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的诗句,阳关的七绝诗

王维十七岁已经名动长安,我十九岁才第一次读到他的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时还没有喝过酒,也不知道阳关在哪里,但心底却暗暗滋生了“西出阳关走一遭”的梦想。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

王维十七岁已经名动长安,我十九岁才第一次读到他的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那时还没有喝过酒,也不知道阳关在哪里,但心底却暗暗滋生了“西出阳关走一遭”的梦想。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一曲肠千断。—— 唐 冯延巳 《鹊踏枝·几度凤楼同饮宴》千万遍阳关。——宋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一曲阳关情几许。——宋 苏轼 《渔家傲·一曲阳。

随着年龄渐渐长大,尝过酒的滋味,走过家乡以外更多地方,这个梦想也渐渐清晰。也开始陆陆续续做了许多功课:唐诗中渭城的地点,阳关的七绝诗,查阅到了;阳关的地址和图片也搜集到了;唐代西出阳关的路线,也大致搞得七七八八了。但几次筹划,都未成行。一次已经出发上路,又因故中断。

阳关以西的地方我倒是去过不少,新疆、青海、西藏都去过,也去过几次敦煌,但没有去敦煌附近的阳关。因为我要留下“阳关”,留待从渭城开始一路西行再见它。

2021年春天,我终于从西安出发 ,踏上西出阳关之路。我们特别到当年的渭城,煞有介事地折柳告别长安,登车西行。

古时候走出阳关,有两条线路,一条是走凤翔、陇州、秦州、渭州、临州、兰州、凉州,再往西走甘州、肃州、瓜州、沙州,西出阳关。另一条是走邠州、泾州、原州、会州、凉州,再往西走甘州、肃州、瓜州、沙州,西出阳关。

我选择的路线是邠州、泾州、原州、会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阳关。因为王维当年出使塞上凉州,就走的这条路线。

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杨柳枝头,鹅黄嫩绿,路旁的各类野花摇曳闪过。我们坐着汽车,奔驰在高速路上,想象当年的王维“单车欲问边”是个什么速度?看到的风景是否也如此这般?那个被王维送别的元二,是坐车还是骑马?田陌上曾经的古道,可有他们朦胧的身影?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两个多小时,我们到达邠州 。现在这里是陕西彬州市。最早这里是古代的豳(bin)国,《诗经·豳风》就是记载周人在这里开拓生活的故事。由于“豳”和“幽”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唐开元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25年,改为邠州。1961年改为彬县,2018年改为彬州市。

汉唐建都长安时,邠州为军事战略要地,邠州·萧关道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干道,军事作用突出。

邠州有两个唐代的遗存古迹,一个是大佛寺,在现在的彬州市;一个是昭仁寺,在现在的长武县。两者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创建。也都和一场大的战争有关。

唐太宗李世民还是秦王时,领兵在这一带打败盘踞陇东地区的割据势力薛举父子,扫除了唐王朝的心腹大患。为了超度阵亡将士亡灵,李世民于武德元年,修建大佛寺。贞观二年,已是唐太宗的李世民,诏令在此为自己打败的薛举建立昭仁寺,让死者往生,为生者祈福。

大佛寺依山而建,佛窟众多,主窟里的大佛至今保存完好。高20米的大佛,威仪堂堂,金装闪闪,据说是依据唐太宗李世民的象貌塑造。

离开邠州,一路向西,路上看到梨花朵朵,想起清代的谭嗣同去甘肃看望父亲经过这里时,所写一首诗: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蹊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下午我们到达甘肃的泾川县,也就是古代的泾州。

我问起王维在此有无历史遗迹或者传说,当地人说只知道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婚礼在泾州城内举行,还写了千古名诗《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当晚,我们夜宿平凉,吃了据说最正宗的“牛肉面”。大铁锅炖肉,大笊篱捞肉,大碗吃面,大块吃肉,满头冒汗,满嘴流油,人人都似梁山好汉般吃相彪悍。

平凉市历史悠久,境内有许多古代的遗迹。平凉人自己说,他们这里吹过的风都是文化 ,踩过的地全是历史。平凉的崆峒山是中华道教第一山、平凉的古成纪是人文始祖伏羲氏诞生地、平凉的回中宫是天下王母第一宫、平凉的古灵台是神州祭灵第一台、平凉的莲花台是秦皇祭天第一坛。

1.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饮席戏赠同舍》唐. 李商隐2.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答苏六》唐. 白居易3.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畴昔篇》唐. 骆宾王4.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出平凉一路狂奔,沿途都是春耕景象,西北的旷野,次第展现于眼前。如今在高速路上奔跑,尚有地老天荒、寂寞难耐之感,可见当年王维、元二他们的单车西行,又是何其艰难。

宁夏固原,也就是唐代的原州,我们到达时,已是艳阳高照的午后。在六盘山下,我们找到了遗址上新建的萧关。

古代关中地区有四大雄关,“东函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因萧关位于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所以唐代又称这段丝绸之路为“萧关道”。萧关也被称为“北出长安第一关”。

