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的诗句,夸奖河豚鲜美的诗句

夸奖河豚鲜美的诗句,秋冬季节,水落石出,鱼类不得不蛰伏于深水区。一元复始,春江水暖,汛期如期而至,蛰伏了一冬的鱼类便活跃起来,开始了新一轮洄游。在溯流而上的鱼类中,也包括了河豚。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

夸奖河豚鲜美的诗句,秋冬季节,水落石出,鱼类不得不蛰伏于深水区。一元复始,春江水暖,汛期如期而至,蛰伏了一冬的鱼类便活跃起来,开始了新一轮洄游。

在溯流而上的鱼类中,也包括了河豚。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中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题画诗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入乎画面之内,又出乎画面之外,无愧为名家名作。

16、河豚挟鸩毒(宋·辛弃疾·《蒌蒿宜作河豚羹》)

河豚溯流而上,其出发点在哪里呢?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河豚出于海”;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说:“水之咸淡相交处产河豚。”根据这两则记载,大致可以推断出河豚溯流而上的出发点是江海交接处。其运行的轨迹,大致上是“初与潮俱上,至春深,其类稍流入于江。”终点虽然不具体,但最远可以到达长江中游武汉地区的水域。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持问南方人,。

《诗经·采薇》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所谓“杨柳”,不是指杨与柳,而是指蒲柳。南宋周承勋说“河豚本自食杨花”,这里的“杨花”,指的就是柳絮。柳树性喜潮湿,根系发达,有利于水土保护,所以多种植在江河岸边。一旦柳絮飘零,有相当一部分就落到了水面上,成了河豚的美食。不过唐人韩偓曾指出“柳絮盖溪鱼正肥”,似乎食柳絮是鱼儿的普遍习性,非独河豚为然。

那么,河豚独爱吃什么呢?清人黎简曾指出:“河豚春暖食芦芽。”这样看来,苏轼的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可以理解为沼泽中长满了蒌蒿和芦芽,春天水涨,河豚便溯流而上觅食来了。其中一个“欲”字,就表明了河豚与蒌蒿、芦芽之间是息息相关、密切呼应的。理想的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它们之间隐约而又真实的内在联系。

河豚的诗句有:尝罢河豚归楫动,韭芽正好河豚肥。河豚的诗句有:食鱼必河豚,清波跃河豚。结构是:河(左右结构)豚(左右结构)。注音是:ㄏㄜ_ㄊㄨㄣ_。词性是:名词。拼音是:hétún。河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

河豚的诗句

这样解释固然有道理,但是这两句诗还有没有别的理解呢?宋人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说:“河豚鱼,水族之奇味也。”“余时守丹阳及宣城,见土人户食之。其烹煮亦无法,但用蒌蒿、荻笋、菘菜三物,云最相宜。”荻与芦同科,这里所谓“荻笋”,指的就是芦芽。之所以用芦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味道鲜美。河豚本有毒,辛弃疾在《蒌蒿宜作河豚羹》一诗中说:“河豚挟鸩毒,杀人一脔足。蒌蒿或济之,赤心置人腹。”这样看来,烹煮河豚时放入蒌蒿,可以起到解毒作用。张耒还说“菘以渗其膏耳”,可见菘菜所起的是吸收河豚膏油的作用。凭借张耒的文字记载,便可以对苏轼这首诗作别样的理解。所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蒌蒿、芦芽刚长出来的季节,吃货们已经在等待河豚来凑成美味大餐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蒌蒿与芦芽便不是河豚所食的对象,而是吃货们烹煮河豚的配料。

河豚长得呆萌,深受人们喜爱,善良的人们对于这种理解未必会认同。谓予不信,我愿再举几个例子作为辅证。元人照鉴说:“毗陵二月柳花天,菘笋河豚已荐筵”;明人徐渭说:“白下酒家檐,河豚荻笋尖”;方于鲁也说:“正值江干春未晚,蒌蒿荻笋煮河豚。”综合几首诗看来,河豚都是被吃的对象,而菘菜、蒌蒿与荻笋则是固定的配菜。需要补充的是,河豚在春江水暖时溯流而上,沿江不同地区的人们食河豚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浙人食河豚始于上元前”,柳絮飘飞时,“江西人始得食”。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

