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怜故园菊的下一句,摇怜故园菊的下一句

撰文丨三书一、菊,花之隐逸者也《九日闲居》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撰文丨三书

一、菊,花之隐逸者也

《九日闲居》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从小序来看,此诗可能写于白衣送酒的那天,“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正是当时的场景。

陶渊明爱重九之名,而且举俗爱其名,为什么?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给钟繇的信中说:“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亦称“重九”,取长久之意。

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其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据《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载:“

(九月)

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到了西汉,便有了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登高祈福等求寿之俗,又承先秦庆丰收之义而有“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等活动。

关于菊花酒的釀法,汉代《西京杂记》中说:“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或许因为酒常不足,陶渊明的喝法却是直接将菊花浮于酒上。

满园菊花盛开,香气袭人,诗人徘徊花丛间,只好空自长叹。没有酒,菊花再好也徒然。没有菊花酒的重阳节,还能叫重阳节吗?能,因为还有诗。

“世短意常多”,五个字把人生说尽了。《古诗十九首》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意思类似。世人都想长寿,摇怜故园菊的下一句,因为人生太短而想做的事又太多。前两句释重阳节求长寿之义。,

“日月依辰至”,不论人世多不多艰,春花秋月轮回不变。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此味当在这些貌似平平淡淡,实则意味深长的句子上揣摩。

下面说到重阳节的天象和物候,都很真切。过了重阳,天气将寒,岁之将暮,让人感觉离死亡又近了一步。陶渊明当时已五十多岁,对于时序流转更加惊心,也更加珍惜这些特别的节日。

菊能延寿,酒以忘忧。奈何身寄蓬庐,空视时运倾?因为无酒,酒杯也为他感到羞耻,菊花开得再好也是浪费。杜甫在《九日寄岑参》诗中有类似的句子:“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那年长安霖雨连下六十多天,杜甫困在家中无法出门而作是诗。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我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但是在这战乱的旅行途中,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

天已经冷了,菊花却开得黄灿灿。也许就是从“寒华徒自荣”,陶渊明获得了某种启悟,所以后四句忽然一转,由前面的无酒可饮空负佳节的叹息,翻为“缅焉起深情”。对人生的深情,对人世的大悲心,促成最后对人生意义的反问。

应傍战场开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饮菊花酒并非陶渊明的发明,但菊花经由他而变成隐士的象征,并在后世文人中广为流行。直至今日,除了陶渊明的菊花,诗人们可曾见过别的菊花?

遥怜故园菊的下一句

唐寅《东篱赏菊图》

二、无人送酒,奈菊花何?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王绩的诗朴素真率,意趣悠长,比如那首《秋夜喜遇秋员外》:“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锄完豆地割了黍归,正好友人来访,秋月满、夜萤飞,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此刻的快乐更纯粹!

“忽见黄花吐”,看见菊花开,才惊觉又到重阳节。山崖水畔菊花开遍,东皋子不觉采菊盈把,一时怅然,此情此景宛若陶渊明。可惜“无人送酒来”,他自嘲比陶渊明还要寂寞呢。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小贴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解】: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2、歧王:唐玄宗的。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也有一首《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王勃在此反弹琵琶,不说无人送酒,却说家家门前开有菊花,纵然有人来送酒,哪一家才是陶家呢?此诗别出新意,暗含微讽,诗人感慨像陶渊明那样高洁的人,如今恐怕很难找了。

张大千《渊明赏菊图》

三、烛菊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此诗附有一句小序:“时未收长安”,可知作于安史之乱期间。题目《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即行军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思念长安故园。

国都被异族攻陷,诗人在行军途中,逢重阳节,心情之悲恸,绝非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可比拟。作为重阳节思亲的名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浑然天成,句句关心,在外漂泊的游子,每个人都能在诗中读到自己。这种思亲的心情哀而不伤,或许还隐隐地有些甜蜜。

