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春,笔名无忧亦无怖;新疆人。中国翰宛文学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会员。一个婉约尘事之间的女子,爱护小动物,不杀生。始终相信: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掌心的温柔
诗/刘燕春(新疆)
你是我掌心的温柔
“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全诗: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儿落多少。出自《本事》,是一首“表现和平、宁静、纯朴的青梅竹马”的歌曲。“本事”。
看到你就看到了争奇
斗艳芬芳的花朵
看到你就看到了花团锦簇
如美的春天
你是我心尖尖上到一块儿宝
总像夜明珠一样闪闪发光
褶褶生辉
你骨碌碌的眼眸里
总有如水般的灵气,总是
梦里花落知多少的作者是卢前。诗名叫《本事》,又名《梦里花落知多少》诗全句是:记得当时年纪小, 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每天看到你甜甜的笑容
妈妈心里就春波荡漾
如花绽放
啊!亲爱的儿子
可能是前世五百年的相逢
才换来了今生的母子情深
载着前世,伴着今生
溢满我的心头
妈妈每天都会爱不释手
地摸摸你的脑袋
会牵着你的手到处跑
和你度过美好的时光
你总是给我带来无穷的快乐
儿子,妈妈爱你
妈妈对你的爱绵绵不绝
生生不息
你是妈妈心中快乐的源泉
你是妈妈掌心的温柔
春迪
诗/刘燕春(新疆)
又是一年春风起
又是一年春归处
春有约,芳草垂柳
年年岁岁绿水斜阳照
赏不尽的春色美景
看不尽的姹紫嫣红
年年岁岁逐香尘
繁华似锦惹人醉
花有清香月有阴
天道即满人道即全
人生总有说不出的愁怨
只有保持一颗恬淡虚无
逍遥自在的境界里
得之坦然,失之坦然
笑看春风云起时
一切尘缘往事都随风而去
纷纷飘落于岁月的尘埃里
只有扛得住涅槃之痛得人
才配得上重生之美
尘世间的一切事都心要放宽
事要看淡,一切随缘
让自己
快乐天天有,无处不自在
清 浅 红 尘
我站在红尘的一角
聆听岁月的风雨声
风起云落间
孤灯残月数春秋
花开花谢里
几度凋零艳芳华
人生
是一场风雨兼程的旅行
红尘中的你我
皆是来去匆匆的过客
有惊世的天意
也有顶风冒雪的怀揣梦想
世间 花无百日红
再美的风景也会变成回忆
最真的感情也会慢慢消散
梦里花落知多少出自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是现代诗。《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三毛的作品,主要记录了三毛在荷西死后悲痛的心情和慢慢走出阴霾的过程。全书萦绕着伤感的气氛,是三毛后期风格的一大代表。
身边多少人
都成了红尘之中的过客
可有些人走着走着
还是走进了彼此的心里
缘份的路口
一半欢歌笑语
一半哭声别离
行看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醉眼岁月,浅笑吟诗
是人间清白的一种静美
灿烂着所有 尘缘往事
四月温柔 心怀慈悲
相逢就是一首清婉的歌谣
它载着前世,转着今生
无奈的痛,不为人知
多改为“睡着了”,所以现在看到的多为“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儿知多少”今多作“梦里花落知多少”。这首诗在作家三毛和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中都被引用过,以至于被人误为是他们的作品。
却会心甘情愿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尘心若静 世世皆安
红尘清浅
善待每一次的相逢和遇见
以大片油菜花海的风姿
向涌来的温暖
在干净的天空
飞翔……
清明怀想父亲
文/刘燕春
流年得风雨袭满了岁月的沧桑
厚厚的黄土地里深埋着今生我
最亲最爱的父亲。
虽然我们阴阳两隔
隔山隔水隔不断我们
今生血浓于水的妇女情怀
父亲今又快清明节了
我又来看你来了
你可安好,地下可冷?
你佝偻的身影
常常朦朦胧胧之中
摇曳我想念的思绪
它滴滴入血,它滴滴入脉。
多少年了,我可怜的老父亲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全诗如下:梦里花落知多少,醒来绿窗春又了。江南江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落花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梦里花落知多少”描绘了作者。
你没享过一天的福
所有的苦,所有的泪
都流淌在你的心底
你无怨无悔的支撑着
那个几十年前。
风雨飘摇,一贫如洗的家。
为了供我们几个上学
你背负着沉重的负荷
你在流干,流泪,流血
最后终于像那轻柔的柳絮
随风而去
流完了最后那滴永永远远
让我今生今世都伤心不已
的那颗永远说不出的引泪。
父亲,我可怜的老父亲
你活着的时候处处为
我们操碎了心,花完了钱。
没有为自己打算一点
怎么能不让我心里流泪呢?
父亲你看我跟你烧了最好的元宝,买了好吃的
你一定要都收下。
保重好自己。
不要为我们担心了
天边的晚霞散尽了最后的光芒。
风起了,云落了
我在轻轻的给你说话
父亲你可听到
你的音容笑貌几十年
都刻在我的脑海里
挥之不去,不曾忘记。
梦里花落知多少
魂断天涯有谁知呢?
父亲天晚了,我该走了
明年我还来看你
愿你在阴间变个大财主
吃不尽的山珍海味
花不尽的钱财。
天长地久应有尽。
女情深永不变。
如有来生,我依旧做你的女儿。
带你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2022年4月3日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