苏轼从惠崇画上看到“蒌蒿满地芦芽短”,就想到“正是河豚欲上时”,其动机不言自明。那么苏轼有没有食河豚的嗜好呢?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说,元祐七年苏轼守扬州,“河豚出时,每日食之”,对于河豚之毒“了无所觉,但爱其珍美而已”。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说:“东坡先生在资善堂与人谈河豚之美,云:‘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由此可见,苏轼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食河豚的老饕。正因为如此,当他看到画面上的蒌蒿、芦芽,就打破客观叙述的距离控制,不禁联想到做大餐与之标配的河豚,便一点也不奇怪了。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9日16版)

上一篇 2023年04月11 18:58
下一篇 2023年05月26 03:39

相关推荐

  •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下一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意思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意思,最近爆火的电视剧《人世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更看到了善良正直、有情有义、坚韧担当的中国人形象。最近爆火的电视剧《人世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的奋斗、

    2023年05月23 277
  • 最经典的元曲视频,最经典的元曲

    一、关汉卿(金末(1234年前)-(1297—1307)期间)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代表作品很多在杂剧上的成就很高。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0多种杂剧,至今保存的有18种。其中比较知名的

    2023年04月10 225
  • 赞美老师工作的诗句,赞美老师辛苦的诗句

    【上蔡诗韵】微刊(2021)012期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尊师重教坚强国基一一上蔡县诗词学会庆祝第37个教师节诗词作品金秋九月,硕果盈枝。为热烈庆祝第37个教师节,《上蔡诗韵》编辑部收到了一大批诗词作品,现

    2023年06月03 242
  •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上一句,激励人拼搏奋斗的诗句

    上下五千年华夏史,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中华民族在这片土地以执着与奋斗为笔墨,激励人拼搏奋斗的诗句,书写了一次次脱胎换骨般的奇迹史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新中

    2023年04月24 307
  • 写月亮的诗句古诗,描写月亮的唯美诗句

    静谧的冬夜,描写月亮的唯美诗句,北风带来了阵阵的寒意,山川、河流、树林......,一切都浸润在月光之下,让天地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情趣。月色如此美丽,切莫浪费冬夜美好时光,十首月夜的诗词,欣赏冬天最

    2023年05月01 260
  • 现代爱国诗句,现代爱国诗10首

    更多精彩,敬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日一首古诗词(mrysgsc)”1、《我爱这片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1.我爱祖

    2023年06月06 299
  • 元曲中的大曲是指哪一曲,四大元曲家是指的是

    四大元曲家是指的是,平时我们在阅读中国传统文学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看唐诗和宋词,说起元曲,我们通常会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分为

    2023年04月19 213
  • 疾风知劲草的下一句,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霜

    患难显真情,烈火识真金;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日久见人心,顾名思义,疾风知劲草,岁寒识松霜,“日久”的意思就是说日子久了。这日子久了,狐狸夹起来的尾巴就露出来了,南郭先生也无法再滥竽充数了,孝子也会

    2023年05月14 268
  • 带六字的诗句,带六诗句有哪些

    1、古木阴阴六月凉,幽花藉藉四时香。——裘万顷《次余仲庸松风阁韵十九首其三》2、初稼新逢六月雪,厄杨仍发一年枝。——刘振美《无题》3、漫说天飞六月霜,珠沉玉碎不须伤。——柳亚子《吊鉴湖秋女士》江雨霏霏

    2023年04月19 252
  • 含雁字的诗句,含有雁字的诗句小学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____佚名《采薇》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____杨炯《从军行》1、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2、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2023年05月11 242
  •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蕴含新旧交替哲理的诗句

    禅中有境界,诗中有人生。人生就像一本书,历来古人已有翻阅,各有参透与领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藏。下面这十五首经典诗句,讲尽了人生道理与真谛,每一句都值得细细品味。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3年05月20 231
  • 百川东到海全诗,唐诗百川东到海

    《别岁》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具体原文如下: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

    2023年05月02 2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