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怜故园菊的下一句,摇怜故园菊的下一句

撰文丨三书一、菊,花之隐逸者也《九日闲居》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撰文丨三书

一、菊,花之隐逸者也

《九日闲居》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从小序来看,此诗可能写于白衣送酒的那天,“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正是当时的场景。

陶渊明爱重九之名,而且举俗爱其名,为什么?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给钟繇的信中说:“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亦称“重九”,取长久之意。

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其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据《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载:“

(九月)

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到了西汉,便有了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登高祈福等求寿之俗,又承先秦庆丰收之义而有“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等活动。

关于菊花酒的釀法,汉代《西京杂记》中说:“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或许因为酒常不足,陶渊明的喝法却是直接将菊花浮于酒上。

满园菊花盛开,香气袭人,诗人徘徊花丛间,只好空自长叹。没有酒,菊花再好也徒然。没有菊花酒的重阳节,还能叫重阳节吗?能,因为还有诗。

“世短意常多”,五个字把人生说尽了。《古诗十九首》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意思类似。世人都想长寿,摇怜故园菊的下一句,因为人生太短而想做的事又太多。前两句释重阳节求长寿之义。,

“日月依辰至”,不论人世多不多艰,春花秋月轮回不变。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此味当在这些貌似平平淡淡,实则意味深长的句子上揣摩。

下面说到重阳节的天象和物候,都很真切。过了重阳,天气将寒,岁之将暮,让人感觉离死亡又近了一步。陶渊明当时已五十多岁,对于时序流转更加惊心,也更加珍惜这些特别的节日。

菊能延寿,酒以忘忧。奈何身寄蓬庐,空视时运倾?因为无酒,酒杯也为他感到羞耻,菊花开得再好也是浪费。杜甫在《九日寄岑参》诗中有类似的句子:“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那年长安霖雨连下六十多天,杜甫困在家中无法出门而作是诗。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我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但是在这战乱的旅行途中,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

天已经冷了,菊花却开得黄灿灿。也许就是从“寒华徒自荣”,陶渊明获得了某种启悟,所以后四句忽然一转,由前面的无酒可饮空负佳节的叹息,翻为“缅焉起深情”。对人生的深情,对人世的大悲心,促成最后对人生意义的反问。

应傍战场开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饮菊花酒并非陶渊明的发明,但菊花经由他而变成隐士的象征,并在后世文人中广为流行。直至今日,除了陶渊明的菊花,诗人们可曾见过别的菊花?

遥怜故园菊的下一句

唐寅《东篱赏菊图》

二、无人送酒,奈菊花何?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王绩的诗朴素真率,意趣悠长,比如那首《秋夜喜遇秋员外》:“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锄完豆地割了黍归,正好友人来访,秋月满、夜萤飞,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此刻的快乐更纯粹!

“忽见黄花吐”,看见菊花开,才惊觉又到重阳节。山崖水畔菊花开遍,东皋子不觉采菊盈把,一时怅然,此情此景宛若陶渊明。可惜“无人送酒来”,他自嘲比陶渊明还要寂寞呢。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小贴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注解】: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2、歧王:唐玄宗的。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也有一首《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王勃在此反弹琵琶,不说无人送酒,却说家家门前开有菊花,纵然有人来送酒,哪一家才是陶家呢?此诗别出新意,暗含微讽,诗人感慨像陶渊明那样高洁的人,如今恐怕很难找了。

张大千《渊明赏菊图》

三、烛菊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此诗附有一句小序:“时未收长安”,可知作于安史之乱期间。题目《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即行军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思念长安故园。

国都被异族攻陷,诗人在行军途中,逢重阳节,心情之悲恸,绝非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可比拟。作为重阳节思亲的名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浑然天成,句句关心,在外漂泊的游子,每个人都能在诗中读到自己。这种思亲的心情哀而不伤,或许还隐隐地有些甜蜜。

岑参心情恐怕“悲恸”二字也不足以形容,仅看题目已使人泪下。每逢佳节倍思亲,那还是和平年代,想家而已。战争期间,国难当头,家家离散,一身更如雨萍风絮,随战事进退而生死浮沉。岑参是河南南阳人,久居长安故称“故园”。他在此想的不仅是家,还有故园平静的生活,更有对都城长安的忧心。

“强欲登高去”,重阳登高是习俗,习俗是民族的记忆,生活的延续。但岑参可能更想登高望远,看看周遭还在的山河,遥想胡人铁蹄下的长安。“强欲”是没有心情过节,也是悲恸太重而登高很难。时难年荒,有几人还在过重阳节,又有谁还会来送酒呢。

“强欲”写出了心情的沉重,但还不能叫人感到具体的悲痛。后两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和登高都应时令,也有更深层的意味。战争对生活的践踏,由菊傍战场开可以触目惊心。一个细节就呈现出战争的邪恶。当然,如果调换视角,我们也可以说,战争也不能阻止菊花开在故园。菊花与战争构成倒影,仿佛生与死的辩证。

一个宏大复杂的主题,岑参以二十个字括尽,功力可见。

蒋兆和《陶翁赏菊图》

四、结根失所的甘菊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时未收长安。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白话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公元754年,42岁的杜甫困居长安,重阳节这天,庭前的甘菊花蕊尚青。错过了重阳节的菊花,还能叫菊花吗?

《叹庭前甘菊花》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杜甫虽然被后世封为“诗圣”,但他对生活中的细锁之物体贴入微,感觉亲切而幽默,即使纪行诗也很接地气,全自一片真性情中流出。

三四两句诠释了什么叫“明日黄花”。重阳节过完,曲终人散,菊花也就退场了。你迟到了,烂漫给谁看呢?!

