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前一句怎么说,字义山,号玉溪,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的诗在诗歌已经衰落的晚唐撑起了一个高峰,《唐诗三百首》收录李商隐诗作22首。但由于其自创《无题》体裁的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被元好问暗讽为“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也因此,有人认为他是朦胧诗的开创者。简单补充一下,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其特点是辞藻华丽、对仗工整,但缺乏思想性,脱离实际生活。
今天复习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附: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诗的大意是:昨夜,满天星光灿烂,夜空中吹来丝丝凉风。酒宴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啊,时间过得飞快,听到五更鼓,就要准备上朝应差。快马加鞭,策马赶到应差的秘书省,生活节奏,像随风飘转的蓬蒿一样。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上一句是:身无彩凤双飞翼。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我们身上都没有彩凤的双翼,不能一起翱翔于天际,但我们的心灵却能像犀牛角一样,感应灵敏、默契十足。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全诗如下:昨。
说到李商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必须先介绍一下李商隐所处的历史环境。古代的官场中人,是需要站队的。李商隐是王茂元的女婿,而王隶属于“李党”;李商隐昔日恩公令狐楚,效忠的却是“牛党”。牛李党争,持续了近40年。李商隐就是这场政治风暴中,最直接的受害者。不论他站哪一队,都是理所应当,也都是忘恩负义。正因为李商隐十分有才,所以,他成为两派争相拉拢的对象,处于两派的夹缝中间,不管李商隐怎么做,都是不对的,他的仕途注定不会有好的前景。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就是在此背景下创作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心有灵犀一点通”上一句是“身无彩凤双飞翼”。诗句是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无题二首》中的其一。这组无题诗感情深挚缠绵,意象错综跳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抒写心理活动方面尤为出色,历来脍炙人口,堪称千古佳。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应该是追忆与心上人初次遇见的艳情场景,至于到底是写给谁的,无从可考,大多数人倾向于是写给他钟情一生的结发妻子王氏的。总体来看,这首诗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感受细腻而真切,心理刻画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将一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写得无比的谦卑美好,情致缠绵,让人无限回味,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爱情名篇。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是其“无题”系列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诗天然成对,且后一句引申出“心有灵犀”这一绝妙成语,真乃精彩之作。精彩的诗歌就是如此,不见得全诗都能被人记住,但是只要有几个字,几句诗足够精典,就能够让诗人青史留名,流芳百世。我之所以对李商隐情有独钟,就在于他创作了诸多的情诗名句,既华丽无比,又情真意切,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原句是: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这首唐诗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唐诗天然成对,且后一句引申出“心有。
2021年4月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