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下一句,悠然见南山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此心自在悠然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最佳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饮酒·其五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结

此心自在悠然

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出自: 饮酒·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诗,我喜欢得要命,很久以来,就想写一篇关于这位超级诗人的随笔。可是,当我读到朱光潜先生《诗论》中第十三章《陶渊明》之后,就再也没有勇气动笔了,那种心理状态,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朱先生的文章写得实在漂亮,它使我领悟到:状写诗人、文学家,悠然见南山下一句是什么古诗,应该富有鲜活生命的质感,“鸢飞鱼跃”、灵心迸发的天趣,“素以为绚兮”的隽美。从这个意义上,我倒觉得运用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的方法,从诗中找到生命的轨迹,多沾一点诗的灵气,可能是个有效的途径。于是,我就找出了陶渊明的诗集,从头到尾翻检一过,最后选中了组诗《饮酒》中的第五首。

诗人在这里展示了向往归复自然,追求悠然自在、不同流俗的完满的生命形态的内心世界,刻画了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含哲思理趣。我想通过解剖这首最能反映其思想、胸襟、情趣,也最为脍炙人口的五言代表作,以收取“鼎尝一脔”之效。

《晋书》本传中,将陶渊明归入“隐逸”一类。当是考虑到,他做官的时间很短,中间还丁忧(遭逢父母的丧事)两年,实际不过四年。前后二十余年,一直在家乡种地,过着“半耕半读”的悠然自在的生活。诗人归隐后,对社会时事颇多感慨,遂托酒寄言,直抒胸臆。《饮酒》组诗序云:“余闲居寡欢,兼比(加上近来)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首五言诗就是这么写出来的。

全诗十句,可做三层解读: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诗人状写其从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色中所获得的诗性体悟,实际上是“心远地自偏”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的形象化表现与自然延伸。有了超迈常俗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一俯一仰,怡然自得。“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东坡居士有言:“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在这里,诗人、秋菊、南山、飞鸟,各得其乐,又融为一体,充满了天然自得之趣。情境合一,物我合一,人与自然合一,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

说到境界,我想到一位中学老师在讲解冯友兰先生《人生的境界》时的一段话。他举例说,有些坊间俗本把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印成“悠然望南山”,失去了诗人的原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的,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成了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一个“见”字,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联系到陶渊明的另外两句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是那些真正的无觉解或者很少觉解的乡民所无法达到的。而这个“樊笼”,可能是指功利境界以至道德境界,陶潜已经越过了这个境界。

这位老师从遣词造句、细节刻画方面,对于陶诗作了细致的解析,看了很受启发。

最后两句为第三层,是全诗的总结,讲诗人从中悟出的自然与人生的真谛。而这“真意”究竟是什么,是对大自然的返璞归真?是万物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是对远古理想社会的追慕与向往?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意趣?诗人并不挑明,留给读者去思考,在他,则“欲辨已忘言”了。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处与整体性。这样,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意象上。寄兴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

《晋书》本传中记载,他“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潜深受老庄思想影响,赞同“有生于无”、“大音希声”、“无声之中,独闻和焉”的哲学观念,认为“言不尽意”,应该“得意而忘言”。《庄子·齐物论》中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氏名文,善于鼓琴。这段话按冯友兰先生的解释,是说:“无论多么大的管弦乐队,总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声音全奏出来,总有些声音被遗漏了。就奏出来的声音说,这是有所成;就被遗漏的声音说,这是有所亏。所以,一鼓琴就有成有亏,不鼓琴就无成无亏。作乐是要实现声音,可是,因为要实现声音,所以有些声音被遗漏了,不实现声音,声音倒是能全。”说到这里,冯先生还举出陶渊明屋里挂着无弦琴作为例证。

“心远”与“真意”,为全诗的眼目、灵魂与意旨所在,堪称全诗精神、意境、情调、理蕴的点睛之笔。清初诗评家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中指出:“‘心远’为一篇之骨,‘真意’为一篇之髓。”确是不刊之论。

现代著名诗人梁宗岱说过,哲学诗最难成功,这是“因为智慧的节奏,不容易捉住,一不留神便流为干燥无味的教训诗了。所以成功的哲学诗人不独在中国难得,即在西洋也极少见。”他认为,陶渊明也许是中国唯一十全成功的哲学诗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苏东坡认为:“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或问:又是饮酒,又是赏菊,又是鼓琴,那么,这位超群绝伦的大诗人是不是也读书呢?当然。他早就说了:“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他读的书很多,只不过方法有点特别:“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迹近于兴趣主义。

“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猛然抬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采菊东篱下下一句

