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唐诗诗句,古诗《蝉》的诗句

古诗《蝉》的诗句,咏物诗是诗歌的一种类别,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以咏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心境,是咏物诗的特点。在唐诗中,有三首著名的“咏蝉诗”,被称

古诗《蝉》的诗句,咏物诗是诗歌的一种类别,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以咏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心境,是咏物诗的特点。

在唐诗中,有三首著名的“咏蝉诗”,被称为“咏蝉三绝”,就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

有人说,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这三首“咏蝉”诗各有千秋,一直为后世所称道,是咏物诗的杰作。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唐 卢仝《新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唐诗诗句

这是一首蒙难时的感慨诗作。

这首《在狱咏蝉》是唐诗中的名篇。是骆宾王在狱中所作。

唐高宗仪凤年间 ,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在蒙难时,骆宾王以蝉比兴,以蝉比喻自己。露重,蝉翅轻,无法高飞;风多风大,难保自身芳香。

没有人知道我像蝉一样高洁清廉的品行,谁会为我表白我清白的内心呢?

人生,总有一个时刻是孤独的,孤独承受着人生的苦难与悲戚。可人总是要有一点坚持的,只要认为这件事值得坚持,那么,受点磨难,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心中自坦荡清白,如此,足矣。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一首自明心志的诗。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虞世南是唐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博学多才、耿直高洁,常与唐太宗讨论历代政治得失。唐太宗因此称赞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唐太宗还夸赞他: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

关于描写蝉的诗句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

就算是这样,虞世南也从不骄傲,从不以鲲鹏自居,而以小小的蝉来类比自己,可见其胸中格局。

《蝉》【作者】虞世南【朝代】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话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

冰心有一句小诗:墙角的花儿,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 小了。

心地宽大,天地自然大,心胸不能放开阔,只能看见自己身边有限的天地,那自然小了!当我们自大时,看到的只有自己,当我们自谦时,会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虞世南就是如此。

古诗《蝉》的诗句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居所、鸣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是诗人怀才不遇,而作的“牢骚语”。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话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这首咏蝉诗,诗人抓住蝉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情思,“为情而造文”。诗中的蝉,也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

此句寓意诗人自己品性高洁,因此像蝉一样,难以饱腹 ,发出怨恨的声音。

官职卑微,四处飘泊,而故乡的田园却已荒芜。烦请你用鸣叫之声给我敲响警钟,我的家境同样贫寒而又凄清。

诗人,以蝉起,以蝉结尾,句句说蝉,句句影射自己。

如果保持高洁的品性,自己的仕途无望,你还会继续坚持吗?人生中,我们都在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选择,选择了这一样,就要放弃那一样。李商隐选择了坚持品德,你呢?

你怎么看呢?

上一篇 2023年04月11 05:47
下一篇 2023年05月30 11:27

相关推荐

  • 元曲村居生活,村居抓住什么生活场景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2 282
  • 写给情人的诗句

    念一个人,可以安静着不语。没有消息时,也只是坐在暗夜里。不问年华几许,不问寒凉几许。当夜晚的风吹过后。便会听见,有相思散落了一地。相思,是诗人爱写的题材之一,许多诗人都写过相思的佳作。那抓人的情感,让

    2023年06月05 267
  • 水仙子元曲描写手法,描写冬天的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2023年04月10 286
  • 和诗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和诗

    了解诗词和诗词的差异。一、诗词,所属的文学形式分类为韵文,与其他文学体裁(如小说、散文等)最显著的区别是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优美的韵律。那么它的节奏和韵律是怎么产生的呢?想明白这一点我们先必须了解韵和平

    2023年05月15 283
  • 驱鸡上树木下一句,驱鸡上树木

    一、写景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

    2023年06月06 212
  • 风雨的诗句,描写风雨的著名诗句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4.山下

    2023年05月11 225
  • 致青春我喜欢你下一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句子我喜欢你

    那些遥远,而明媚的青春年华,也已在泛黄褪色的记忆里,慢慢枯萎。那个人,是否还会在原来的地方等你。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你心中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人,他离开后,生活还在继续,他留下的痕迹,被平淡的日子逐渐抹

    2023年06月05 267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下一句,一日看尽长安花指什么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都有着经世致用的思想,所谓“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也有的人高尚一点,希望“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当理想有望实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写诗表达内心的激动情感。不过可惜的是,大多数情况下,

    2023年05月30 276
  • 千丝万缕下一句,千丝万缕情感的诗句

    风月重楼,锁不住旧人泪流残宵,青山郭外,可留得时花润色三春?残墨泼染不了晴川,杏林浮烟困了春倦!云雨栽桃花,丹溪留顾影,露映千般红,霞生万种情!是谁!执手含媚羞生五色云,多少,胸中锦绣,终究,临摹不了

    2023年05月21 271
  • 兄弟的诗句,表达兄弟情义的诗句

    一、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出自先秦《毛诗·小雅·常棣》。水鸟困于原野上,表达兄弟情义的诗句,兄弟有难急相救。这句话以水鸟受困比喻兄弟有难,强调了兄弟急难时候互相救援的手足亲情。二、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2023年05月23 303
  • 瀑布的诗句,一山一水一风景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唐代·张九龄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

    2023年05月03 247
  • 梁山伯的军师下一句,梁博山的军师下一句

    小学语文积累:一至六年级日积月累汇总成语格言1、有志者事竟成。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5、言必信

    2023年05月29 26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