岑参心情恐怕“悲恸”二字也不足以形容,仅看题目已使人泪下。每逢佳节倍思亲,那还是和平年代,想家而已。战争期间,国难当头,家家离散,一身更如雨萍风絮,随战事进退而生死浮沉。岑参是河南南阳人,久居长安故称“故园”。他在此想的不仅是家,还有故园平静的生活,更有对都城长安的忧心。

“强欲登高去”,重阳登高是习俗,习俗是民族的记忆,生活的延续。但岑参可能更想登高望远,看看周遭还在的山河,遥想胡人铁蹄下的长安。“强欲”是没有心情过节,也是悲恸太重而登高很难。时难年荒,有几人还在过重阳节,又有谁还会来送酒呢。

“强欲”写出了心情的沉重,但还不能叫人感到具体的悲痛。后两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和登高都应时令,也有更深层的意味。战争对生活的践踏,由菊傍战场开可以触目惊心。一个细节就呈现出战争的邪恶。当然,如果调换视角,我们也可以说,战争也不能阻止菊花开在故园。菊花与战争构成倒影,仿佛生与死的辩证。

一个宏大复杂的主题,岑参以二十个字括尽,功力可见。

蒋兆和《陶翁赏菊图》

四、结根失所的甘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时未收长安。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白话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公元754年,42岁的杜甫困居长安,重阳节这天,庭前的甘菊花蕊尚青。错过了重阳节的菊花,还能叫菊花吗?

《叹庭前甘菊花》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杜甫虽然被后世封为“诗圣”,但他对生活中的细锁之物体贴入微,感觉亲切而幽默,即使纪行诗也很接地气,全自一片真性情中流出。

三四两句诠释了什么叫“明日黄花”。重阳节过完,曲终人散,菊花也就退场了。你迟到了,烂漫给谁看呢?!

这首诗一读就懂,读到最后两句,也容易猜出杜甫在以菊自况。看到庭前甘菊迟开,他想到自己的命运。来长安快十年了,科举也考了也落第了,《三大礼赋》也献了玄宗也赞了,但什么也没发生,仍旧年复一年,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回看这两句应该也别有所指。我们不妨在今天的语境中比较一下,迟开的甘菊与众芳细琐,二者谁更有美才?甘菊错过了佳节,且重阳一过,冬天速来,很快将会凋零,这不正是杜甫的人生吗?他感觉自己也快要等不起了。

傅抱石《渊明赏菊图》

五、菊花从此不须开

遥怜故园菊下一句: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朝代】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

杜甫当时不知道,命运比他预料的还要可怕。不久之后,安史之乱爆发,他仓皇离开长安,后陷贼为和官,出逃后穿着一双麻鞋,奔走赴肃宗行在,被赐了个“左拾遗”,很快又被贬……如此过山车般过了三年,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西南漂泊,终不得志,直至客死舟中。

《九日五首·之一》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很明显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之作,暮年之音哀以思。此诗作于767年重阳节,杜甫时在夔州三峡。与《登高》

作于同一个秋天。

虽然有酒,但独酌凄凉,且又抱病,因此不喝也罢。“竹叶”指竹叶青酒,不是竹叶,但在文字上却与“菊花”很搭。这两句的对仗法,被称为“真假对”。一个既无分,另一个也不须开了。“菊花从此不须开”,读杜诗不能仅在意他的忧国忧民,也要于他的妩媚可爱处留心。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此情此景,杜甫曾在《春望》中亦有类似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一个是秋天之景,一个是春天之景,而其哀婉沉痛之情,却可称颉颃。战乱,不止是国家破。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五六句声泪俱下。又是殊方,又值日落,又闻猿哭,情何以堪?!《巴东三峡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三峡猿鸣之悲,非暮年流离之人亦闻而下泪。

又见大雁飞来,雁自北方南飞过冬,它们为诗人带来旧国的消息,那里已经是霜降了啊。杜甫实在离别旧国太久,所以一点点物候,也能掀起他海量的情愁。黑猿与白雁,一黑一白,想想画面的色调,那死亡的气氛。

因白雁想到旧国,想到弟妹离散,天各一方不知何往。再放眼滚滚长江,想天下战火不息,自己一身暮年……

平常人已不堪衰老,何况干戈衰谢两相催!重阳登高本为祈福延寿,然而此日诗人独立江上,满目哀伤,寿以何延?寿为何延?