关于他的思想,朱先生在《陶渊明》一文中,做过精彩的分析: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却不是一个拘守系统的思想家或宗教信徒。他读各家的书,和各种人物接触,在于无形中受他们的影响,像蜂儿采花酿蜜,把所吸收来的不同的东西融会成他的整个心灵”。不过,朱先生说,“假如说他有意要做哪一家,我相信他的儒家的倾向比较大”。对此,我却有点不同见解,倒是觉得他的同宗先贤晦庵先生(朱熹)所说的“靖节(陶渊明)见趣多是老子”,“旨出于老庄”,或者陈寅恪先生所言“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则宗天师也”,可能更切合实际。

他还有这样几句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说的是人归化于自然,无须在天国中求得永恒,但求能够自我超越与解脱,过着“情随万化遗”、委运任化、随遇而安的生活——此生自在悠然,此心自在悠然。

本文选自王充闾《千古诗心一趣通》

- End -

王充闾《千古诗心一趣通》丨人民文学出版社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好书”荣获者

采菊东篱下下一句

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闾

采菊东篱下下一句

解读一百八十多首哲理诗

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全诗原文 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

我们读古诗,不要说“静里玄机”砉然勘破,心神顿时为之一快;即便是寻觅到一个崭新的视角,发掘出三两个有趣的问题,开启了意义的多种可能性,那种被激活、被照亮、被提升的感觉,也都是一种切理餍心的美的享受。《千古诗心一趣通》带给读者的,就是这样一些美妙的阅读感觉和启迪。作者以散文家而兼诗人的独到的情思和潇洒的笔致,对于万口传诵的这些历代哲理诗代表作,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畅怀适意地表达出对历史、现实、世事和人生等诸多方面的识见。读者一编在手,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对于拓宽艺术视野和提高精神境界都将大有裨益。

上一篇 2023年05月15 13:02
下一篇 2023年05月13 09:09

相关推荐

  • 美好祝福的诗句,多喜乐,长安宁,岁无忧,久安康

    ①【祝学业有成】《登科后》表达美好祝福的诗句11、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2、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4、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5

    2023年05月03 291
  • 最有名的牡丹诗句,赞美牡丹的佳句

    最美人间四月天,又到了牡丹花开的时节。牡丹色泽艳丽,赞美牡丹的佳句,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今天诗词君和大家一起最美的诗词里,赏尽“

    2023年05月24 244
  • 评价元曲的下一句,唐诗宋词和元曲下一句

    谈及元曲,我们对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这些“教科书级”的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再深究下去,却少有人能说上一二。而元曲在中国传统文学上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王国维大师曾这样评价元曲:“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

    2023年04月12 235
  • 元曲三百首读后感鉴赏,元曲三百首读后感800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2 239
  • 带八的诗句,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大九十的古诗

    第一个字生《莲坡诗话》企业回花圈挽联怎么写,挽联写法样板花圈挽联格式: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字体较大)1.上联右上,用较小字写,悼念(逝者名字)、沉痛悼念(逝者名字)或(逝者名字)千古;2.下联左

    2023年05月15 279
  • 元曲唱词都按一定,元曲唱词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6 225
  • 百合花的诗句,赞美百合花的古诗

    百合花,洁白如玉,赞美百合花的古诗,馥郁芬芳,与众不同的散发出一股清纯高雅的气息,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自古以来,百合的美,常是诗人墨客和歌者吟咏的对象。​咏百合诗南北朝-萧察接叶有多种,开花无

    2023年06月03 305
  • 民族团结诗句,民族团结的古诗10首

    [创作谈]建党百年之际,总想写点东西,恰巧大顶山诗社发起了由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张应志领做的《中国精神百咏》活动,便主动参与其中。从2021年1月14日开始至3月31日,历时77天,民族团结的古诗10首,

    2023年05月29 218
  • 金石为开的上一句是什么,金石为开的上半句

    感谢头条号伯乐给了我创作的空间及创作的平台!感谢广大网友读者给予的支持鼓励,使我一步一步走向前!感谢自己痴心不改,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过“新手期”!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

    2023年05月30 224
  • 中秋节诗句

    [闽南网]秋中秋节祝福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海

    2023年04月20 257
  • 大漠孤烟直的下一句,城门人开扫落花的前一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不仅在统兵治边上才能卓著,而且在诗词文赋方面才华奇绝。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城门人开扫落花的前一句,不但能够下笔千言

    2023年05月20 260
  • 天气甚好下一句是什么,天气甚好唯美句子

    ​《饮酒·其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天气甚好唯美句子,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西江月》正确的文言文应该是今日天

    2023年04月23 28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