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诗词中很重要的意象,古人爱写风,但风格却毫不相同,来看看这6首古诗,领略“风”采!
咏柳
1、东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2、紫恨红愁千万种,东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3、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东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4、东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生手。
唐代:贺知章
关于风的诗句有: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2、东风力,快将云雁高送。——吴文英《宴清都·送马林屋赴南宫分韵得动字》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4、相见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风的诗句飞花令,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39.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40.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4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42.古观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风吹帽4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44.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45.严霜寒侵树木,冷风。
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大风歌
两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关于风的诗句如下:1、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选自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2、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选自于谦《除夜太原寒甚》3、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选自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关于风的诗句1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人自外,室人交徧讁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人自外,。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
秋风引
唐代:刘禹锡
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