爬上重修的萧关关楼、甬道、瞭望塔,确实能感受到此地控制要道、震慑四方的绝佳位置。曾有人描述说“萧关是一种地名,萧关是一种形态,萧关是一种情节,萧关是一个变数,萧关是一个随着朝代的变化和防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战争防御带”。

诗句: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释义: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

关楼的墙壁上刻画有王维的《使至塞上》,还有王昌龄、岑参等人的诗歌。我们在此逗留磐桓很久,畅想当年王维一路跋涉到此,“萧关逢候骑”,那是一种什么心情?苍凉中的欣喜?还是孤独中的温暖?当晚是否就投诉在萧关的驿站?那首《使至塞上》是否就像毕宝魁教授说的,写于萧关驿站的夜里?

唐代时的会州,就是现在白银的靖远、景泰一带,辖境大约就是靖远、景泰、会宁及宁夏海原等县域。从萧关西行我们夜宿景泰,找当地文化馆的人员聊天。他们说这里当年是西戎、匈奴、吐蕃交替控制,西汉时才纳入中原版图,一直是胡汉杂居之地,也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河西走廊东端门户。

县文化馆的专家陪我们到离景泰县城不远的索桥古渡遗址。这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个重要黄河渡口。渡口横跨景泰和靖远两县,始建于汉唐。唐代往返西域,大多要从此过河。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就是在景泰一带遇到匈奴人的骑兵被捕获,押送单于。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就是从索桥古渡过黄河前往乌孙、大宛、康居、大夏等地。据专家黄兆宏考察,当年霍去病大军西征也是从这里渡过黄河,发起河西大战,打败匈奴,将河西地区纳入中原版图。

我问当地文化馆同志,王维当年出使凉州路过这里,有无记载?他们说没有记载,也没有遗迹,连传说也没有。

在索桥渡一个高20多米的台地上,有明代遗存的索桥堡遗址,残垣断壁中还能辨认出院落、店铺、门楼等。城外残存有“将军柱”台基、瞭望哨所、庙宇、旗墩、烽燧等遗址。

阳关的诗句

索桥古渡黄河下游300米处,是明代长城的起始之处,残存的明长城隐约可见。黄河、长城、古渡在此融为一体,也使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在此交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离开会州,我们往凉州奔去。途经宁夏中卫的沙坡头,看到茫茫沙漠,看到弯弯黄河,也看到王维捻须持笔、凝望远方的雕塑。许多游客簇拥着王维的塑像合影,有好事者在旁大喊,用手握着王维的笔,你就会成为伟大诗人。

其实王维当年路过沙坡头,极有可能看到这种景色,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综合一路所见景色,加以艺术概括提炼而成,并非就是此地亲眼所见的实景。

1.关于"阳关"或"玉门关"的诗句有哪些 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塞上 胡宿 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 契利请盟金匕酒, 将军归卧玉门关。云沈老上妖氛断,雪照回中探骑。

第四天我们到达武威,也就是唐代的凉州。。这里是当年河西节度使所在,也是王维代表皇帝宣慰军功的地点。王维留在河西节度使府任判官一年,足迹遍布河西节度使管辖的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

我们进城就直接前去武威市博物馆看历史文物。武威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戎、崔、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武功军威”而命名此地为“武威”。汉唐之际,凉州是仅次于长安的最大古城,也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著名的凉州词、西凉乐、西凉伎都曾在这里形成和发展。这里还一度成为我国北方佛教中心。

可惜王维出使此地的文物记载、历史遗迹,几乎没有。询问当地文化界人士,有没有专门研究或者熟悉王维在凉州这一段历史的人,他们只是摇头。问询唐代的河西节度府遗址在哪里?也没有准确地方。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马踏飞燕”、西夏碑、天梯山石窟等。我们到重建的武威城楼留驻片刻,畅想当年王维伴随崔希逸在凉州城外查访军情、指挥作战的情景;猜想他当年考察民情、熟悉风俗,写下“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的场景。

从武威出发往张掖,一路可见莽莽苍苍的祁连山,山头上白雪皑皑,与瓦蓝的天空相接,分不清是白云还是积雪。一路上,看到许多汉长城遗址、明长城遗址,尤其是金昌一带,夯土铸就的长城在戈壁大漠绵延不绝,使人仿佛穿越到汉唐。汉长城遗址,主要是壕沟,断断续续大约五十几公里,偶有烽燧,高大约五米多,黄沙土夯筑,覆斗形状,在荒无人烟的旷野,很扎眼地威武着。连绵八十公里的明长城更是蔚为壮观,撑城、女儿墙、墩院、旗墩、烽燧等形制几乎完整保存。

最初兴奋地不断停车拍摄,后来看到的长征越来越多、越来越完整,我们只好坐在车上一路边看、边沉思、边感慨。王维早年写的《燕支行》,正面描写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就发生在这里的山丹县一带,“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这慷慨悲壮、杀声震天的诗句,仿佛复活在苍茫辽阔的长城内外,车窗外狂风怒号,好似战鼓声混合着马蹄声。