撰文丨三书

校对丨李项玲

上一篇 2023年04月18 14:51
下一篇 2023年05月11 04:38

相关推荐

  • 生活美好的诗句,表达生活美好的现代诗

    苔袁枚〔清代〕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朱敦儒〔宋代〕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

    2023年05月02 271
  • 感慨的诗句

    时光匆匆催人老,感慨岁月催人老的古诗词,珍惜当下!城上初作新亭犹未名也邦人哄然称为三槐殊不宋-吴芾我心只是忆天台,欲去无从首重回。若得此时追五柳,绝胜他日面三槐。年年白发催人老,夜夜青山入梦来。纵有万

    2023年05月29 298
  • 有关哲理的诗句,蕴含哲理的古诗100首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4、人

    2023年04月16 285
  • 生死离别的诗句,缅怀逝去亲人的诗句

    人世间有很多事情皆可人为左右,但唯有生死不能预知。古语说得好:“黄泉路上无老少”,人生就是这样变化无常,让人感到无奈而又悲伤,无论是意外身故还是生老病死,缅怀逝去亲人的诗句,最终让我们都没有办法阻挡和

    2023年05月20 356
  • 有燕的诗句,描写燕子的古诗大全

    导语:燕子学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燕子的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燕子归来依旧忙。——谢克家《忆君王》2、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3、燕子经

    2023年05月15 223
  • 好开头的诗句,好字打头的诗句大全

    满分作文引用诗文美句集锦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好字打头的诗句大全,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中

    2023年05月15 275
  • 数字诗句大全及答案,数字诗句大全500首

    数字诗,顾名思义,即句中带有数字的诗词。历代诗人所写的数字诗在歌行体古诗、绝句、律诗中,均有体现。古诗中数字的出现,单纯来看,是枯燥乏味的,但如果巧妙地运用它,进行加工,嵌入诗歌,结构精巧,也能使诗歌

    2023年05月31 299
  • 锦州莫诗琨的爸爸是谁

    2020年的开学季,的确有些特殊。因为疫情开学而延迟,但我们对祖国的爱,不延迟!“停课不停学”,“教”“学”不延迟!校党委书记张宝利作动员讲话校领导参加线上升旗仪式师生同时参加线上升旗仪式市教育局局长

    2023年04月16 234
  • 才子配佳人下一句,形容两人绝配的句子

    天秤座座和双子座:天秤座的朋友是那种颜值很高的,他们的样貌是天生的美丽,而且天秤座的为人诚恳善良,他们对于自己的爱人也是用心的去照顾的,天秤座的人是那种很小就招人喜爱的星座!而双子座是那种能言善辩的人

    2023年06月01 241
  • 元曲朗诵窦娥冤,窦娥冤朗诵

    元·关汉卿《大德歌·冬-雪纷纷》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注释】①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大德歌:曲牌名,入双调

    2023年04月20 283
  • 三月的诗句,描写阳春三月的优美句子

    阳春三月,是一个美好的时节,描写阳春三月的优美句子,一切都在萌芽中,一切都在希望里。万物被春风唤醒,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游玩、踏春、赏花....阳春三月,十二首春词,迎接美好的春天!春词1.故人西辞黄

    2023年04月22 238
  • 读元曲的感受500字作文,古典文学元曲的认识和理解作文

    从个人不长的元曲习作实践中,以及在学习前人元曲佳作的过程中,我认为,写作元曲,应该认识元曲的一些特点。才能在创作中,有章可循吧。下面,我就分别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相比较而言,曲意单纯、简单、直白,

    2023年04月16 24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