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下一句,悠然见南山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此心自在悠然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最佳答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饮酒·其五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结

此心自在悠然

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出自: 饮酒·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诗,我喜欢得要命,很久以来,就想写一篇关于这位超级诗人的随笔。可是,当我读到朱光潜先生《诗论》中第十三章《陶渊明》之后,就再也没有勇气动笔了,那种心理状态,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朱先生的文章写得实在漂亮,它使我领悟到:状写诗人、文学家,悠然见南山下一句是什么古诗,应该富有鲜活生命的质感,“鸢飞鱼跃”、灵心迸发的天趣,“素以为绚兮”的隽美。从这个意义上,我倒觉得运用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的方法,从诗中找到生命的轨迹,多沾一点诗的灵气,可能是个有效的途径。于是,我就找出了陶渊明的诗集,从头到尾翻检一过,最后选中了组诗《饮酒》中的第五首。

诗人在这里展示了向往归复自然,追求悠然自在、不同流俗的完满的生命形态的内心世界,刻画了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含哲思理趣。我想通过解剖这首最能反映其思想、胸襟、情趣,也最为脍炙人口的五言代表作,以收取“鼎尝一脔”之效。

《晋书》本传中,将陶渊明归入“隐逸”一类。当是考虑到,他做官的时间很短,中间还丁忧(遭逢父母的丧事)两年,实际不过四年。前后二十余年,一直在家乡种地,过着“半耕半读”的悠然自在的生活。诗人归隐后,对社会时事颇多感慨,遂托酒寄言,直抒胸臆。《饮酒》组诗序云:“余闲居寡欢,兼比(加上近来)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首五言诗就是这么写出来的。

全诗十句,可做三层解读: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诗人状写其从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色中所获得的诗性体悟,实际上是“心远地自偏”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的形象化表现与自然延伸。有了超迈常俗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一俯一仰,怡然自得。“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东坡居士有言:“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在这里,诗人、秋菊、南山、飞鸟,各得其乐,又融为一体,充满了天然自得之趣。情境合一,物我合一,人与自然合一,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

说到境界,我想到一位中学老师在讲解冯友兰先生《人生的境界》时的一段话。他举例说,有些坊间俗本把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印成“悠然望南山”,失去了诗人的原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的,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成了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一个“见”字,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联系到陶渊明的另外两句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是那些真正的无觉解或者很少觉解的乡民所无法达到的。而这个“樊笼”,可能是指功利境界以至道德境界,陶潜已经越过了这个境界。

这位老师从遣词造句、细节刻画方面,对于陶诗作了细致的解析,看了很受启发。

最后两句为第三层,是全诗的总结,讲诗人从中悟出的自然与人生的真谛。而这“真意”究竟是什么,是对大自然的返璞归真?是万物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是对远古理想社会的追慕与向往?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怡然自得的生活意趣?诗人并不挑明,留给读者去思考,在他,则“欲辨已忘言”了。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处与整体性。这样,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意象上。寄兴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

《晋书》本传中记载,他“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潜深受老庄思想影响,赞同“有生于无”、“大音希声”、“无声之中,独闻和焉”的哲学观念,认为“言不尽意”,应该“得意而忘言”。《庄子·齐物论》中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氏名文,善于鼓琴。这段话按冯友兰先生的解释,是说:“无论多么大的管弦乐队,总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声音全奏出来,总有些声音被遗漏了。就奏出来的声音说,这是有所成;就被遗漏的声音说,这是有所亏。所以,一鼓琴就有成有亏,不鼓琴就无成无亏。作乐是要实现声音,可是,因为要实现声音,所以有些声音被遗漏了,不实现声音,声音倒是能全。”说到这里,冯先生还举出陶渊明屋里挂着无弦琴作为例证。

“心远”与“真意”,为全诗的眼目、灵魂与意旨所在,堪称全诗精神、意境、情调、理蕴的点睛之笔。清初诗评家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中指出:“‘心远’为一篇之骨,‘真意’为一篇之髓。”确是不刊之论。

现代著名诗人梁宗岱说过,哲学诗最难成功,这是“因为智慧的节奏,不容易捉住,一不留神便流为干燥无味的教训诗了。所以成功的哲学诗人不独在中国难得,即在西洋也极少见。”他认为,陶渊明也许是中国唯一十全成功的哲学诗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苏东坡认为:“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或问:又是饮酒,又是赏菊,又是鼓琴,那么,这位超群绝伦的大诗人是不是也读书呢?当然。他早就说了:“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他读的书很多,只不过方法有点特别:“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迹近于兴趣主义。

“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意思是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猛然抬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采菊东篱下下一句

关于他的思想,朱先生在《陶渊明》一文中,做过精彩的分析: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却不是一个拘守系统的思想家或宗教信徒。他读各家的书,和各种人物接触,在于无形中受他们的影响,像蜂儿采花酿蜜,把所吸收来的不同的东西融会成他的整个心灵”。不过,朱先生说,“假如说他有意要做哪一家,我相信他的儒家的倾向比较大”。对此,我却有点不同见解,倒是觉得他的同宗先贤晦庵先生(朱熹)所说的“靖节(陶渊明)见趣多是老子”,“旨出于老庄”,或者陈寅恪先生所言“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则宗天师也”,可能更切合实际。

