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出自哪首诗,满江红古诗的出处

满江红[清]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出自郭沫若的《满江红·一九六三年元旦书怀》。原文: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

满江红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出自郭沫若的《满江红·一九六三年元旦书怀》。原文: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太阳出,冰山滴; 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出自当代王凯娟填写的一首词《满江红·狂风沙》。《满江红·狂风沙》——王凯娟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滂沱雨,无底涧。涉。

注释

①选自《秋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满江红,词牌名。秋瑾(1875—1907),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本词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时作者与丈夫寓居北京。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后于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

②〔秋容如拭〕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拭,擦。

岳飞《满江红》写作背景:是抗金英雄岳飞北伐时所做。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收复了洛阳、商州等地区,但岳飞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已撤回鄂州。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响《满江红》,表达了誓收国土,雪耻。

满江红出自哪首诗

④〔八年风味〕秋瑾1896年在湖南结婚,至写这首词时,恰为八年。

⑤〔思浙〕思念浙江故乡。

《满江红·怒发冲冠》全文如下: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

⑥〔侬〕我。

满江红出自哪首诗

⑦〔峨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⑧〔殊〕很,甚。

⑨〔未屑〕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满江红出自哪首诗

⑩〔列〕属类,范围。

⑪〔莽红尘〕莽莽人世。

⑫〔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满江红是岳飞写的。《满江红》选自《龙都--古韵临安忆》,作者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几百年来总是不断的被传诵,也会透过不同的乐器为之诠释,本乐曲系根据琴歌改编,苍劲、悲壮的曲调有别于歌曲的表达方式。曲调淳厚有力,。

赏析

词的下片转为抒情,格调高昂激越。“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这一句,意在表明自己素有的济世情怀。“肝胆”,指关注世事、关心民生的诚心,以及为之奋斗牺牲的勇气;“因人常热”,就是热血未冷,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词的最后几句,感慨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家庭和社会环境,就像一张无形的罗网,笼罩在词人身上。她还没有冲破这张网,已有“英雄末路”之叹,令人动容。词的结尾,发出了莽莽红尘知音难觅的叹息,无限悲情与调胀,尽在滚滚沾衣的泪水之中。

事实上,秋瑾并没有徘徊在个人的伤感中不能自拔,她是一个有行动能力的人。中秋节过后,她就离家出走,寄寓在朋友家。从此,她即融人了当时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当家庭女教师,参加妇女集会,接受进步思想。第二个夏天,秋瑾东渡日本留学,结识了很多革命志士,包括宋教仁、黄兴、徐锡林、陈天华、陶成章等人。1904年的中秋节,她已经在日本创立了《白话》月刊,在第一期上发表《演说的好处》一文,强调演说“开化人的知识,感动人的心思”,具有启发民智的作用;在第二期上发表《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发出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先声。她的另一首《鹧鸪天》词,真切动人地抒发了她当时的情感:“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后来回国,因在家乡组织起义被清政府残忍杀害,她是中国第一批为推翻几千年封建帝制而英勇牺牲的民主革命志士。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05:07
下一篇 2023年05月26 22:01

相关推荐

  • 元曲里适合男孩的化名,适合男孩的名字

    1966年1月香港《海光文艺》创刊号有一篇文章《金庸梁羽生合论》。《金庸梁羽生合论》一文为署名"佟硕之"之人所作。以往有人以为这是金、梁二人老友罗孚的笔名,可一直到1988年柳苏(罗孚)在北京《读书》

    2023年04月11 304
  • 民族气节的诗句,民族气节的诗句名言

    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民族气节的诗句名言,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读诗词时,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王昌龄的《从军行》里由衷的表达希望结束战乱、迎接和平的强烈愿望;杜甫的身

    2023年04月22 236
  • 秋雨的诗句,秋雨天凉经典诗句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在李商隐看来,秋雨给他带来思念;在白居易看来,秋雨带来了安逸……一场秋雨,万种情思,浸润在雨水中,陶醉在岁月里,

    2023年05月02 236
  • 元好问写的元曲,马致远写的元曲

    元曲和唐诗宋词齐名。是我国文学史中的一束奇葩。元曲包含两类文体,一类是散曲,包括小令、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另一类就是包括对白、专为表演的杂剧,名篇包括《窦娥冤》、《西厢记》等。我们今天要说的元曲是散曲,

    2023年04月10 249
  • 学一技之长的下一句,拥有一技之长下一句

    学习一技之长是我们来到社会再去职业学校的目的,既然来到了学校,我们就应该把学好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尤其是学习焊工技术,一定要遵循“勤学、多想、苦练”,学一技之

    2023年04月25 284
  • 墨梅诗句,古诗《墨梅》诗句

    南宋著名书画家杨无咎书法《右柳梢青·梅花十首》,辽宁省博物馆藏。杨补之(1097~1169),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江西南昌人,一生未仕。工诗善画,以墨梅著称,祖承创墨梅法的北宋花光和尚(

    2023年05月21 269
  • 描写颐和园的诗句,颐和园最有名古诗

    皇家园林颐和园四季皆美,山水如画。春季的颐和园,颐和园最有名古诗,昆明湖边西堤桃花盛开,红堤绿柳醉游人;夏季的颐和园,昆明湖上荷花盛开,泛舟湖上,青山绿水尽入眼帘;秋季的颐和园,彩叶满山,五彩斑斓;冬

    2023年05月19 231
  • 按兵不动下一句,按兵不动打一歇后语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按兵不动打一歇后语,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图片来源:网络不得不说咱们这届同胞真的很优秀在病毒来临的时候

    2023年04月20 255
  • 关于送别的诗句,关于李白送别的诗句

    世间有聚就有散,聚的时候,固然是欢乐的,可离别的时候,总是让人感伤。欧阳修说: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这是人生常态。可诗词君还是喜欢李白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要分别了,就让我们饮中杯中的酒,最

    2023年05月13 259
  • 立冬的诗句,10首最美立冬诗词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又是一年秋冬的交替,10首最美立冬诗词,岁月的年轮又增加了一道痕迹。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之一,是冬季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草木凋零,蛰虫伏

    2023年04月25 256
  • 元曲公开课,公开课课程

    “好书有约”九月好书榜来了。嘉兴市图书馆“好书有约”专架可借阅。嘉兴市新华书店“好书有约”专架有售。看了好书,欢迎写读后感给我们:haoshuyouyue520@163.com,一经选用稿酬和好书双重

    2023年04月10 281
  • 红豆的诗句,红豆的浪漫诗句

    红豆,又名相思子。相传汉代时,南越国有一个男子戍边未归,妻子终日立于村前的一棵树下,朝思盼望,最后哭断柔肠、泣血而死。后来,树上突然结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

    2023年05月31 27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