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下问者自满的下一句,知不足者好问耻下问者自满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得益。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

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得益。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3.言必信,行必果。

【译文】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4.毋意,毋必,毋因,毋我。

——《论语》

【译文】不任性,不死板,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不足者好学,下一句是:耻下问者自满。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的意思是:知道自己不足的人谦逊好学,以向别人请教为耻的人骄傲自满。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还不够,那就是会继续有向学的欲望和动力;如果以向不如。

——《论语》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选取他的优点学习,对他的缺点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文】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问题。小人常常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文】君子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8.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文】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9.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文】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10.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文】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11.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2.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知不足者好学”下一句:耻下问者自满。全文: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释义:知道自己不足的人谦逊好学,以向别人请教为耻的人骄傲自满。出处:《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文】千里大堤,知不足者好问耻下问者自满,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1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1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文】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于行为有利。

1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1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文】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增广贤文》

【译文】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9.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文】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耻下问者自满的下一句

——朱熹

【译文】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文】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文】不积累一步半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文】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01 耻下问者自满 知不足者好学,下一句是:耻下问者自满。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的意思是:知道自己不足的人谦逊好学,以向别人请教为耻的人骄傲自满。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还不够,那就是会继续有向学的欲望和。

2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文】在强者中间还有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夸耀自己。

2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耻下问者自满,用括号里的字拟下联(足 不 学 知者好)。上联:耻下问着自满,下联:知不足者好学。

——《礼记·学记》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文】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耻下问者自满的下一句

2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文】知道自己不足的人爱学习,以请教别人为耻的人自满自足。

30.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译文】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上一篇 2023年05月26 14:09
下一篇 2023年04月12 14:38

相关推荐

  • 缘的诗句,缘的禅意诗句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与你有缘的人不用求,不用留缘来了,挡不住!就像远在千里,注定会相遇;就像擦肩无数,注定会停留。缘分,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与你有缘的人,你

    2023年04月24 237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全诗,公鹅叫声mp3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句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

    2023年04月23 233
  • 思而不学则殆上一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释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思而不学则殆上一句:学而不思则罔。2、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

    2023年06月06 294
  • 元曲精选图片背景图动漫,动漫背景图

    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喜爱穿戴汉服等传统服饰,在一定范围形成新的“古风”时尚。稍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活跃于当代中国年轻人感兴趣的诸多领域,包括音乐、网络文学、服饰、动漫、影视剧、纪录片、

    2023年04月12 254
  • 形容人多的诗句,形容人密集的诗词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2.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二首》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四丶宋·刘过《唐多令·

    2023年06月05 272
  • 相顾无相识下一句,人归暮雪时上一句是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首联“望”字点题,“东皋”交代地点,人归暮雪时上一句是,“薄暮”交代时间。“徙倚”二字表现了作者百无聊赖的孤

    2023年05月03 230
  • 元曲名句摘抄文章赏析题,名人名句优美句子摘抄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11 297
  • 风雨送春归全诗,风雨送春归电视剧免费观看高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来是《咏梅》这首古诗的其中两句诗词,描写了风雨飞雪的一个场景和具体形态。词语的正确使用,对诗词的有效意境表达,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词语的正确

    2023年05月10 282
  • 暗示友谊破裂的诗句,暗示友谊走到尽头的诗句

    友情是金子,友情不像铁,越练,越氧化,最后化成一缕轻烟。它像块金子,越练,越纯,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今天小编带来暗示友谊破裂的句子,一起来看看吧!1】、“永远是朋友”,往往却变得再无任何交集。2】、

    2023年04月16 254
  • 关于植物的诗句,植物的古诗大全300首小学

    春风融融,新绿初绽,春花渐开,一年的植树节又悄然而至!植下一棵树,收获万点绿。我国自古以来便重视植树种花,关于种花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正值3.12植树节,植物的古诗大全300首小学,让我们一同品读古人

    2023年05月19 307
  • 巨友吊缠腰下一句,巨友

    第一次发文各位段友顶一下段友出征,寸草不生。啤酒小龙虾,巨友是一家。内涵路,段友情,人未尽,杯莫停。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最经典的一句呢宝塔镇河妖,蘑菇放辣椒---是不是很搞笑河妖用大招,二楼弯下

    2023年05月26 271
  • 睡莲诗句,一叶一浮萍,一梦一睡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描写采莲女子融入绿色的荷池。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睡莲和荷花都统称为

    2023年05月29 2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