他还有这样几句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说的是人归化于自然,无须在天国中求得永恒,但求能够自我超越与解脱,过着“情随万化遗”、委运任化、随遇而安的生活——此生自在悠然,此心自在悠然。

本文选自王充闾《千古诗心一趣通》

- End -

王充闾《千古诗心一趣通》丨人民文学出版社

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中国好书”荣获者

采菊东篱下下一句

当代著名散文家王充闾

采菊东篱下下一句

解读一百八十多首哲理诗

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全诗原文 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

我们读古诗,不要说“静里玄机”砉然勘破,心神顿时为之一快;即便是寻觅到一个崭新的视角,发掘出三两个有趣的问题,开启了意义的多种可能性,那种被激活、被照亮、被提升的感觉,也都是一种切理餍心的美的享受。《千古诗心一趣通》带给读者的,就是这样一些美妙的阅读感觉和启迪。作者以散文家而兼诗人的独到的情思和潇洒的笔致,对于万口传诵的这些历代哲理诗代表作,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畅怀适意地表达出对历史、现实、世事和人生等诸多方面的识见。读者一编在手,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对于拓宽艺术视野和提高精神境界都将大有裨益。

上一篇 2023年04月13 14:42
下一篇 2023年04月22 20:40

相关推荐

  • 四年级写诗歌怎么写,四年级写诗歌自己编

    都市快报讯新学期的第一天,学生们的寒假作业陆续上交,杭州市滨文小学四年级女生的一本手绘诗集,让办公室里的老师们都直呼惊艳,纷纷传阅欣赏。“制作一本诗集”是学校四年级语文组布置的一项寒假作业,开学报到当

    2023年04月22 242
  • 形容日落的诗句,落日与黄昏唯美诗句

    描写落日余晖的诗句篇1轻舟静卧湖中影,对岸曲堤柳树群。落日余晖临水动,黄昏迟暮远山寻。薄烟深处归村路,古渡前头入夜云。昨月相思随梦去,繁星又起为识君。一抹夕阳辉彩红,丹涂山水画图中。立岩松柏归鸣鹤,

    2023年05月23 213
  • 关于写景的诗句,10首绝美古诗写景

    10首绝美古诗写景,炎热将去,清风已来!尽管蝉还在鸣叫,天气还是很炎热,但风却悄悄地在叶子上刻下了秋的印记。立秋已过,真正凉爽的秋天还会远吗?岁月匆匆去倏然又惊秋,十首有关早秋的诗词,欣赏早秋时的风景

    2023年05月31 229
  • 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

    北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国粹君说:前两句俯仰古今,写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前后相互映照,格外

    2023年05月08 299
  • 穷不可怕下一句是什么,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

    1、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我穷还问我借钱!2、有棱有角的害处是,别人啃起你来十分方便。穷,意味着买不起自己想买的东西,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穷则思变,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习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进而

    2023年04月17 265
  • 诗歌元曲等级,宋词元曲属于诗歌吗

    真正要做比较的话,元曲中的散曲和现代歌词可能更有可比性。宋词脱胎于诗,是诗歌雅化之后的民间音乐替代品。也就是说从这一点上来说,宋词和现在的歌词是一样的,前期都是用于民间演唱。只是随着后期大量高层文人介

    2023年04月19 259
  • 关于春蚕的诗句,《春蚕》古诗

    小满已至,古时的人们会有许多的活动来迎接小满的到来,但是你知道小满时节有哪些习俗吗?“小满祈蚕神”是小满的传统习俗之一,在江南各地曾风行一时。然而,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这些古老的农耕习俗

    2023年05月20 223
  • 爱祖国的诗句,爱国情怀20首古诗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她73岁的华诞在这欢乐时刻借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寄托炎黄子孙的无限深情表达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美好祝愿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些熟悉的诗词共迎国庆祝福祖国!爱国诗句(共90句)1.秦时明

    2023年05月03 308
  • 旧瓶装新酒下一句,旧瓶装新酒比喻什么

    今年春节,姜昆时隔数年后再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也以72岁的年纪成为春晚年龄最大的相声演员,超过1985年春晚时年71岁的马三立。这段由姜昆和戴志诚表演的《欢乐方言》关注度很高,一些曲艺专家从

    2023年05月03 234
  • 鼓励的诗句,鼓励的诗句古诗

    插画师|正版的青团子诗词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1、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释义: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2、

    2023年05月01 237
  • 含蓄表达爱意的诗句,特别隐晦的表白

    古人表达爱慕之情含蓄而婉转热情而克制一起来感受一下《越人歌》先秦·佚名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023年05月14 232
  • 天南地北谁最美下一句,天南地北下一句搞笑

    姓名:刘亚楠网民:刘大美人出生年月:1992年10月14日出生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粉丝量:2470W刘大美人真名刘亚楠,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曾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早年曾经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后来

    2023年04月10 23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