这首诗一读就懂,读到最后两句,也容易猜出杜甫在以菊自况。看到庭前甘菊迟开,他想到自己的命运。来长安快十年了,科举也考了也落第了,《三大礼赋》也献了玄宗也赞了,但什么也没发生,仍旧年复一年,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回看这两句应该也别有所指。我们不妨在今天的语境中比较一下,迟开的甘菊与众芳细琐,二者谁更有美才?甘菊错过了佳节,且重阳一过,冬天速来,很快将会凋零,这不正是杜甫的人生吗?他感觉自己也快要等不起了。

傅抱石《渊明赏菊图》

五、菊花从此不须开

遥怜故园菊下一句: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朝代】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

杜甫当时不知道,命运比他预料的还要可怕。不久之后,安史之乱爆发,他仓皇离开长安,后陷贼为和官,出逃后穿着一双麻鞋,奔走赴肃宗行在,被赐了个“左拾遗”,很快又被贬……如此过山车般过了三年,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西南漂泊,终不得志,直至客死舟中。

《九日五首·之一》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

很明显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之作,暮年之音哀以思。此诗作于767年重阳节,杜甫时在夔州三峡。与《登高》

作于同一个秋天。

虽然有酒,但独酌凄凉,且又抱病,因此不喝也罢。“竹叶”指竹叶青酒,不是竹叶,但在文字上却与“菊花”很搭。这两句的对仗法,被称为“真假对”。一个既无分,另一个也不须开了。“菊花从此不须开”,读杜诗不能仅在意他的忧国忧民,也要于他的妩媚可爱处留心。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此情此景,杜甫曾在《春望》中亦有类似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然,一个是秋天之景,一个是春天之景,而其哀婉沉痛之情,却可称颉颃。战乱,不止是国家破。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五六句声泪俱下。又是殊方,又值日落,又闻猿哭,情何以堪?!《巴东三峡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三峡猿鸣之悲,非暮年流离之人亦闻而下泪。

又见大雁飞来,雁自北方南飞过冬,它们为诗人带来旧国的消息,那里已经是霜降了啊。杜甫实在离别旧国太久,所以一点点物候,也能掀起他海量的情愁。黑猿与白雁,一黑一白,想想画面的色调,那死亡的气氛。

因白雁想到旧国,想到弟妹离散,天各一方不知何往。再放眼滚滚长江,想天下战火不息,自己一身暮年……

平常人已不堪衰老,何况干戈衰谢两相催!重阳登高本为祈福延寿,然而此日诗人独立江上,满目哀伤,寿以何延?寿为何延?

撰文丨三书

校对丨李项玲

上一篇 2023年05月08 20:57
下一篇 2023年05月02 07:33

相关推荐

  • 关于芙蓉的诗句,芙蓉花最有名的诗句

    芙蓉花最有名的诗句,【唐】韩愈木芙蓉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唐】高蟾下第后上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

    2023年05月18 269
  • 映日荷花别样红上一句,映月荷花别样红上一句上一句

    【每日一习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时引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习近

    2023年04月24 283
  • 有云的诗句,关于云的诗句100首

    古代诗歌中的云,既具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又被诗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关于云的诗句100首,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意蕴。,今天整理了关于云的古诗词名句,赶紧收藏起来吧!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

    2023年05月24 241
  • 醉的诗句唯美,形容酒醉的唯美诗句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爱茶的都很多,他们爱茶至深,还把茶写进了诗里,被人传诵。《一七令·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2023年04月19 314
  • 花中四君子的诗句,花中四君子的诗歌有哪些

    花中四君子,即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其中,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

    2023年05月01 292
  • 稳坐钓鱼台的上一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要说最近一周的“世界头条新闻”,那一定非我们党的二十大莫属。为何整个世界的目光都聚焦这里?因为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正如《今日巴基斯坦》报道,全球将从中共二十大找到希望,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会在世界地缘政

    2023年04月24 298
  • 关于山河的诗句,带有山河的唯美诗句

    插画师|寂阳山之美,或可在古诗词中见其之秀丽,见其之险峻,见其之崎岖……外出旅行,总免不了观山峦之美,每个地方的山都因地势不同,姿态各异,各有千秋。今天,带有山河的唯美诗句,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山”

    2023年05月02 288
  • 岁月静好下一句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属于我们的还有多少光阴?时光匆匆流逝,还有多少时光等待我们去浪费。珍惜每一份光阴,珍惜每一份感情,珍惜每一份经历,珍惜每一份友情。当秋天鸟的翅膀逐渐僵硬了之后,它也不想再飞了,想着

    2023年04月18 269
  • 黄狗头上长犄角下一句,头上长犄角下一句

    关于鼠的歇后语被追打的老鼠--见洞就钻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打鼠不着反摔碎罐罐--因小失大打死老鼠喂猫--恼一个,好一个(比喻得罪了一个,交了一个)袋鼠的本事--会跳地老鼠跑江南--走路不少,见天不多

    2023年05月19 259
  • 万丈高楼平地起下一句,高楼万丈平地起顺口溜

    狼若回头,必有缘由,不是报恩,高楼万丈平地起顺口溜,就是报仇。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则无忧。越牛逼的人越谦虚,越没本事的人越装逼。拼你想要的,争你没有的。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遭罪。别人可以拼爹,我

    2023年06月01 300
  •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谁,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谁

    不知从何时开始,在现在社会中流行一股“躺平风”。所谓的“躺平一族”,即面对生活压力、职场竞争、家庭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时,主动选择走向边缘,用消极的方式应对一切。我们先不讨论躺平到底是对是错,单单就这样对

    2023年04月14 258
  • 四大元曲有哪些,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2023年04月12 27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