连天边的晚霞也开始消散了,在黯淡的色彩下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轻烟淡淡飘向空中,几只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远处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互相夹杂,好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天净沙·冬》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通过冷月、黄昏、雪山、水滨、淡烟、衰草、茅舍、孤村等清寒凄迷的意象,表达出一种悲凉和无望的孤寂心境。
从“春”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清平乐·朱颜渐老》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白朴也是元代有成就的散曲作家之一。散曲内容大多是叹世、咏景和闺怨之作。曲词秀丽清新,有些小令颇有民歌特点。白朴的词流传至今100余首,大多为怀古、闲适、咏物与应酬之作,豪放婉约兼而有之,不少怀古之作,寄托了故。
《驻马听·吹》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笛声像裂石穿云一样高亢,笛子横吹,音调就更雅正了。就像下了霜的天气里的大漠,连鹧鹕也想要飞舞了。凤凰台上黑云遮盖,梅花竟被惊动,化为黄昏的雪花。人声都没了,笛子的声音把江楼上的月亮都吹落了。
白朴《【仙吕】寄生草·【中吕】阳春曲·【中吕】阳春曲·【越调】天净沙·【双调】驻马听·【双调】沉醉东风·【双调】庆东原·【小石调】恼煞人》题解|注释|鉴赏 白朴 白朴(1226—1306),元代前期杰出的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字太。
白朴的一生可以说是随心所欲,他没有走他的父亲期望他走的路,而是选择投身江湖,如果不曾经历国破家亡的打击,他的人生会大有不同,也许不会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
好的,坏的,幸运或者不幸,这些经历统统糅杂在一起,我们才看到了现在的白朴和他留给世人的文字,喜剧,悲剧,都是他的人生,在诗词歌赋里自有他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