张掖古称甘州,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是内地与西域通使和商贸的中介。唐代时,河西一带国际贸易地位达到高峰,甘州成为商品贸易的集散地和文化交流的汇聚点。隋代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亲自西巡张掖,在此会见西域27国的国王和使者,展现大国外交风范。唐代唐玄宗的代表作《霓裳羽衣舞曲》,就是根据甘州的《波罗门佛曲》改编创作。《甘州破》《甘州子》《八声甘州》《甘州曲》等词牌、曲牌流传到长安,成为唐代教坊大曲,领一时风骚。

王维的《出塞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写的就是当年甘州居延的一场大战役。

从西安出发,兜兜转转,七天行程3000多公里,我们一路过萧关、嘉峪关、玉门关,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阳关。

阳关,位于敦煌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如今已是一个热闹的景区。我们赶到时,只见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着乌泱泱的游人,古时“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荒凉、凄婉,在此荡然无存。昔日的阳关城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登上墩墩山,近距离观察风雕雨饰的烽燧,能隐隐感受到远古的苍凉雄奇。在此放眼四望,只见周边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景区新建的关楼旁,矗立着高大的王维塑像,他手握酒樽似乎正在吟诵那千古名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史料记载,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始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自汉至唐,一直是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历代王朝都是派强将、携重兵把守。尤其是阳关在古代水源充足,是戈壁沙漠中一块硕大的绿洲盆地,出阳关通西域,入阳关到中原,这里是最佳选择。

站在王维塑像前,我回望夕阳下的阳关烽燧,不觉眼睛有些潮热,古往今来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戍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从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翘首阳关,写下不朽诗篇。王维当年送别的那个出使安西的元二,是否从此出关?是否顺利到达安西?据说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 那个元二是否也从安西由此返回中原?他和王维再次把酒言欢了吗?

望着王维塑像,我问敦煌当地人,王维来过阳关吗?她们笑答,真没有来过。那为什么单单塑造了他的塑像?答曰:因为大家都是因为他那首诗才知道阳关,他可以说是阳关的最佳代言人。

诚哉斯言。

上一篇 2023年06月04 19:30
下一篇 2023年05月24 10:13

相关推荐

  • 最短元曲小令大全,元曲小令大全

    这首元曲小令,打败唐诗宋词,28个字,写出了秋天的灵魂秋天是一个思念伤感的季节,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写过秋天的诗词。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激昂向上,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新

    2023年04月14 279
  • 别来无恙下一句怎么接,别来无恙怎么高情商回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郝思斯开栏的话好久不见,别来无恙,下一句可以说来日方长,平安康泰。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常用在久别重逢或者作别后联系的情景,意思是两个人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在没有见面的这段时间里是否安

    2023年05月20 216
  • 元曲详解十四,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吉凶详解

    65.[南吕]四块玉-恬退马致远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66.[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

    2023年04月19 213
  • 带倩的诗句,带倩字的美好诗句

    卷一、【1—240首】已刊发241.《踏莎行·春暮》宋代·寇准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宋

    2023年05月26 310
  • 自己写现代诗怎么写,诗歌《生命》泰戈尔

    ​现在的温度是恒温​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因为既不冷也不热辛苦了一天终于下班在路灯的照耀下逐步前行影子也在地上跟着移动自创现代诗如下:1、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2、小

    2023年06月05 237
  • 赞美肉肉植物的诗句,赞美肉肉花植物的美句

    欢迎来到“多肉教授”,我们会每天分享一点多肉养护小方法,小知识,喜欢多肉的朋友请点“关注”,让我们一起在养多肉的道路上成长…生活中喜欢养多肉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家里养点多肉,来美化生活,增加趣味。多肉

    2023年05月01 207
  •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上一句话,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上一句是什么

    生子当如孙仲谋,前面还有一句,后人再续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读过中学语文的,大都知道这句话,主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有“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在历史上,

    2023年04月22 265
  • 元曲作家及相关作品,四大元曲家及作品

    双调·拨不断元代:马致远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桥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元代:马致远惜春夺残造化功,占断繁华富,芳名喧上苑,和气满皇都。论春秀

    2023年04月10 274
  • 描写风雨的诗句,描写风雨的著名诗句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4.山下

    2023年04月25 220
  • 舍生取义的诗句,有关舍生取义的古诗名句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有关舍生取义的古诗名句,一共写了五位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然而前四位刺客,太史公都是寥寥数语带过,刺秦失败的荆轲反而用了最多的笔墨。太史公为什么着重描

    2023年04月19 249
  • 七夕节的诗句古诗,关于七夕古诗大全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七夕节。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七夕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关于七夕古诗大全,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古时,在

    2023年05月15 254
  • 关于思念友人的诗句,描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古诗

    相思,多指男女之间互相思慕爱恋。古往今来,讲相思的爱情诗词数不胜数。其实,相思,除了形容爱情,还可以形容友情或不舍之情。今天,推荐9首相思诗,深情无限,讲的却不是爱情。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

    2023年05月21 27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