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具体原文如下: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赏析:
2014-02-18 百川东到海,下一句是什么? 25 2017-02-2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全诗 作者 3 2014-05-29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题目是什么 1 2011-06-20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别岁》从别字着眼,十六句,四句一节。第一节用故人之别引出别岁来。故人离别,即使远去千里,唐诗百川东到海,还有再见的机会,但临别时总还有迟迟不忍离别的情意。而“岁”却一去不可复追,临别更应郑重对待,这就说明“别岁”的风俗非常必要。既已点明别岁,本来可以接写风俗,但那样就太平直了,作者却就“岁行那可追”一句逼出下面四句,把惜别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别岁》从别字着眼,十六句,四句一节。第一节用故人之别引出别岁来。故人离别,即使远去千里,还有再见的机会,但临别时总还有迟迟不忍离别的情意。而“岁”却一去不可复追,临别更应郑重对待,这就说明“别岁”的风俗非常必要。既已点明别岁,本来可以接写风俗,但那样就太平直了,作者却就“岁行那可追”一句逼出下面四句,把惜别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出自:《长歌行》两汉:佚名 原文:《长歌行》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