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华文化之根!
在64卦中,只有乾卦出现了“用九”,坤卦出现了“用六”,因为乾坤两卦是64卦的父母,其余62卦都是乾坤生出来的。用九和用六,既不是卦辞,也不是爻辞,比较特殊。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有朋友猜测:周文王当年讲的可能是“见群龙无首,凶。”由于年代久远,后来在传承的过程中传错了,以讹传讹,传到今天就变成了“见群龙无首,吉。”我问他猜测的依据是什么?他给我来了这么一句:“推理嘛!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我们今天对待国学的态度,象我朋友这样想当然的,估计不在少数。在此,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周文王的原话是:“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没有下一句。群龙无首,汉语成语,拼音是qún lóng wú shǒu,意思是一群龙没有领头的。出自《易·乾》。简介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示例:可是~,成不了大气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十一章。一群。
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为什么对“龙”情有独钟?因为“龙”变化多端,可以天上飞,可以水里游,还可以陆地上跑,无所不能。如上图所示,乾卦的六个阳爻,代表六龙在不同的阶段,所作出的相应的表现。初九是“潜龙”,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九二是“见龙”,有所表现,一试身手;九三是“惕龙”,谨言慎行,收敛锋芒;九四是“跃龙”,当跃则跃,当止则止;九五是“飞龙”,君临天下,大显身手;上九是“亢龙”,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因此,“群龙无首”指的是乾卦六龙,首尾回环,无所谓“首”,也无所谓“尾”。当我们身处不同的场合,就算你是“龙”,你也要有不同的表现,说话做事的方式,你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要与时偕行。
其实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群龙无首,各谋其政,各归其位。每个人都有适合他的工作,让他做适合的工作,他就能把工作做好。而人总有不懂的,总会有不懂到学会的过程,所以现代企业要对职工进行培训,进行投入。我们建立团队。
我们在第17集讲卦辞的时候,把“元亨利贞”解读成“春夏秋冬,冬去春回”,哪个是“首”?哪个是“尾”?实际上,“群龙无首”既解释六龙——乾卦六爻,又解释卦辞——元亨利贞。告诫我们,为人处世要灵活变通,一定要有所变有所不变,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我们要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去春回,循环往复,无首无尾。换言之,假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居然没有“秋天”了,那就不是“群龙无首”;如果冬天过去了,接下来的不是春天,而是直接进入夏天,那也不是“群龙无首”。
上句:群龙无首 下句:各自为政 乌合之众
彖辞解读“用九”,用九解读“卦辞”。乾卦彖辞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大意是说乾阳是万物的生机,天地万物,各得其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没有人为的安排,万物和谐共处,万国咸宁。这不就是“见群龙无首,吉”吗?这不就是孔子的“大同社会”吗?这不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吗?这不就是卦辞“元亨利贞,贞下起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